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贍養父母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現實生活中,在面對父母一些不當贍養要求的時候,子女們又該何去何從呢?有這樣一位母親,癡迷保健品,在花光自己的積蓄后,開始賒賬購入,短短時間就欠下保健品公司一萬余元。為此,母子二人爭吵不斷。面對兒子的阻止,母親以贍養為由要兒子每月給她2000元。但兒子卻以非正當花銷為由拒絕了。因為這2000元,母親將兒子給告了。
兒子的擔心
母親傾盡所有買保健品
呂阿姨年輕時丈夫早逝,負擔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將兒子于君撫養長大,并供于君上了大學。成年后,于君成為一名公司白領,并組成了幸福的家庭。于君和妻子對母親呂阿姨都是百般照顧,兩人在呂阿姨居住的小區內購置了住房,平日里上門給母親做做家務,送菜送飯。
隨著年事的增大,呂阿姨將生活的重心逐漸放到了保健上。一開始,于君夫婦對母親的行為和心態是支持的,但漸漸地,他們發現呂阿姨走入了另一個極端,不僅大量購置保健品,還經常自費參加在各地的促銷、推廣活動,于君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安全上,都十分擔心。
母親的煩惱
兒子不讓買太不孝
時間一長,呂阿姨聽見于君的勸說就煩,甚至發脾氣大罵兒子媳婦不孝。
呂阿姨每月有兩千多元的退休金,加上平常開銷都是由于君負擔,沒什么需要花錢的地方。但從2013年起,呂阿姨大量購買保健品不僅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還欠了保健品公司上萬元貨款。因此,呂阿姨提出,要求兒子每月給自己2000元的贍養費。
于君不同意,認為母親的錢全花在了保健品上面,根本不是正當花銷,而且自己也無力承擔這每月2000元的額外支出。勸說無果后,他便拒絕了母親增加贍養費的要求。
母子對簿公堂
索要2000元贍養費
僵持幾個月之后,惱怒的呂阿姨將于君告上了姑蘇法院,要求法院判令于君每月支付自己贍養費2000元。
庭審中,于君表示自己一直都十分重視母親的生活和感受,母親平常的生活和看病治療全由自己負擔,按照現在的生活水平,母親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完全花不了,但自己愿意每年再補貼母親1萬元,供母親旅游和走親訪友,只是希望母親以后不要再買保健品。
經法庭調解,呂阿姨和兒子達成一致意見:于君除負責照料呂阿姨的生活起居外,每月給付贍養費1000元,呂阿姨也答應以后少買保健品。(文中人物系化名)
法官說法
索要贍養費要有理有據
法律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由此可見,父母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前提,是其“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如果父母一方經濟來源充足,無論經濟上還是生活上都不存在生活困難,對于父母一方的無理贍養要求,確有困難的子女是可以拒絕的。支持子女拒絕給付贍養費,駁回父母相關訴求的案例并不鮮見。
對于生活貧困的父母,子女應當自覺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但同時,父母也要考慮到子女的承受能力,避免因要求過高成為子女無法承受之重,導致家庭矛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