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癌字三個口,可見癌癥的發生都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系。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數據,我國每天超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位列前十位的分別是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腦癌、胰腺癌,約占全部發病人數的76.7%。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我國的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發病率高居世界前列,這與中國人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病從口入,并不是危言聳聽,很多癌癥其實就是吃出來的!
01
喜熱食
在臨床中,很多消化系統癌癥患者,特別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恨不得吃那些剛出鍋的東西。
有的人平日不但喜歡吃燙嘴的飯菜,還非常喜歡喝熱茶,過燙的食物會破壞食管的黏膜屏障,容易造成腫瘤的發生。
據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食管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喜好熱飲、硬食、快食或飲酒。
動物實驗也證明:吃滾燙的食物會對食道黏膜有一定的損傷,當黏膜細胞出現增生性病變后,就有可能進一步發生癌變。
02
追求速度
吃東西狼吞虎咽仿佛成為這個時代上班族的一個通病,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人處于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吃飯也只是為了身體需要。
實際上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吃飯快,食物的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癥。
另外,吃飯快,食物團塊的體積大,易對食道和賁門等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
03
在外吃飯
生活水平的迅猛提高,也改變了人們居家飲食的良好習慣。許多人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經常在外應酬,其實這樣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一方面,經常在外吃飯,飲食無定時,時間一久必然使自身的脾胃功能受到損害,進入一種“癌狀態”。
另一方面,外面售賣的食物,為了追求色香味,通常會使用高溫油炸的方法,或者加入大量調味劑,比起家庭烹飪的食物,它們的致癌物質較多。
同時,大家在聚會中大量飲酒,這些無疑都加重了胃腸負擔,為癌癥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04
過量飲酒
適量飲酒能興奮神經,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有提神醒腦、舒筋活血的功能,可以松弛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增進食欲,有利于睡眠。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過量飲酒對健康有害無益。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是一種對各種組織細胞都有損害的有毒物質,能損害全身各個系統。
直接喝烈性酒,或一天喝4兩以上白酒,大口喝啤酒等,都是容易招致癌癥的飲酒方式。
尤其是空腹飲酒,空腹飲酒時,由于胃中沒有食物,酒精經胃黏膜快速吸收,血液中酒精濃度急劇升高,對人體的危害較大。
05
不吃蔬菜和水果
膳食講究平衡,蔬菜水果是我們日常膳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平時只愛吃肉,不吃蔬菜和水果,會增加患癌風險。長期大量攝入紅肉和熟肉制品會使結腸癌危險增加29%和50%。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C與纖維素的最好供給源,一直被認為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胡蘿卜、西紅柿、蔥、大蒜、蘿卜、橘類水果等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尤其是對口腔、食道、胃、結腸、肺等部位的腫瘤作用更強。
06
吃飯經常不準時
吃飯經常不準時是現代人的一個通病,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肥胖與胃癌。
很多癌癥患者都有這樣的問題,或者是不吃早飯,或者是中午吃得很晚,或者是深更半夜吃零食。
傳統中醫認為,按時吃飯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才能保證人體氣血的補充和協調,避免五臟功能的失調,預防癌癥的發生。
從今天開始,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