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一架飛機從甲地(30°N,90°E)出發,以1110千米/小時的速度向北方向繞經線圈飛行,若不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10小時后到達乙地,則乙地為( )
A.(50°N,90°W) B. (40°N,90°W)
C.(50°N,90°E) D. (40°N,90°E)
下圖中曲線為某區域等年降水量線(陰影部分為海洋),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2.甲附近沿海地區氣候主要成因可能是
A.受暖流、東南信風控制 B. 受寒流、離岸風控制
C.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D. 常年受信風帶控制
3.乙地附近沿海地區自然植被類型可能是
A.熱帶疏林草原 B.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C. 亞熱帶草原 D. 溫帶落葉林
4.下圖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單位:米)與地質剖面圖,讀圖完成下題。
甲、乙兩處相對高度最大可能是( )
A.100米 B. 200米 C. 199米 D. 150米
5.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地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單位:m),圖中虛線表示山脊線或溪流。讀圖,回答下題。
d圖中甲處最易發生的地質災害是( )
A.滑坡 B. 地震 C. 泥石流 D. 火山
6.讀圖,下圖中戈達瓦里河河口與高韋里河河口的直線距離約為( )
A.700千米 B. 70千米
C.1 000千米 D. 100千米
7.2016年9月4~5日,G20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中國杭州舉行。下圖為“歷屆G20峰會舉辦城市分布圖”。歷屆G20峰會舉辦城市( )
A.均在中緯地區 B. 多位于西半球
C.多處溫帶地區 D. 均屬東經度
8.讀下面四幅圖,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東南方向的是( )
A.① B. ② C. ③ D. ④
9.下圖是“甲、乙、丙三地的經緯網圖”。讀下圖,回答下題。
乙、丙兩地主要的糧食作物分別是( )
A.冬小麥 水稻 B. 春小麥 水稻
C.水稻 小麥 D.谷子 水稻
10.讀某地區局部等高線圖,若n=5°、m=3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區適宜柑橘生長
B.該地區夏季河流水量豐富
C.該地區為丘陵地形
D.該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
11.請你判斷下圖是根據下列哪幅等高線地形圖繪制的
A.
12.下圖為等高線圖,則( )
①海拔高度:P<(a+b),Q>a
②海拔高度:P>(a+b),Q<a
③在較為平緩的山坡上,P地為洼地
④在較為平緩的山坡上,Q為洼地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3.如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圖中,有一處適合戶外攀巖運動。運動員從崖底攀至陡崖最高處,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 398米 C. 199米 D. 601米
14.下圖示意浙江省某地區等坡度線(地表坡度值相等的點連成的線),圖中數字代表坡度(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圖示河流( )
A.丙段大量沉積從乙段帶來的泥沙 B. 該河流位于夏季風迎風坡
C.丁段北岸侵蝕較嚴重,坡度較陡 D. 該河流7、8月份流量大
15.關于經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以180°經線為界,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度數都在減少
B.經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指示南北方向
C.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逐漸增大
D.所有經線都是大小相等的圓,而緯線是大小不等的圓
16.(改編)該瀑布的高度可能為( )
A.20m B. 90m C. 70m D. 110m
二、填空題
17.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地等高線(單位為米)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稱:A______ __,B______ __,該地區主要地形類型為______ 。(3分)
(2)圖示地區是我國水果重要產區之一,③地適宜種植的水果是_____ __(單選)。(1分)
A.蘋果 B.菠蘿 C.椰子 D.柑橘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間修一條公路,應該選擇_______(①或②)線,理由是
_______ __ (2分)
(4)若在該地區建設小城鎮,甲、乙、丙、丁四個村莊發展條件最有利的是__ _村,理由是___ ___。(2分)
(5)為了解決未來小城鎮的用水、用電問題,該地區計劃在④處修建水電站。選擇該處建壩的理由是_________ , __;但隨之可能帶來的問題是________ _________。(3分)
(6)A處這種地形最小的相對高度為____ __米。(1分)
18.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A處地形為________,E地形部位是________。
(2)圖中abc三處,不屬于河流的支流的是______。
(3)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有兩條計劃線路,①、②線路中合理的是________。
(4)擬從甲處向乙處修一條公路,③、④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____。
(5)為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計劃在ab兩條河流中海拔100-500米之間河段開展大眾化的漂流活動,從安全的角度應選擇 。原因是 。
三、綜合題
19.下圖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及周邊區域簡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明南寧的降水特征及原因。
(2)分析廣西西部冬春季節易發生旱災的自然原因。
(3)指出人類對a—b與c—d河段利用的主要方式差異并說明理由。
20.[選修6一環境保護]
讀“中國可利用風能時數分布圖”回答問題
(1)讀圖指出我國風能資源主要分布的地區,并分別指出它們的主要風向及風能資源豐富的原因。(9分)
(2)比較風能(可再生能源)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特點差異,指出開發利用風能的意義。(6分)
21.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圖,右側氣候資料分別表示A、B兩地中的某一地。讀圖完成(1)~(3)題。
(1)比較A、B兩地候特征的主要差異。(8分)
(2)多瑙河a河段春季常出現洪水,試分析原因。(12分)
(3)多瑙河已成為溝通北海與黑海的重要航線,但多瑙河三角洲卻沒有形成重要的港口城市,試分析原因。(12分)
專題1:地球和地圖
1.【解析】經線圈上,每相隔1個緯度的兩點間距離為111千米,此飛機每小時飛行10個緯度,則9小時飛行90個緯度,而甲地距北極點為50個緯度。所以,乙地在與甲地所在經線為同一經線圈的另一條經線90°W上,所以A正確。
2.A
3.B
【解析】試題分析:
讀圖,根據緯度可以判斷圖示區位于南半球,某大陸東岸,根據緯度可知,甲地沿岸有暖流經過,且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地帶,所以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A對、B錯。這里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C、D錯。
3.根據緯度和海陸位置判斷,乙地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對。乙地是亞熱帶地區,A、D錯。結合降水量數值分析,乙地是季風氣候,降水量多,不會是草原區,C錯。
4.C
【解析】讀圖,根據等高線遞變規律,乙地海拔高度為150~200米,甲地海拔為0~50米。計算可知,兩地相對高差100<H<200,故選C。
5.A
【解析】d圖中的甲處位于低山丘陵地區的山脊頂端,有斷崖存在,坡度大,而我國南方多雨,因此甲處在多雨季節極易發生滑坡,故選A。
6.A
【解析】經線上1°緯度差對應的長度約為110千米。讀圖可知,戈達瓦里河河口與高韋里河河口的緯度差約為6°~7°,其距離約為700千米。據此選C。
7.C
【解析】結合圖示信息,歷屆G20峰會舉辦城市多在中低緯地區,東、西半球各半;多處溫帶地區,據此選C。
8.A
【解析】北京的坐標是(40°N,120°E),結合圖中根據經緯度位置可知,①位于北京東南方向,選A。
9.B
【解析】根據圖中經緯度可以得出,乙地位于我國東北地區,主要糧食作物為春小麥,丙地位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所以B正確。
10.A
【解析】考查利用經緯網進行地理定位的能力。
由經緯度可知,該地區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區,為地中海氣候,適于柑橘生長。故選A。
11.B
【解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題干中的圖形出現了兩個山頂,海拔在1200以上和600米以上,此圖等高距為200米;兩山峰從400米以上就沒有連接點了;結合選項,B最合適。
12.B
【解析】根據等高線遞變規律,圖中海拔高度 P> (a+b),Q<a,①錯,②對。在較為平緩的山坡上,P地為高地或小丘,③錯。在較為平緩的山坡上,Q為洼地,④對。B對,A、C、D錯。
13.B
【解析】圖中有一處適合戶外攀巖運動,有兩條等高線相交,根據公式,(n-1)·d≦H﹤(n+1)·d,圖中等高距是200米,陡崖高差范圍是200-600米之間,運動員從崖底攀至陡崖最高處,高差可能有398米,B對。A、C、D錯。
14.C
【解析】圖中數字代表坡度,即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等坡度線不能表示地勢高低,丙段也可能位于河流上游,水流流向乙段,A錯。等坡度線不能表示坡向,不能判斷位于夏季風迎風坡,B錯。丁段北岸是凹岸,侵蝕較嚴重,坡度較陡,C對。該河流位于浙江省,有伏旱現象,7、8月份正值伏旱天氣,流量小,D錯。
15.C
【解析】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長度不等,自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指示東西方向,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逐漸增大;連接南北兩極的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線叫經線,因此經線都是半圓,所有的經線都等長,指示南北方向,以0°經線為界,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度數都在增大,故本題選C。
16.C
【解析】該陡崖有兩條線重合,根據(重合線條數-1)×等高距>△h≥(重合線條數+1)×等高距,可知陡崖高度范圍為90>△h≥30米,據此選C。
17.
(1)陡崖 山脊 低山丘陵(3分)
(2)D(1分) (3)① 坡度小,工程量小(2)分
(4)丁 地勢平坦廣闊,水路交通便利(2分)
(5)工程量小;水庫蓄水量大;在峽口地形筑壩能以最小的工程量匯集大面積的來水。(任答2點得2分)
淹沒村莊和農田,需要移民
(6)100米(1分)
【解析】
(1)結合等高線地形圖和圖例知識可知,A處幾條等高線重合,應為陡崖;根據“凸高為谷、凸低為脊”的原則B為山脊‘根據等高線數值和題干信息判斷,該區域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
(2)圖示為我國東南沿海,位于低緯,地處亞熱帶,③為丘陵地形,適合種柑橘,應選D項。
(3)山區修建公路應選在緩坡,與等高線平行,減小工程量,增加安全系數。
(4)城鎮應建在地勢較平坦、水源較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只有丁符合。
(5)水庫選址原則是選在河谷、山谷或“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庫容大,工程量小;筑壩后丙地變為庫區,水量增加,會淹沒村莊和農田,需要移民。
(6)A處為陡崖,陡崖相對高度計算公式為(n-1)d≤H≤(n+1)d,n為等高線條數,d為等高距,計算后最小高差為100米。
18.(1)盆地、鞍部。 (2)C。 (3)①。 (4)④。 (5)b;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水流較緩。
【解析】(1)讀圖,根據河流流向判斷,A處四周高,中間低,地形為盆地。根據等高線,E位于兩個山頂之間,地形部位是鞍部。
(2)根據圖中等高線判斷,圖中abc三處,c處是山脊,不會形成河流,不屬于河流的支流的是c。
(3)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有兩條計劃線路,①、②線路中合理的是①,可以順著地勢,實現自流引水,節省能源。
(4)山區修路的原則是少穿過等高線。擬從甲處向乙處修一條公路,③、④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④。該線路穿過的等高線條數少,起伏較小。
(5)為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計劃在ab兩條河流中海拔100-500米之間河段開展大眾化的漂流活動,從安全的角度應選擇b。原因是b處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水流較緩,河流活動安全,適宜大人娛樂。
19.(1)特征:①南寧年降水量豐富,達1200mm左右; ②降水季節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或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于4—9月)。
原因:①南寧地處南部沿海地帶; ②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西南季風影響;③位于山前迎風地帶。
(2)①冬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③地表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④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易形成滲漏;⑤土層較薄,不易儲水;
(3)a-b河段:以水能資源開發為主。該河段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豐富。
c-d河段:以開發灌溉、航運為主。該河段水量大,流速慢,航運價值高。
【解析】試題分析:
(1)南寧地處南部沿海地帶,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西南季風影響,水汽多,降水量大。從圖中海拔高度判斷,南寧位于山前迎風地帶,多地形雨。根據降水柱狀圖分析,南寧年降水量豐富,達1200mm左右。南寧是季風氣候,所以降水季節變化大,夏秋多,據圖判斷約是集中于4—9月,冬春少。
(2)讀圖,結合前面分析,南寧冬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根據圖中的海拔高度分析,南寧地表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易形成滲漏。土層較薄,土壤不易儲水。導致冬春季節容易形成土壤缺水的現象,形成旱災。
(3)根據圖中不同顏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判斷,a-b河段位于山區,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豐富。所以以水能資源開發為主。 c-d河段地勢較平緩,水量大,流速慢,航運價值高。所以以開發灌溉、航運為主。
20.
(1)以北部(或西北)地區最為豐富、東部和東南沿海其次(2分)北部風向以西北和偏北為主(1分):原因:離冬季風源地近(1分),地勢平坦摩擦力小(1分),氣候干旱溫差大(1分);東部和東南沿海及其附近島嶼,夏季以東南風為主,冬季為偏北風(1分);原因:主要受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影響(1分),夏秋季節還受臺風影響(1分)或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還有海陸風的影響,白天吹海風,夜晚吹陸風.
(2)清潔能源無污染;不排放溫室氣體;可持續利用(3分).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可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可改善環境質量;緩解交通壓力;是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3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我國北部離冬季風源地近氣壓梯度大;植被覆蓋率低,多草地與荒漠,高原地形,地勢平坦摩擦力小;氣候干旱溫差大風力強,主要以偏北風為主。東部和東南沿海及其附近島嶼,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影響,夏秋季節還受臺風影響,同時還有海陸風的影響,白天吹海風,夜晚吹陸風。
(2)風能在使用時不排放溫室氣體;是一種清潔無污染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可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可改善環境質量;緩解交通壓力;是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
21.
(1)年降水量A地多于B地;(2分)A地夏季降水較少,B地夏季降水較多;(2分)各月均溫A地高于B地;(2分)氣溫年較差A地小于B地。(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2)(12分)
春季氣溫回升,(2分)山區積雪融水量大;(2分)②上游支流多,(2分)來水量大;(2分)③該河段流經地區地勢低平,(2分)排水不暢。(2分)
(3)(12分)
入海口泥沙沉積嚴重,(2分)筑港條件差;(2分)濕地廣布,(2分)人口少(經濟活動少);(2分)多瑙河-黑海運河的修建,(2分)改變了多瑙河入海口航線。(2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氣候特征從氣溫和降水分析,根據A、B所處的地理位置判斷,A位于地中海,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氣溫較高; B在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均溫小于0℃,夏季降水偏多;綜合上述原因,可知A、B兩地氣候特征。
(2)多瑙河a河段春季多發洪澇災害,說明春季水多,主要考慮水的來源,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春季補給靠積雪融水補給;根據等高線信息可知,流經地形區地形平坦,排水不暢;觀察圖發現上游支流多,匯集到干流短期內來水量大。
(3)從多瑙河所處位置及自然條件分析。從圖中發現,河口三角洲有濕地,不利于建港口;泥沙含量大,人口少,對航運需求小;多瑙河與黑河之間有運河,改變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