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要是亞馬遜害死書,陪葬的是什么?

這兩年,我在讀書這件事上有了一些變化。這變化不是來自于閱讀的內容,而是閱讀的方式。第一層變化是,我漸漸地不太光顧書店了,我的購書途徑已經轉移到了網絡。即使偶爾去書店,也是為了去翻翻一些拿不準具體內容怎樣的書,最終決定之后還是會到網上去買。這行為和不少人到商店去試衣服,然后再到網上去下單差不多。原因很簡單,便宜。記得美國有書店曾經打出這樣的條幅:“在哪里閱讀就請在哪里購買”,但很遺憾,這樣苦情的文字雖然讓人心生慚愧,但卻阻止不了更多的人離開書店,畢竟是大家都是理性經濟人。

再接下來,更先進的閱讀方式誕生了,隨著像kindle、ipad這類專業或不專業的移動閱讀終端的誕生,在網上購買實體書似乎都是不必要的了。我最近在使用網易推出的一款云閱讀系統。這套系統實在是太便利了,你坐在家里,在網站搜索想要看的書籍,而且開頭幾章都是免費的,這讓你連去書店翻看內容的麻煩都省了。選中了書,就動動手在網上支付,然后就可以馬上把購買的電子書下載到移動終端上來。省時省力,當然最節省的還是錢。最可怕的一點在于,這套系統實現了電子出版。每一個寫作者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集結成冊,然后在網易云閱讀上申請出版。而這些書將會暫時只以電子書而不是實體書的形式存在,而且便宜極了,兩三塊錢一本。這種模式繞開了出版業所有的中間環節,作者通過這個平臺和讀者實現了直接對接。這意味著,今后你我也可以輕松地出版自己的作品了。而與之相對應的一點則在于,所有紙質書銷售者的飯碗將變得岌岌可危。

專欄作家連岳是電子閱讀的忠實擁躉,他甚至聲言,早晚把紙質書全都清理掉,把書房的空間騰出來。連岳有一篇文章叫《紙執》,顧名思義,他認為那些追求傳統紙質閱讀的人都是某種守舊的偏執:“是閱讀習慣,是通過閱讀得到的觀點與資訊傳承了人類的文明,至于是不是印在紙上,并不重要。這是平白得不能再平白的道理,但看起來最不容易被所謂的讀書人接受,什么紙張香啊、紙書讓人思考啊、紙張讓人深刻啊、捧著紙書的感覺好啊,賴在地上不走的言論一大堆。”連岳也堅信,時間會說明一切:“十年后,對紙書抒情的言論也會相當少了。而閱讀的習慣會比紙書時代更為普遍,閱讀的內容唾手可得是養成閱讀習慣的前提,新一代人,手機里越來越容易、越來越廉價地得到電子書時,他們的閱讀量將遠超過前人?!?/p>

我個人的體驗和連岳的觀點,似乎都在暗示著一件事,就是電子閱讀取代傳統閱讀是一個進步的趨勢。當然,這只能代表一家之言,我們還需要從一個更加宏觀的視角來審視閱讀方式的改變帶給我們的得失。這需要從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兩方面來探討,事實判斷可能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帶給傳統閱讀的沖擊很可能是難以抵擋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而價值判斷則在于,這個過程中有什么價值是社會的進步,是對人類發展的巨大推動;又有什么價值是我們將會失去的,是對人類文明的傷害。我想把這兩種判斷都弄清楚,我們才可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件事。

先來看看這不可阻擋的現實潮流。早年間梅格·瑞恩和湯姆·漢克斯主演過一部浪漫喜劇《電子情書》,梅格·瑞恩是一個兒童書店的經營者,她富有愛心,對童書這個行業了如指掌,把自己的小店經營得溫馨、富有情趣。而湯姆·漢克斯則是一家大型圖書連鎖店的老板,財大氣粗,他是獨立書店的天敵。兩個人的矛盾由此展開。電影里書店這個背景富有意味,它代表著現代化大企業對傳統作坊的巨大沖擊。電影的編劇兼導演諾拉·埃夫隆當然是站在獨立書店一邊,但她也只能承認獨立書店要被淘汰的現實。而現實也遠不像電影中那樣浪漫,在以巴諾為代表的連鎖書店的沖擊下,美國的獨立書店從過去的4000多家變成了如今的不到2000家。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曾經的書店巨無霸巴諾在2011年宣布破產,終結它的則是網絡書店亞馬遜。如果說此前巴諾對獨立書店的沖擊是量變的話,那么這次亞馬遜對巴諾的沖擊則是質變,就像汽車取代馬車一樣。不久前《紐約客》刊登了一篇特稿,梳理了亞馬遜這家互聯網巨頭在圖書出版領域的發展過程,題目一針見血——亞馬遜害了書嗎?

提到亞馬遜,就不得不提到它的老板貝佐斯。不久前,他大手筆地從格雷厄姆家族手中買下了著名的《華盛頓郵報》,人們很擔心他的后續動作,會不會對這家傳統紙媒進行面目全非的改革?又或者像他自己所說的,只是作為一名忠實讀者,想要為這個世界保留一份獨立的聲音。不過花了這么多錢,貝佐斯不可能毫無作為,而作為全美國出版業的天敵,人們對他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

從一開始,貝佐斯就不是一個出版商,他要打造的也從來不是一家書店,而是一家“萬貨商店”。那他為什么選擇圖書行業作為起點呢?貝佐斯的理由是,書籍易于運輸,不易損壞,最初在俄勒岡州還有一座大型配送中心。更重要的是,在版、絕版書加在一起浩如煙海,線下書店只能“取一瓢飲”?;ヂ摼W上巨大的選擇空間將成為亞馬遜最初的“護城河”,也為銷售其他產品打開一個突破口。這顯然是一個讓出版業失望的答案,不免讓我想起漫畫《灌籃高手》里,當流川楓被問到為何要選擇湘北高中的時候,他的答案是:離家近……

更失望的還在后頭呢。貝佐斯說亞馬遜賣書是為了搜集高收入、高學歷用戶的資料。書以接近成本價出售,追求銷量最大化。在掌握了數百萬消費者的數據之后,亞馬遜就可以想辦法把所有東西以低價賣給他們。但讀書人,尤其是地處偏遠的讀書人都喜歡亞馬遜,就像我自己的體會一樣,曾經需要長途跋涉才能弄到的書籍如今唾手可得。

當然,在一開始,出版商對亞馬遜的出現還是歡欣鼓舞的,因為在這之前,他們也在遭受著諸如巴諾這樣的大型連鎖書店的盤剝,就像沃爾瑪壓制生產商一樣,大型連鎖書店不斷以渠道優勢打壓出版商的利潤,更過分的是他們要求把賣不出去的書退回去。而如果想要把書籍擺放到顯要位置,對不起拿錢吧,這叫“聯合推廣費”。“當亞馬遜橫空出世時,出版商們突然找到了一個付錢爽快、新書舊書來者不拒的新買主,而且,還不像傳統書店那樣索要高額回扣?!?/p>

出版商們對新模式趨之若鶩,所以在經歷了最初一段賠本賺吆喝的階段之后,很快亞馬遜就一統江湖了,然后,露出了自己猙獰的嘴臉。曾經大型連鎖書店使用的“聯合推廣費”馬上被亞馬遜所采納了?!霸S多出版商都把亞馬遜視為一個冠冕堂皇的強盜。為了追求利潤,亞馬遜沒有提高圖書價格,只是一再壓榨供貨商,和沃爾瑪的做法如出一轍。亞馬遜索要更多的聯合推廣費,要求更有利的送貨條款;出版商知道自己如果不乖乖就范,就會失去亞馬遜推薦算法的‘青睞’。最后,他們都順從了。”如果哪家出版社敢說不,那么它們的書就會被“雪藏”。而對于不景氣的出版業,亞馬遜是他們最大的依靠,不敢反抗,甚至希望它越做越好。如某位出版人所言:即使你父親毆打你,你也不希望他丟掉工作。

《紐約客》的文章里談到,在亞馬遜高層眼中,出版業的人“是一群用著翻蓋手機,1968年設計的倉庫里堆滿了垃圾的失意老古董?!背霭嫔鐚ψx者信息一無所知,使圖書出版更像是憑感覺撞大運,而非精確計算。他們普遍認為紐約的出版業就像塵封已久的石器時代的文物,在威廉斯堡殖民地般的商業環境中尚能茍活,但是當亞馬遜涉足之后,就只能乖乖靠邊站了??窟呎镜倪€有亞馬遜自己的編輯和作家們。“個性化團隊”開始取代編輯推薦,根據用戶購買歷史,利用算法為讀者進行購買推薦。在亞馬遜,“個性化”意味著數據分析和統計概率。機器戰勝了人。

然而,壓榨傳統出版社還不是亞馬遜的目標,徹底消滅他們才是。亞馬遜推出了電子書kindle。貝佐斯告訴項目負責人“你的目標就是要讓所有紙書銷售者失業。”這個就太可怕了,當電子閱讀完全取代紙質閱讀,那出版社的確就沒有生存的意義了。而且就像我在自己的閱讀體驗里談到的那樣,電子書的誕生大大降低了出版的門檻,誰都可以出書,那么圖書編輯,書評人等等角色也就變得無足輕重了。人們不需要這些“專業把關人士”根據自己的偏好指手畫腳了。《紐約客》的文章說:“這場戰爭不僅是商業與科技變革的對決,更是東西海岸兩種文化的較量,是對何為科技‘破壞性’一種理念上的分歧?!边@就是現實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我們這里也同樣在發生著,我們只需要把企業的名字換掉就行。所以同樣的理念分歧,也發生在我們這里,比如作家集體狀告百度。

接下來我們需要做一點價值上的判斷,探討一下閱讀革命帶給我們的利與弊。好處顯而易見:互聯網摧毀了所有的權威和堡壘,知識和信息的傳播變得更加便捷,知識輸出和獲取的門檻大大降低,從這個角度講,互聯網堪稱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

作家肉唐僧在評論作家狀告百度一案時,梳理了出版業發展的歷史。近代意義的出版業是和大眾傳播工具的發展相伴的,尤其是印刷機的發明。肉唐僧說:“以印刷機為代表的大眾傳播工具帶給作者兩樣東西:一是版權,作家有了將其作品變現的渠道,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情;二是——比較悲催——他必須跪著才能拿到這錢。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如果你不能取悅編輯,你就不能成為一個有收入的作家。更糟糕的是,編輯作為把關人,在閹割作家的同時,同時也塑造了受眾的閱讀品味:如果某個東西不討編輯喜歡,你根本就看不到。”當然,除了編輯,制造話語權門檻的還有專家學者,書評人、影評人們塑造了讀者和影迷的口味,而各種學術評定專家則通過他們手中的資源塑造了學術的風格,在《紐約客》的另一篇文章中,就談到了學術評審是如何讓論文變得晦澀難懂的。像??抡f的:“知識分子就是靠著對定義和分類的壟斷而實現其霸權的”。

在肉唐僧看來,互聯網帶來了兩個革命,“首先,在互聯網時代,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信息傳播出去,而無須事先獲得某一小撮編輯的首肯。同時,人人言說的結果是,專家學者們對于分類和定義的霸權也被褫奪。其次,變化還在于人人都成了出版商——復制粘貼、點對點傳輸人人都會,而且不需要一分錢。所以在互聯網時代,不僅內容成了極度過剩的東西,而且內容的創作者也無法控制內容的傳播。這樣一來,為內容付費就成了荒唐可笑的事情?!边@種掃除一切中間人的商業模式就是“去中介化”:“把關人”——在貝佐斯口中,就是那些擋住消費者去路的專家——的消失。在亞馬遜的宣傳中,這是一種平民主義,一種對精英機構的顛覆,一種生產方式的民主化。

然而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摧毀,往往不僅僅包括舊事物中的糟粕,同時也包括其中的精華部分。面對電子閱讀顯而易見的優點,如果我們還未能毫不猶豫的投身其中,可能顧慮就在于,傳統閱讀中所蘊含的某些珍貴的價值,可能也隨著被摧毀了。比如對書籍的神圣性的摧毀:“電子書市場充斥著未經編輯的作品,大部分是垃圾。讀者們已經習慣了認為一本書的價值和三明治相當。亞馬遜成功地讓這樣的想法深入人心——書的價值微不足道?!逼浯蝿t是失去“把關人”引領的讀者,在如汪洋大海的書籍當中茫然失措,只能選擇熱門書籍,而篩選這些熱門書籍的很可能是某種算法或是商業推廣費,而不是價值和審美。這意味著,你可能在選擇中浪費大量的時間,而最終你遇到的卻未必是你想要的。

在文章的最后,《紐約客》這個傳統的左派精英媒體提出了他們的擔心:目前,出版業者沉迷于對人們閱讀方式的討論——是用Kindle、iPad還是紙質書。這種討論雖然重要,但流于表面,使人們忽略了更深層次的問題——美國文化正在被少數極有權力的公司控制。貝佐斯是對的:在很大程度上,把關人是一群自鳴得意、目光短淺的精英,他們已經風光不再。但是把關人也是對抗“思想商業化”的一股力量,使當代的天才能自由發展,使思想能夠百花齊放。當最后一個把關人消失之后,亞馬遜還會在乎書的死活嗎?

不只是書籍,實際上互聯網對傳統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沖擊和改變是全方位的。在各個領域,互聯網都掀起一場場摧毀傳統的浪潮,這其中,傳統價值的流失不可避免。回望歷史,在人類的每一次變革中,舊有價值的損害都是難以避免的,無論這變革來自于制度、科技或是戰爭。如今,網絡時代奪取了傳統精英們手中知識霸權的同時,也奪走了他們對審美,對價值的追求。包括《紐約客》在內,這些傳統知識精英們所表達的擔心,我們當然可以視作是曾經的既得利益者對利益的維護,但也未嘗沒有對傳統精神家園的捍衛。如果只把利益視作人類的全部追求,那未免太過庸俗了。即使如傳統的顛覆者貝佐斯,內心深處也未嘗沒有對傳統價值的向往,否則他就不會出手購買已如明日黃花的《華盛頓郵報》,相信我,這絕不僅僅是出于利益。他曾經希望所有出版過的書籍都能在亞馬遜倉庫里保留兩本,這個注定成空的夢想被命名為“亞歷山大計劃”。像當年的亞歷山大大帝一樣,建一座包羅萬有的圖書館。你看,這兩位各自時代的征服者,也仍然擁有他們敬畏的東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美出版社為e銷得人憔悴
《經濟學人》:逐漸消失的印刷品
讀庫編輯離職后開了一家書店
從救星到侵略者:亞馬遜步步改造出版業的深入記錄
唐茶與多看:做數字出版商還是做平臺
實體書如果會說話,一定為被過度唱衰而喊冤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莱西市| 雅安市| 柳林县| 鹿泉市| 万源市| 肇州县| 千阳县| 新昌县| 蓬安县| 内丘县| 莱州市| 黄龙县| 呼玛县| 南部县| 金堂县| 栾城县| 中阳县| 蛟河市| 进贤县| 叙永县| 岑溪市| 陇川县| 久治县| 肇州县| 临西县| 北宁市| 齐齐哈尔市| 互助| 中阳县| 荃湾区| 邯郸县| 天全县| 河源市| 毕节市| 大姚县| 堆龙德庆县| 开阳县| 麻栗坡县| 韶关市|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