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麻將,走進中國的捷徑
人說,要想讀懂中國,學會玩麻將是一種捷徑。因為麻將是最真實、最廣泛的大眾文化,它根植于每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其游戲規則是中國人百年來真正的“潛規則”。那么,你知道麻將游戲究竟隱藏著哪些“潛規則”嗎?你知道在麻將游戲中為什么會有“三缺一”的說法嗎?“麻將的番種”又是如何制定的?贏牌了為什么稱為“和”呢?



選編于《中華遺產》 撰文/馬惠娣 邸蘊 


民國時期有關歷史檔案披露,1949年4月,南京被解放軍占領前,蔣介石收拾行裝準備逃跑,不料在秘書準備焚燒的廢紙堆中發現了民國之初孫中山寫給他的《嚴禁打麻將》的手稿。該手稿對打麻將的結果做了嚴厲的論述:“賭博之害,廢業失事,蕩產傾家,損人精神,短人志氣,能使廉者陷于貪污,誠者化為詐偽,而奸盜殺之案,亦往往因而發生。不加制約會亡國亡民。”


孫中山的態度,代表了很多中國人對于博戲一類的活動的態度,他們將博戲活動看成是一種使個人走向墮落,使國家走向衰亡的罪惡之舉,有關這方面的批判聲音之大、言辭之犀利,從古至今從未間斷。


最有趣的要數老舍先生,他在自傳里談到,自己23歲左右時曾沉溺于煙、酒與麻將之中,雖然打牌“回回一敗涂地”,但只要有人張羅,他就坐下,常常打到深更半夜。他后來在文章中回憶說:“明知有害,還要往下干,在這時候,人好像已被那些小塊塊們給迷住了,冷熱饑飽都不去管,把一切衛生常識全拋在一邊。越打越多吃煙喝茶,越輸越上火打一夜麻將,我深信,比害一場小病的損失還要大得多。”天長日久,年輕的老舍漸漸瘦弱,痰中往往帶血,終于生了一場大病,昏迷不醒。治愈之后,頭發全部掉光。從此他才下決心戒除麻將等種種“惡嗜好”,專心讀書、教書、寫作。


麻將之所以遭到世人如此的冷視甚至痛恨,是因為它長期以來被視為一種害國害民的賭博工具。 事實上,這是對麻將文化本質的一種褻瀆。世界麻將組織主席于光遠先生曾說過一句很中肯的話:“麻將本身的文化魅力無窮,把麻將用于賭博,乃人的問題,而非麻將之過。”


麻將牌面里的天地人


日本東京郊外的千葉縣九十九町有一座麻雀(將)博物館,這是世界上第一座獨具文化、文物價值的麻將博物館。2006年4月,我隨同中華麻將論壇組委會代表團前去訪問,參觀了這座博物館。博物館展館面積約660平方米,館內公開展出了從世界各地收集而來的3000多件展品,包括由犀牛角、翡翠、金、銀、銅、象牙等材質制成的麻將牌和由紅木、景泰藍、青銅器等不同材料、不同工藝制作的麻將桌椅和器具。其中有一套為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御用的宮廷麻將“五彩螺鈿牌”,堪稱該館的鎮館之寶。此外,袁世凱竊國登基時江西景德鎮為其專門燒制的青花瓷牌,軍閥白崇禧、吳佩孚玩過的麻將,京劇名伶梅蘭芳1920年在日本演出京劇《游龍戲鳳》時玩過的牌亦相當珍貴。據日本知名出版社東京竹書房株氏會社董事長、該館的創辦人野口恭一郎先生介紹,館內的絕大多數展品是他和友人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從世界各地,主要在中國民間收集而來的。當我問及他創辦麻將博物館的動因時,他說:“麻將源于中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從青少年時代,我就對麻將牌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我認為麻將是人類發明的最高級的競技游戲之一,具有極高的文化、欣賞價值”。


中國麻將牌千百年來是由多種棋牌活動融合與演變而形成的,然后,在清代道光至清末時期,形成了一套144張牌和每把13張的定型打法,這是正宗的完整的麻將牌。從麻將牌的組合設計來分析,一副麻將牌中的任何一張牌都有著特有的意義和作用,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和意境。


據史料記載,最初麻將牌的圖案選取的是《水滸傳》中的108個好漢。這與一個名叫萬秉迢的人相關,相傳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筆下的梁山好漢,就以108這個數字作為麻將牌的基數并隱喻108條好漢。如牌中九條喻為“九條龍”史進,二條喻為“雙鞭”呼延灼,一餅喻為“黑旋風”李逵。而麻將之所以分為萬、餅、條3類,是取其本人姓名“萬秉迢”的諧音。每類從一到九各有4張牌,剛好108張。至于后來增加的風牌(東、南、西、北)和箭牌(中、發、白)則是緣于這樣一個說法—108條好漢是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梁山,所以加上東、西、南、北、中五方,并各添4張牌計20張。這些好漢有富貴貧窮各階層,所以再加上發”、“白”隱喻富有和貧窮,加上8張牌,整副牌共計136張。隨后又加上各種花牌,整副牌就達到了144張。


事實上,這種說法頗具文學色彩,頗有幾分牽強附會的意味。一副正宗的麻將牌是由六類42種圖案組成的,其中有序數牌(含萬子牌、餅子牌和條子牌)108張、風牌(即東、南、西、北)16張,箭牌(中、發、白)12張,花牌(春、夏、秋、冬、梅、蘭、竹、菊)8張。據一些文化學者的研究發現,這種組合設計不是隨意捏造的,而是來源于中國古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國古人樸素的宇宙觀。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主要以五行說為代表,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一組最基本的物質組成,和方位相配分別為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而中國古人又認為宇宙形態是天圓地方,所以“白皮”代表地,“發”代表天,“發”是在人的最頂部,所以用發代表天。“中”既代表五行中的中方土,也代表天、地、人“三才”中的人。正是“中”的確定,使東、西、南、北、中和天(發)、地(白皮)共同構成了一個真正的天圓,這個天圓不是地球的圓而是宇宙的圓。


而麻將牌中的萬、餅、條3種花色,則分別反映了物質的存在形式,數字則代表了物質存在的數量。在中國古代思想中,3為基數,9為極數,所以萬、餅、條分別有9張。除了5和3、9外,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五行、五味、五臟、五色等和5有關的物質外,還有很多和12有關的,如十二生肖、12個時辰、12個月。這種思想在麻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44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倍數。另外,在麻將規則中,規定每人抓13張牌,而13乘以4等于52,這正暗合了一年有52個星期的規律。


從麻將牌的牌面圖案設計來考量,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麻將牌中的每一張牌的圖案都具有某種寓意,暗含了某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訴求。以“花牌”為例,人們通常采用梅、蘭、竹、菊為圖案。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被人稱為“四君子”。“梅”表示高潔傲岸,“蘭”代表幽雅空靈,“竹”象征虛心有節,“菊”則暗示冷艷清貞,表現了人們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也是對某種審美人格境界的向往,成為了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而“中、發、 白”3張牌就寓意著 “中正”“發達”“純潔”之意。再如,麻將牌中的“一條”(別稱“幺雞”),我在日本麻雀(將)博物館看到的各副麻將中的“幺雞”的模樣可謂千姿百態,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幺雞牌的圖案造型和“雞”與“孔雀”的外形十分近似。這種設計可能和雞與人的關系有關。在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中,雞是十二生肖中惟一的家禽,足見雞在古代人們心目中的位置。古代人甚至把雞稱為“五德之禽”。據《韓詩外傳》說:(雞)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遇敵敢拼,是勇德;有食同享,是仁德;守夜不誤時,天明即報曉,是信德。人們還借雞的靈性和諧音(吉),賦予“雞”諸多美好的寓意,比如金雞報曉、聞雞起舞、吉祥如意、良辰吉日等等。而孔雀在中國人眼中也是一種“吉祥鳥”,其體格高大,形貌端莊,舉止優雅,盡顯高貴與華麗,它也是吉祥、幸福、愛情的象征。單從“幺雞”圖案的設計來分析,麻將牌中的深刻寓意可見一斑,它寄托著游戲和游戲者美好的心愿。事實上,與其說這些圖案是源于設計者的聰明智慧,不如說這就是中國人特有的美學思想的自然流露和表達。


麻將游戲中的儒家主張


麻將是中國人在長期的社會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符合中國人文化品味和生活習性,是一種具有大眾化特色的游戲形式。它并不是由某個人發明的,也不是某一個地方的專利,在其從起源到定型的發展軌跡中,注入了諸多傳統文化的精華元素,致使這種游戲并非是一種簡單消遣方式,而是有著深奧的理學思想和文化內涵,它體現了“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儒家文化傳統。從某種程度上講,麻將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古代的天文歷法以及儒家、道家、兵家、陰陽家等各家的哲學思想,無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哪個方面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子。


在探討麻將的發明專利該屬于誰的問題上,曾經有人把功記給了中國儒學祖師孔子,但這幾乎無從考證。不過孔老夫子倡行類似麻將之類的博戲,卻是有案可稽,《論語·陽貨》中就有“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的記載。這既反映了孔老夫子的游藝主張,也暗示了作為博戲類游戲的麻將牌與儒學一定有著某種關聯。中國藝術研究院休閑文化研究中心的專家通過對麻將文化的潛心研究表明,儒學倡導的“和合”“忠恕”“克己”等思想其實處處滲透在麻將游戲的過程中。


用“雞”與“孔雀”的美好形象來表示麻將中的“一條”,是中國人美學思想的自然表達。幺雞的圖案發展到后來,已經不局限于雞和孔雀,而是有了各種禽類。魚、龍、竹子的圖案也加入了這個大軍。


譬如“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儒學經典就貫穿在麻將游戲的始終。這里的“從心所欲”即指在打麻將時,每個入局的人,都有著自由操作的廣闊空間,誰都不必按照任何一家的指令或既定的程序去出牌,他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操作程序,甚至為了控制別人和牌干脆無程序,有時為了減少損失甚至主動“出沖”;他可以興之所致憑感覺行事,也可以做細致嚴密分析、察顏觀色打理性牌;他可以做大牌,也可以成小和。麻將桌上,個人意志得以充分體現,不必向人請示、也無須與別人商量。


“不逾矩”是說麻將雖有各式各樣的打法,但競賽規則卻是由入局者共同參與制定,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規則一經形成,玩麻將的四家都必須遵循約定俗成的規矩去操作,否則“逾矩”,便要被判罰。儒學講求公允平等,麻將本身于此也體現得較為充分。更為獨到的是,在144張組成的一副牌中,每張牌身價平等、作用相同,相互間沒有大小、主從、尊卑、好壞之分,東風不能壓西風、一萬不比九萬小。它不像撲克牌,大王永遠是大王、小三只能是小三,始終存在著以大壓小、以強凌弱的不平等關系;也不同于中國象棋,士卒只能勇往直前、充當炮灰,將帥則可深居后宮、養尊處優。在麻將游戲中,每人手中13張牌組成的團隊中,或連貫組合、或三兩配對,每張牌都為最后的和牌體現著同等價值和作用。至于最后促成和牌的那張牌,是平和、是單吊,還是其他,造成計番差異,也是人定的規則使然。而某張牌在操作過程中,或成呼風喚雨的角色,或為棄之不掉的東西,那也是由操局者組牌初衷而造成。是妙牌,是臭牌,都在人為的不同牌型中體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它們也還常常角色調換、價值逆轉。為此,法國漢學家伊麗莎白·巴比諾對麻將游戲的這個特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她在《中國透視》一書里寫道:“麻將文化,它的一套隱語,它的平均主義的驅動力,它令人眩暈的聲音和手勢,打麻將時品茶、飲酒和吸煙的氣氛,這一切破除了命定的東西及人與世俗權力的關系”。


儒學倡導的是“中庸之道”,教育人們在“忠恕”的原則下,加強人性修養,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此,麻將的操局者是承襲?是悖逆?從其水平、心態和氣勢中都能反映出來。通過打麻將,人們可以窺視一個人的心胸和品行,亦即牌如其人、牌品見人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了解一個人通常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而在牌桌上,人們用不了多久就會發現一個人的品性。盡管牌桌上風云變幻,暗藏玄機,有的人卻沉著冷靜,處驚不變,勝不驕,敗不餒;有的人老謀深算,胸有城府,不動聲色;有的人急功近利,輸贏未見分曉,自己先亂了陣腳;有的人嘮嘮叨叨,怨天尤人,責三怪四,兩把不“和”便垂頭喪氣;有的人謹慎不足,驕橫有余,小勝大喜,眉飛色舞,小人得志,張狂無比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無論人們怎樣掩飾,在雀戰中風起云涌之際,各位參戰者的為人與品性立顯無疑。而那些憂慮、失望、沮喪、懊悔、緊張、急切、企盼、期待、欣喜、驚喜、狂喜等等,各種各樣的心態在這里暴露無遺。此時,牌桌已經成為舞臺,各種各樣的人們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著自己的風采。麻將的未知與多變,顯示出自身的魅力,搓麻者的行為與心態則折射出人性的復雜與多元,也折射出些許人生的哲理來。因此說,麻將的操局過程就是人性的暴露過程,游戲麻將即是游戲人生。只是麻將可以推倒重來,人生不會再有來世。中庸之道還包含禮讓。麻將禮讓不必如象棋、圍棋那樣明顯,公然讓個車馬炮,或是執黑又貼目,搞得對手沒面子。麻將如果讓子,非你即他,必當“相公”。麻將的禮讓,“禮”要禮在暗處、讓要讓得巧妙,所謂仁愛發于心,施恩不圖報。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張藝謀給人一個大大的驚喜和意外之一就是數千人拼出那個“和”字,“和”也是儒學的核心,而“和”也是一場麻將游戲最好的結局。所謂“和”,強調的是不同思想觀念和利益需要之間的協調,具有協調、結合、融合、和諧、和平、和順、和美、和氣等意。俗語“和為貴”就體現了儒家文化的這種核心思想。這亦正是麻將游戲中“和牌”最好的寓意,也是游戲應有的要義。原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新先生為日本麻將博物館題寫的七言絕句曰:“方城戰罷笑山妻,敗也陶陶勝自怡,人世古今牌一局,輸贏何必論高低。”麻將游戲之境界,也許莫過于此。


近日我在報紙上見有人仿《陋室銘》奉“和”一篇曰:“番不在高,能和就行,技不在精,能贏就成。斯是麻將,唯吾娛情。牌風上場現,人品入局清,扣張見高手,組牌顯個性。可以悅心境,冶性靈,無股市之亂耳,無官場之勞形,南市弈局圣,西城麻壇星,孔子曰:何弊之有?”這短短的一段話,便將麻將游戲講求“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特征表達得淋漓盡致。


麻將場就是戰場


在麻將游戲中,僅有儒學作為指導思想是不能確保取勝機會的。麻將作為一種實戰性很強的娛樂工具,要求游戲者一定要有兵家的思想。在游戲中,如調張,疑牌不打,隔巡如生張等都融入了兵家思想,至于在游戲中的猜牌估張等現象,無不體現了游戲者的斗智斗勇。在麻將實戰中,牌勢只要進入中盤階段,各家的手牌無時不在起變化,摸打一至二巡牌后,以前的熟張在這個時候可能已經成為生張了,以前認為是安全牌,現在很有可能成為危險牌,此時若舍出,不是被下家吃起,就是被其余的家成和,真是“隔巡如生張,舊安變新危”。所以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當一個人想打出手上的牌時總是欲放還止。


通曉麻將的都知道,麻將的舍牌要根據牌面和牌桌上的變化來制定對策及戰略戰術,做到看上家、防下家、盯對家。看上家,也就是應看明白上家打出什么樣的花色牌,吃起、碰起什么花色的牌。因為他所吃、所碰之牌,即是他手中需要的花色;打出的牌,也是你可以吃起、碰起的花色。這樣,你可判斷出你自己應保留什么樣的花色,才有迅速吃、碰牌的機會。如果你手中的花色,也是上家想留存、沒有舍出來的,自然你就沒有辦法靠吃碰牌來迅速組合手中牌陣了。防下家,與看上家相反,下家正想靠你手中打出的牌來判斷自己手牌中的去留。若你會出的牌,多是下家正想吃起的,那他當然就會很快地吃成一副一副的牌攤開亮出,并且叫聽。故在打牌時,盡量不使下家能吃上自己舍出去的牌,就成了十分重要的思考內容。盯對家,既看上家、防下家,也必須盯住對家,這樣三家人需要什么花色的牌,甚至可能需要什么牌點也在你預料之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對于自己,要做什么花色的牌,成什么樣的和對自己有利,必須考慮周密,這樣才能一舉成功。而當游戲進入終盤階段是大家短兵相接、交鋒決斗定勝負的階段,絲毫不能疏忽大意。一般進入終盤階段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四人中的兩人或一人,依然保持著聽牌的狀態,窺機食和。但因牌勢的發展趨平,只好強行打牌,應酬戰局。其他的各家均以防御為主,最后以少失分而收場。二是四人繼續互相牽制,打出安全牌。事實上,其中一人或兩人,早已放棄聽牌,采取少失分的作戰方案。凡是牌壇高手的對陣,這種局勢并不是少見的,與初學者聚桌娛樂,推倒食和大不相同。設想,牌桌上有一或兩名低手,欲使戰局發展到終盤階段,似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說“麻場如戰場”一點也沒錯。“四四方方一座城,東南西北四個人”,兩兩相對,卻是各自為戰,在打麻將的過程中,人們相互之間互相防范。上家打了什么牌,你要清清楚楚地記著,留好手里的牌,等待機會吃、碰他的牌;而下家打了什么牌,你更要揣摩仔細,防止給他“ 吃”、“碰”的機會。總之,你的目的是讓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時讓別人撿不到便宜,但在某一方做極大的牌時,另三家又可暫時聯合起來共同阻止其得逞。這些特點和古代聯眾抗衡等兵家思想不謀而合。


然而,運用上述方法并不一定保證能贏,因為在麻將中還有陰陽家的影響,這極為常見,即使你做到了不急不躁的平和心態,但就是屢戰屢敗,除了在戰略戰術上的失誤外,很有可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手氣不好。所謂手氣其實說的就是陰陽家的觀點,這是一個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可是凡是玩過麻將游戲的人都無時無刻不感到它的存在,它弄得你不信也得信。


麻將文化是最真實、最廣泛的大眾文化,它根植于每個國民大眾內心深處,它的游戲規則成為中國人百年來真正的“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諸子百家思想雜糅,發展到如今,要看懂,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但要用“麻將”作為代表文化,恐怕是最適合不過的了。有位讀過金庸小說的外國朋友,曾經問中國的一位著名文化學者一個問題:“我究竟該用孔孟的原則來看你們,還是用老莊哲學、墨家的俠義來看你們,或者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那位學者頗為幽默又意味深長地回答道:“那些書本上的你全都不用看,你只需學會打麻將,你就看懂中國了。”


麻將是中國對世界的第三大貢獻


想起一則笑話:上帝給了兩個人一張餅,樂觀的人拿著餅說:太好了,今天我有餅吃了。悲觀的那個人卻看著那張餅很悲哀:我只有一張餅,明天怎么辦?這個故事的喻義極其淺顯,說的是同樣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意味。同樣,麻將在不同人手上可以用作消遣,可以用于賭博,還可以從中領悟哲學道理、經濟規律、科學原理等等。


大概很少人知道,毛澤東是如何認知麻將的。他善于利用麻將游戲中的智慧來處理工作中的問題。在他的遺物中有兩副麻將牌,一副為牛骨質地,橙色,裝在有金屬搭扣的棕色牛皮箱中;另一副為塑料質地,呈淡綠色,裝在帶拉鏈的棕色牛皮箱中。他不止一次地高度評價麻將,這絕不是出于個人興趣的好惡,而是公正、準確、深刻的理性評價。在延安期間,他專門對麻將發表評論。他說:“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第一是中醫,第二是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三是麻將牌。”“不要看輕了麻將你要是會打麻將,就可以更了解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關系。麻將牌里有哲學哩。”


《色·戒》劇照:牌桌上濃縮的人生百態,固然沒有“色”或“戒”那般濃郁和刻骨,然而,它豐富、瑣碎,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里就細細表達著五味的生活。


馬海德是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的保健醫生,為了幫助毛澤東松弛神經,他曾嘗試過采用打麻將的方法。可是,令馬海德沒有料到的是,毛澤東打麻將的時候竟然也像指揮戰斗時一樣全神貫注,于是他就只好不斷地想辦法分散主席的注意力。后來,馬海德發現毛澤東在打麻將時最不喜歡“十三不靠”,因為這是一種很怪的打法,特點是全靠自己起牌,只有和牌時可以用別人打出來的牌來和。為了湊這個不靠,打牌的人經常在手里捏著別人需要的牌久久不放。毛澤東說這種打法既沒有學問,又有很大的破壞作用。可馬海德偏偏就總愛打“十三不靠”。有一次,他捏著毛澤東要和的牌不放,這一把被別人和了。毛澤東嗔怪道:“都是老馬打十三不靠鬧的,你就不能打別個牌嗎?以后我們打牌取消十三不靠。”馬海德調皮地說:“取消十三不靠,我就不跟你們玩了。”兩個人像孩子似的爭個不休,最后還是毛澤東讓步了,他無可奈何地說:“好,好,就打你的‘十三不靠’吧!真是怪人打怪牌。”結束打牌后,毛澤東輕松地伸伸胳膊。馬海德說:“怎么樣,主席,爭爭吵吵,比干打八圈開心多了吧!”毛澤東恍然大悟,笑著說:“虧你老馬想得出來。”馬海德說:“這對松弛你的神經有好處,否則你打牌腦子也不休息,怎么行啊?”毛澤東雙手抱拳打趣地說:“那就感謝馬博士了!”


世界最大的成都“麻將與茶文化博覽館”,用無數麻將拼就了這個著名東漢說唱俑憨態可掬的笑容。攝影/劉乾坤


1949年,當國共談判代表在北平達成《國內和平協定》之后,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國民黨談判代表劉斐和黃紹。這天天氣晴朗,風清氣爽,但劉斐的心里卻陰霾重重,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無著。這一切都被毛澤東看在眼里,在接見的過程中,毛澤東以拉家常的方式與他們交談,這使劉斐緊張的心情和緩了許多。后來毛澤東留他們一同進餐,邊吃邊談。當談到個人愛好時,劉斐借機向毛澤東試探道:“你會打麻將嗎?”毛澤東隨口答道:“曉得些,曉得些。”劉斐接著問:“你愛打清一色呢?還是喜歡打平和?”毛澤東反應敏捷,立即明白了對方提出這個問題的用意,笑著答道:“平和,平和,還是平和好,只要和了就行了。”這一語雙關、意味深長的回答解除了劉斐的許多顧慮,從而增強了他向共產黨靠攏的信心。于是,劉斐滿意地笑道:“平和好,那么還有我一份。”后來,國民黨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和談破裂。劉斐卻真的定下決心,留在了北平。此事一時傳為佳話。


毛澤東打麻將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不單純為玩而玩。他在緊張的讀書、工作、寫作之余打打麻將,寓工作于娛樂之中,把打麻將看成帶休息的思維和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偶爾也打打麻將,可是當大家正打在興頭上時,他常突然站起來告退,使大家不知所以然。后來大家才弄明白,原來,毛澤東打麻將既是為了換換腦筋,也是為了清理一下自己思考問題的思路。而在他站起來時,就是已弄清或發現了一個正在考慮的關鍵問題,故而急忙起身,繼續緊張的工作。這個習慣是他在革命戰爭年代中養成的。


另外,毛澤東勤于思考,善于從平凡的事情中悟出許多道理,并把它們和現實社會的政治生活聯系起來。在打麻將時,他常會借題發揮,講一些引人深思的哲理。有一次,毛澤東和葉劍英等人打麻將。開始時,毛澤東幽默地說:“咱們今天‘搬磚頭’嘍!”大家以為他只是隨口說笑而已,誰知他又連說了幾遍“搬磚頭嘍”、“搬磚頭嘍”!毛澤東察覺到在座的人不理解,就解釋說:“打麻將好比面對著這么一堆‘磚頭’。這堆‘磚頭’好比一項艱巨的工作。對這項艱巨的工作,不僅要用氣力一次次,一摞摞地把它搬完,還要開動腦筋,發揮智慧,施展才干,就像調兵遣將,進攻敵人一樣,靈活運用這一塊塊‘磚頭’,使它們各得其所,充分發揮作用。你們說,對不對?”大家這才明白他說“搬磚頭”的含義,都笑了起來。他接著說:“打麻將這里有辯證法,有人一看手中的‘點數’不好,就搖頭嘆氣,這種態度,我看不可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打麻將也是一樣。就是最壞的‘點數’,只要統籌調配,安排使用得當,會以劣代優,以弱勝強。相反,胸無全局,調配失利,再好的點數拿在手里,也會轉勝為敗。最好的也會變成最壞的,最壞的也會變成最好的,事在人為!”


不止是毛澤東,其實從麻將中領悟智慧的大有人在。于光遠就曾說,他一生中從麻將游戲中學到許多東西。他對知識的學習除去正規教育外的課堂,還包括玩游戲、做科學實驗、到圖書館閱讀。在他童年時,舊上海很盛行打麻將,他常常為之吸引而駐足觀看。麻將游戲中的推演、概率、隨機、計算等特性激發了他對數學和哲學的愛好,并影響了他一生的思維和智慧。


麻將在數學與方法上和博弈論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也是麻將的科學性之所在。于光遠曾寫下《競賽論》,探討了“原始競賽”“競賽與賭博”“作為競賽的經濟行為”“一人競賽”“多人競賽”“零和競賽與非零和競賽”等問題,這些就是運用了麻將牌和撲克牌競賽中的博弈原理、概率原理、數學原理做出的分析。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以色列經濟學家羅伯特·奧曼和美國的托馬斯·謝林,而他們的貢獻就是從博弈論中建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并運用于實際。而在數千年的游戲中熟悉并貢獻了博弈規則的中國人,則期待著在新的領域運用這一古老的智慧。


麻將桌上的博弈分析


與撲克不同的是,麻將的打法幾乎可以歸納為一種。盡管各地的具體打法各有不同,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然而這些差異卻不是根本性或原則性的。有人說打麻將即是進行一場博弈是完全恰當的:一個麻將活動是由四個玩家參與的博弈中稱為參與人(局中人);每個玩家,即參與人,通過理性地選擇策略—即吃牌或抓牌、組合牌型、出牌等來實現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的利益與自己的行動(出牌)和其他人的行動存在關聯。因此,麻將博弈是有四個參與人的博弈。博弈論對各種博弈進行了分類或者定位,有零和與非零和、合作與對抗、靜態與動態的不同對局。打麻將是什么樣的博弈對局呢?



首先,麻將活動是零和的博弈。因為,在任何一場麻將游戲中,贏的人所贏的錢數和輸的人所輸的錢數為一常數,即為零。其次,麻將按其性質而言屬于非合作性的博弈。說它是非合作性博弈,因為參與人之間不能形成行動協議(除非作弊)。再次,麻將活動是動態的博弈,并且這個動態博弈為有限階段的,因為麻將活動中參與人的行動有先后之分,并且后行動的人進行行動決策時,能夠觀察到先出牌的人的牌后而行動。這個動態博弈中,參與人的行動次數為有限步,即任何一個麻將活動能夠在有限步內結束,這個有限步是參與人能夠預知的。


假定一副麻將由“條”、“萬”、“筒”3種花色(簡稱為“正牌”),“東”“西”“南”“北”“中”“發”“白”組成(簡稱為“雜牌”);忽略各種“花”(若有這些“花”,證明過程類似)。那么,3種“正牌”每種有4x9=36張牌,7種“雜牌”共有7x4=28張牌。這樣,一副牌共有36x3+28=136張牌。當每人抓完13張而形成一把牌之后,剩下的牌數為136-13x4=84張。那么,一場麻將博弈最多的可能步驟為84步。


出牌的策略卻是千變萬化的。任何一局牌中任何人在抓牌開始時無法預測自己將抓到何種組合的牌,抓牌結束后他也無法猜測到其他人手里的牌是什么樣的組合。任何人一局中比賽4個人拿到的牌的組合則是天文數字了。每個參與人對他人的牌無法預測,而只能對自己和他人誰將和牌的可能性作出判斷。因此,麻將又是不完全信息的動態博弈。


每個人初始的牌是不確定的,每個人未來能夠抓到的牌是不確定的,他人要“和”的牌是不確定的在這些不確定性情況下,他要進行決策,這些決策均是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決策。某個參與人取牌后,他面臨著打出某張牌的選擇。14張牌哪一張牌被選出,取決于兩方面:(1)它被保留使整個牌局“和”的概率最低;(2)它被打出使他人“和”的概率最低。這兩個“最低”往往不能兼顧,因此參與人必須在輸、贏值以及可能性之間進行權衡。麻將博弈中參與人有無必勝的策略?答案非常肯定,沒有。


若存在這樣的策略,那么,這個策略被找到后,麻將中的4個人都能夠用之贏對方,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場麻將博弈是零和博弈,按照目前通行規則,麻將中最多有一個人和,而不可能都和。一種特殊情況是,參與人打出的牌為點炮的牌。這是麻將博弈中任何人力圖避免的。當輪到自己行動時,即抓牌并打牌時,若自己抓牌而不能“和”,那么打出的牌有可能成為他人的炮牌,避免點炮是麻將游戲中的功夫。那么,有沒有絕對的避免點炮策略呢?在某一步這樣的策略是存在的,這就是所謂的跟牌策略。


麻將:中國人的宇宙觀


在古代中國人看來,世界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5種元素構成,這5類物質在天地之間形成串聯。他們還認為掌管天上眾星的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108位神。據文化學者的研究,麻將中的108張序數牌,就是來源于這種思想。此外,人們又根據方位滋生出東、南、西、北4張牌,據宇宙衍生“天、地、人”三界的說法,創制了代表“天、地、人”的 “中、發、白” 3張牌。東、西、南、北、中和天(發)地(白皮),共同構成了一個真正的天圓,這正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的形態。后來,人們依照一年有四季,又創制出“春、夏、秋、冬”4張牌。由于“梅蘭竹菊”分別占盡春、夏、秋、冬,人們又衍生出“梅、蘭、竹、菊”4張花牌。最后,人們根據五行相生相克、四季輪轉交替等思想,規定了麻將的游戲規則。(制圖/楊東海  攝影/余榮培)


輸贏之間的不同哲學


象棋的棋子等級分明、步伐有別,在棋盤上拼殺時殺氣畢露,以吃子和“將軍”為首要目的,儼然一幅軍事攻伐圖。當一方的將或帥被困于九宮格時,輸贏已定,征戰就戛然而止。



圍棋只有黑白兩色,沒有級別劃分,沒有功能規定,隨著棋盤上經營空間的擴大,棋從有限空間進入無限可能,然而在攻城略地的過程中,所有局勢盡收眼底,最終以地盤大小決勝負。


撲克牌的大小一目了然,小不勝大,在玩的過程中智慧與合作固然重要,然而運氣的成分也不可缺少,否則一手小牌,恐怕無論如何也贏不了。


麻將卻講究和諧,你手上的牌身份平等、大小相同,所有的牌都能在不同組合中起作用,你看不到對手們的牌,也不必按既定程序出牌,贏牌的方式也千變萬化,但最終是要理順、有序,讓13張牌呈現出和諧境界……  


(本專題中有關麻將歷史文物的圖片均由森幸夫提供)


本文選編于《中華遺產》2009年第02期,撰文 / 馬惠娣 邸蘊  攝影/王凱 等 責任編輯 / 楊飛龍  圖片編輯 / 何亮。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請轉發到朋友圈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打麻將時如果上家死盯你怎么辦
【麻將玩法】血流換三張到底多好玩?等我耍夠再告訴你!
四川血戰麻將怎么玩?
四川麻將經典技巧,一般人用不來
打麻將怎么才能取勝?麻將大師給大家介紹3個容易和牌的牌姿
麻將聽牌之后久等不“和”?麻將牌在提醒你該換聽張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合川市| 壶关县| 元江| 商南县| 周口市| 乌拉特后旗| 达尔| 辽中县| 和平区| 秦皇岛市| 聂荣县| 刚察县| 卢氏县| 武冈市| 潼南县| 襄城县| 德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永德县| 柳林县| 兰坪| 万载县| 调兵山市| 拉萨市| 金寨县| 甘南县| 富裕县| 浮山县| 阜南县| 武冈市| 晋中市| 长宁县| 安平县| 东港市| 庆阳市| 长沙市| 通城县| 娄底市| 沂源县| 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