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老破小,活活塞下三個房間,還有無敵收納區!怎么做到的?
看到這樣的家,相信大部分設計師腦子里都是“嗡嗡”的~這設計難度,也算是極致體驗了。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老破小爆改案例,看看設計師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的~今天這個家,是一對北漂夫妻為了孩子上學買下的一套老破小。房子建面只有62㎡,長條戶型,原本的格局是一室一廳??一進門,左手邊是一個衛生間,往里面看就是一個走廊,原本不大的空間被純純浪費。
經過走廊就是家中的客餐廳位置,再往里走就是主臥,廚房與主臥隔著一面墻。就在這個狹小擁擠的空間里要住下五口人,面積小、功能有限,怎么想都不太可能。現在,孩子上一年級,沒有自己的獨立房間,只能和父母一起睡在主臥。孩子的姥姥姥爺就更慘了,只能蝸居在客廳里用柜子隔出的一個小空間。一家人都住得憋屈不說,雜物還堆滿了整個家。往后孩子越來越大,有自己的隱私;東西越來越多,無法收納;老人年紀大了,需要好的居住條件…….一切都亟待改變。如何在這個62㎡的小家里,讓三代人擁有各自獨立的臥室空間?如何讓這個家里有更科學的動線、更動靜分明的區域劃分?3、將原本主臥的非承重墻和廚房部分墻體拆除,得到更大的公區空間4、在擴大后的公共空間,增加了獨立的老人房與兒童房改造前的玄關,由于左手邊是衛生間,所以整體視覺受限,更像一個狹長的走廊。屋主在此處擺放了簡易的架子、鞋柜,用于收納日常物品,整體看起來擁擠雜亂,玄關的收納空間嚴重不足。改造后的玄關,推門而入,不再有逼仄擁擠的感覺,像是換了一間房。這是因為,設計師將玄關與客廳的交界處,做了墻面的斜切處理,一方面斜線元素在視覺上加強了視線導引,將入戶的關注點聚焦在客廳區域;同時也拓大了走道寬度,顯得很寬敞。玄關的收納功能也進行了精細化分區,從進門開始依次是洞洞墻+超薄鞋柜的組合、斜角家政柜,換鞋、掛包、放雜物、掛衣服,進門的一系列動作,在這里一氣呵成。斜角家政柜充當了衣柜+家政柜的功能,外出回來的外套、日常清潔用品,都可以收納在此處。另外,設計師還做了軟膜天花貫穿整個玄關走廊,模擬了自然采光,加上原木色的玄關組合柜,整個玄關區域變得明亮溫暖,視覺上也帶來了增加層高的感受。原本的客餐廳,是家中空間最大的一個區域,但功能分區錯亂,堆滿雜物,不僅不寬敞,反而擁擠雜亂。老人房之前被夾在客餐廳和主臥之間,用一個柜子作為分隔,雖然靈活,卻顯逼仄,同時也沒有什么隱私可言。改造后的客餐廳,不但承載了客廳、餐廳的功能,設計還在這個區域里憑空劃出了兩間房,老人和孩子都能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整個客餐廳的空間,壓縮了主臥面積,比之前更大,這也為多功能的劃分提供了可能。從玄關進入客廳,首先看到的是一面原木色的雙開移門,移門中藏著的就是老人房。老人房采用了榻榻米+儲物式床頭柜一體化設計,節省空間、提高利用率。雙開移門的設計也方便老人起夜,減少噪音,更加方便。在老人房外側,還設置了衣柜,拿取方便,也不占用空間。老人房與兒童房之間用一個小小的書桌區連接,書桌+隔板設計,看起來簡單又輕盈,也讓孩子有了一個獨立的學習區。整個兒童房經過精準的測算和定制化設計,與其說是一間房,不如說是一組系統化的大型家具。采用上下兩層設計,上方是睡眠區,下方是儲物區,綠色與白色的組合,給整個空間帶來活潑童真的感覺。靠近書桌的一側是開放式書架,不僅方便孩子學習、拿取書本,還能讓小朋友養成自主收納的好習慣。對于小朋友而言,每天爬上“樹屋”睡覺,更覺得有趣~客廳的另一面,是頂天立地的嵌入式柜體,白色系隱形門設計,看起來如同墻面一般,從客廳一直延伸到餐廳,海量儲存,五口人的衣服、物品收納都綽綽有余。目前客廳中心區保持了留白,屋主日后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添加小沙發或是扶手椅。原本的廚房自帶一個小陽臺,空間卻很小,收納也不夠。將原本的廚房隔墻拆除了一部分,壓縮了原本的廚房長度。但同時,將雞肋小陽臺納入廚房中,又拓展了空間,還借用主臥,擴寬了寬度。原本短窄的“一字型”廚房,變“雙ll型”,空間放大一倍以上。廚房內延續了客廳的風格,白色+原木風,簡單干凈,吊柜裝滿,廚房的收納空間也很充足。廚房與餐廳的隔斷采用了長虹玻璃門,可以適當增加客餐廳的采光。主臥與廚房之間的過道空間,變成了餐廳,可以說是一平米都不放過!
餐廳的設置極致簡單,原木色的餐桌椅,墻上安裝一塊隔板,用于簡單的裝飾收納。原本的主臥空間不算小,但住著一家三口,床超大,東西超多,也顯得十分擁擠。改造后,主臥的空間讓渡了一部分給廚房和客餐廳,但將陽臺的空間包入了室內,布置更加合理舒適了。主臥的面積比以前小,但這是屬于夫妻二人的專屬空間。變小后的主臥,不僅不會顯得逼仄,反而擁有了更好的視野、采光以及功能性。整個主臥的家具,采用定制的方式,充分利用了每一毫米的空間!箱體式的床、三面圍繞的矮柜、書桌柜體一體化設計,不僅在有限的空間內擴大了主臥的收納,也讓屋主有了一個獨立的辦公區。原本的衛生間,是老破小中典型的衛生間設計,沒有干濕區分,所有東西堆在一起,容易藏污納垢。其實,設計師發現這個衛生間對于小戶型來說,并不算太小,做簡單的干濕分離很容易。但是,考慮到家里有五口人住,早上孩子要洗漱上學,父母要洗漱上班,難免出現搶衛生間的問題。所以,設計師直接將洗漱區獨立開來,形成洗漱區、馬桶區、淋浴區三分離設計。洗漱區獨立在中間,兩側的磨砂玻璃隔斷,分別是馬桶區和淋浴區,方便高效。馬桶區和淋浴區風格與公區一致,純白干凈,搭配簡單的收納,也方便日后的清潔打掃。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沒有人愿意住老破小;如果不是為了未來,沒有人會甘心蝸居。可生活不是只能選擇逆來順受,就像小戶型不是只能選擇委屈的活著。即使是再小的家,也可以通過設計的力量,讓小家變大,讓蝸居變幸福的棲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