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收集者手冊》真是一本實在的書,既然是手冊,說一不二,必然有“手冊”功能,所以你可以讀,也可以記,作者還一本正經(jīng)地給出萌噠噠的評分機制,讓每個有志于從普通讀者轉云彩收集者的人都能獲得自我獎賞和滿足——既然如此,何妨成為一個賞云者呢?哪怕是為了讓這本書物盡其用……
我們和天空的距離
本書作者是一名畢業(yè)于牛津大學的云彩愛好者,他從小就愛看云,長大后索性成立了一個賞云協(xié)會,漸漸地,這個協(xié)會的人越來越多,云集了4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賞云愛好者,發(fā)展成為獨樹一幟的博物學組織,這些愛好者最輝煌的成就是促成了“糙面云”的官方認證,可謂喜大普奔,讓云彩收集這一愛好,為博物學史增添了一筆佳話。
抬頭之間即為天空,天空之中有云朵,云是自然現(xiàn)象,是詩歌意象,是勞動生活的氣象指標……但是真正關注云彩,尤其是云彩的科學分類的人卻是少數(shù),“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可能是大多數(shù)人參與自然生活時的常態(tài),尤其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除非有火燒云這種天空奇象出現(xiàn),才可能引發(fā)出一場朋友圈屠屏,哇哇驚呼,如此而已。
云彩,不全代表天空,但有時它們又是天空的真相。它們是天空的參照物,沒有云彩,萬里無云的天空,似乎總缺少了點什么,是什么呢?
云彩,氣流的運動
我們生活在被大氣包裹的氣層之中,氣流的運動賦予云彩不同姿態(tài)和特點,和動物植物的分類法一樣,聰明的人類為云彩設立了一個分類系統(tǒng),將世界上能夠觀察到的云大致歸入十個主要的屬中,而屬中還有種,種中更有變種,各種變種再千變?nèi)f化,衍生出姿態(tài)各異的附屬云。
需要注意的是,各種云的種屬之間有時是相互切換和變幻的,它們存在于天空中的時間也有長有短,長的多達數(shù)小時,短的幾分鐘,這也是云彩收集者們?nèi)绻糜鲆环N稀罕的云彩會狂喜的原因——誠然很多云以顏值與瑰麗著稱,但也有一些云彩,它們神出鬼沒,因而彌顯珍貴,得之,與天時地利人和無不相關。
說到底,云彩的存在,既是大氣層瞬息萬變法則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時間在大氣層中自然流逝的痕跡,哪怕難以捉摸,但氣流運動的亙古性和全新性卻是客觀事實,是可以被觀測,可以被“收集”的,如果你高興,甚至可以和你的生命發(fā)生關聯(lián)的。
人的眼睛是最頂級的攝像機,可以將圖像深深烙進記憶倉庫,但本書作者更倡導人們拿起相機拍攝“儲存”云彩的美麗——我們不可能把一朵云關進自己的百寶箱,但可以把它曾經(jīng)的痕跡用圖片形式予以記錄——一切都是浮云,而天空卻充滿詩意,成為一名云彩愛好者,記錄詩意瞬間,其實也是記錄下人生中一點驚喜的小片段,縱然云彩們?nèi)绾愫由嘲闵钥v即逝,卻也如串聯(lián)起多維人生的珍珠,擔得起恒遠流傳的想像。
糙面云,長得跟PS似的
以下是糙面云的英文定義:
Asperitas is more chaotic with less horizontal organization than undulates and characterised by waves in the cloud base which resemble a roughened sea surface viewed from below.
翻譯成中文,就是“糙面云是一種云底層的橫向組織為波形的,且非常粗糙、扭曲的云彩。”
書中并沒有直接談到糙面云,只在前序中略有提及,卻讓人興趣盎然想要查個究竟:那些自古被帝皇術士定義為“不詳妖云”,并在無數(shù)神話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的云彩真正長什么樣?小時候看《西游記》常被嚇破膽的“黑山老妖”五毛特效是否也屬于其中一種……
其實,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糙面云雖然一直生活在人類的口頭傳說中,但一直沒有被鏡頭捕捉到,而現(xiàn)在卻越發(fā)“有圖有真相”,其扭曲、宏大、鋪陳于天空之中,充滿魔幻色彩,若非肉眼所見,就像PS似的,讓人不得不對大自然之偉力心悅誠服。
終于,“妖云”在2017年翻身得解放,獲得了官方認證——這離不開以本書作者加文·普雷通-平尼為主力的民間力量推動,他們向世界氣象組織提出“糙面云(Asperitas)”這一新類型,經(jīng)過9年努力終于如愿以償,讓妖云不妖,反而在經(jīng)過官方加持之后,幾乎成為圍觀群眾最喜聞樂見的云彩。
云彩分類表
圖片來源:cloudappreciationsociet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