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又是印尼的飛機墜毀,還是低成本航空公司。
幾乎每一年我都要把這篇文章發一遍,因為很多空難都涉及到周邊國家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這些航空公司的共性就是:
使用比較老舊的飛機,極其簡約的服務,用極其低廉的票價吸引乘客。
筆者在國內外3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工作過,所以對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運營有一點點了解。
那么低成本航空到底安不安全?
總體來說:因國別而異,因公司而異。
對于一個航空業發達、制度健全、監管嚴格的國家,即使是低成本航空公司,即使使用老舊的飛機,航空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而對一個航空業不發達的國家,不安全是整個產業的問題,不單單是飛機老舊、飛行員素質不高、維修不靠譜,還有機場保障、事故調查、民航局規章制度和監管、導航等等諸多方面的原因。
舉個例子,比如筆者在日本的ANA集團的一家低成本航空工作的時候,經常送飛機回國內定檢。
和接待的人員聊天,他們很喜歡給日本的航空公司做定檢,因為有些國家同樣的C檢,是要求盡量減工時的,就是減少維修時間。能拖的項目就拖,能不修的就不修,能不換件就不換件。這樣的維修費用就很低。但是日本的航空公司都是要求加工時,能換件就換件。
就和大家的汽車一樣,如果同樣開3萬公里去同一家4S店保養,有的車是要求花4小時400元全部檢查一遍,如果發現有問題,花幾萬元能換新的換新的;有的車只愿意花100元1小時幫你檢查完,能將就就將就,你覺得哪個車以后更安全些?
在日本,做完C檢的飛機,除了維修完試飛,日本每年還要做實際適航試飛,以確定確實滿足適航標準,比如空中實際人工放出起落架。我在那個公司的時候,聽說還真發生過實際試飛的時候用人工放起落架沒放出來的情況。
因為日本的民航局監管很嚴格,所以整體上說,無論是低成本航空公司還是全服務航空公司,都運行在一個安全較高的水平。
國際民航組織有個對各個成員國家的安全審計,審計的結果可以用USOAP互動查看器查看:
可以對比列表中選擇一個國家(一共189個國家),查看其在國際民航組織普遍安全監督審計計劃(USOAP)所涵蓋的各種類別的審計 "有效實施"(EI)得分。用戶可以同時選擇多個國家來比較其各自的表現,也可以將一個或多個國家與每個類別的當前全球平均水平進行比較。
請注意:重大安全隱患(SSC)不一定表明航空導航服務提供者、航空公司(營運人)、飛機或機場存在特定的安全缺陷;而是表明國家沒有提供足夠的安全監督,以確保適用的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得到有效實施。國際民航組織調查結果的全部技術細節已提供給該國,以指導糾正工作,并提供給國際民航組織所有成員國,以促進它們可能認為確保安全所需的任何行動。該國已承諾定期向國際民航組織報告此事的進展情況。閱讀更多內容。
上表是2015年的數據,在當時的印尼,平均水平僅有30-40分。
機票購買,最好自己去航空公司官網上購買,很多公司都提供多城市連飛的服務,也便于你選擇航班。
舉個例子,比如你選擇從北京去漢堡,經停蘇黎世。你的機票上可能顯示的都是瑞士航空的機票。但是實際上,從蘇黎世到漢堡,有可能你坐上飛機發現根本不是瑞士航空的飛機。
也就是說,你以為你是全程買的瑞士航空,實際上第二段卻是坐的可能是別的航空公司的飛機,這就是所謂的代碼共享航班。
航空公司有可能會解釋,他們都會選擇在同一個聯盟(星空聯盟、寰宇一家、天合聯盟)或者安全記錄良好,通過IOSA審計(國際航協(IATA)運行安全審計)的公司進行代碼共享,這點筆者不敢茍同。筆者做過幾年的IOSA安全審計,也接觸過很多通過安全審計的公司。
目前流行的IOSA,已經大多流于形式,很多航空公司雖然通過了IATA(國際航協)的IOSA審計,但是其安全運行水平并沒有多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