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寒后發燒、流鼻涕的問題其實在第一時間解決的話是可以很快痊愈的。但有時我們會因為判斷的猶豫不決和一些錯誤的治療措施,讓病情從單純的體表受寒往里發展,這個時候就需要比較大的功夫。
今天的案例一開始就是一個受寒的問題,其實就是馬上給一點蔥白淡豆豉,一兩天就可以搞定。不需要注射,也不需要吃很多藥,孩子就能好,但是為什么,一個受寒要折騰這么長時間?所以媽媽們要學會判斷,學會辨證,就可以讓事情簡單很多。
來一起看看這個折騰了好幾天的案例。
家長主訴:孩子五周歲零兩個月。目前的主要癥狀是流鼻涕、打噴嚏、咳嗽有痰音。
發病已經一周多,經過了發燒、咳嗽、流鼻涕-服流感藥物后嘔吐無法進食-注射后停止嘔吐-服用小柴胡后食欲逐漸恢復的過程。但咳嗽和清鼻涕一直沒有緩解。
先了解基礎信息
大便
「大便成形,前段顏色深,便硬,后段顏色黃。當天吃了兩個香蕉。平時大便每天一次、一般兩天量少一天量多、經常呈顆粒狀、顏色較黑、氣味正常沒有特別臭。」
大便前段顏色深,便硬,說明在腸道里停留的時間相對久了一些。結合平時大便的情況,經常呈顆粒狀、顏色較黑、氣味正常沒有特別臭,說明腸道整體運轉推動的能力是弱一些的。這種長期的中焦胃腸運化能力弱,是一種虛寒的狀態,是太陰的證據。
小便
「小便正常」
食欲
「食欲正常,之前的病程基本吃不下喝不下,第一次發燒之后每頓都只進食面線和面條,搭配大白菜西紅柿。」
食欲目前正常,清淡好消化的飲食是正確的。
喝水
「水喝得比較多,有主動也有督促才喝。」
水喝的比較多,可能是體內有熱引起的津液不足,身體需要大量補充水分來轉化津液。但這里包括主動和被動的喝水,所以就有誤判的可能性。
有一點要說明,5歲的孩子已經知渴知不渴了,生病期間家長沒有必要督促喝水。尤其是孩子已經有痰的問題,痰本身就說明孩子對水液的消化能力不足,如果過多的補充水分,也是一種水液代謝的負擔,可能會加重咳嗽有痰的情況。
睡眠
「晚上9點多入睡,總體睡眠不是太安穩,一直伴隨痰咳,中途醒幾次喊熱,凌晨三點多體溫37.7度,早上六點多體溫37.4度。」
睡眠不安穩,可能是受咳嗽的影響。
怕冷·怕熱
「最近天熱,睡覺只穿短褲和背心,一直喊熱。」
天氣很熱,睡覺怕熱有可能是正常的,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體內的熱,陽明的問題,這里暫時不做判斷。
出汗
「一直有出汗,背后額頭出的比較多,天氣炎熱,家中沒開空調只開了風扇低檔位。」
在炎熱的天氣里,沒開空調只開了風扇,孩子一直出汗,可能是正常的。背后和額頭出汗比較多,也可能是體內有熱,這里是上焦還是中焦的熱,暫時不能確定。
體溫·溫差
「前日凌晨3點多體溫37.7度,手腳手心干燥發熱,6點多37.4度,手腳手心溫度恢復正常且濕潤。目前手心腳心溫度和平時一樣,腳心溫度略低,手心比手背、腳心比腳背、肚子比后背溫差不大。濕潤。肚子后背溫度都有點偏高,但沒有太大溫差。」
沒有特別明顯的溫度差,暫時認為體溫是正常的,目前沒有出現任何積食的證據,基本上可以排除積食里熱的可能性。
其他癥狀
「有清鼻涕,咳嗽有痰音,喉嚨有泡,扁桃體腫大,打噴嚏,有少量眼屎,還有長期的過敏性鼻炎,孩子會說無力,但是看上去還好。」
流清鼻涕,咳嗽,打噴嚏,這些癥狀一般來說是邪氣在表,在上焦,也就是外在受寒的表現。但是孩子生病時間比較長,也經過了一系列治療一直沒有好,加上很多天的清鼻涕和痰,說明自身無法代謝痰了,這是一種能力的不足,也就是虛寒的表現。
過敏性鼻炎,可能是長期錯誤治療的結果,長期的錯誤治療很可能導致虛寒的狀態,也就是太陰。
喉嚨有泡,扁桃體腫大,有眼屎,說明上焦有阻滯,可能稍微伴隨一點津液的損失。但孩子并沒有說疼,或者影響吞咽,說明這個情況并不嚴重。可能是太陽的熱引起的,也可能是少陽,這里不作主要考慮。
舌象
舌質顏色偏淡白,說明身體整體還是偏虛寒的;舌苔水滑,說明身體代謝水飲的能力有限。
舌體中部隱約能夠看到偏白的舌苔,但是不厚,舌質也不紅,從舌象上看,沒有積食里熱的證據。
總的來看,主要是寒
六綱辨證:太陽太陰明顯,可能兼有陽明少陽。
【太陽的證據】流鼻涕、打噴嚏、咳嗽
【太陰的證據】大便長期黑、顆粒狀、生病之后一直有清鼻涕和痰,舌質淡白,過敏性鼻炎
【陽明的證據】出汗多,一直喊熱,喝水較多
【少陽的證據】喉嚨有泡、扁桃體腫大、少量眼屎
建議用藥
參考之前家人用了小柴胡,用藥之前發燒時不吃不喝,用藥之后食欲正常,應該說明小柴胡是對癥的,那么后面可以繼續用。
在思考用藥時,孩子爸爸說孩子有點喘,并發來了孩子的小視頻。在視頻中可以看到孩子比較瘦,臉色黃,有點病懨懨的無力感。孩子右眼在前段時間可能做過麥粒腫手術,右眼現在還是比較紅。孩子爸爸問,太陰要不要照顧。
最終的建議用藥是杏蘇止咳口服液+小柴胡。(這個用藥建議不代表最佳方案,尚未學過辨證的童鞋,不能套用此方)
杏蘇止咳口服液,解表、散寒、除濕,主要處理受寒,太陽太陰用藥以太陽為主。考慮到陽明少陽證據不夠確定,同時舌照熱象不明顯,所以沒有特意用陽明藥,而是選擇小柴胡顆粒兼顧一下(三陽合病取少陽的思路)。另外,在整體用藥上沒有去刻意照顧里虛寒這個長期問題。因為表邪處理好了之后,虛寒的情況有自愈的可能。
答疑
1.在這個案例中,小兒豉翹清熱顆粒不能用嗎?
用這個藥要有陽明熱、積食的證據。
2.凌晨3點,手心干燥發燒,是有陽明熱?為何6點多又恢復正常?
這個手足煩熱,是津液不足的表現。孩子身體受寒后一直在出汗,出汗過多了就可能有津液不足的問題。但是后續為什么溫度又正常了?可能是經過喝水或者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內的津液又補充上來了。
3.手足煩熱排除了陽明積食,就很可能是津液不足導致的?
還是要結合出汗等其它證據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