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岸邊被海水侵蝕而成的汀線附近,并排屹立著二十多棵偉岸粗大的山櫻樹,樹皮呈黑色,與看似粘稠的褐色嫩葉一起,在藍色大海背景的映襯下,綻放出格外絢麗的花朵。不久,待落英繽紛時節,無數的花瓣便會紛紛落入大海。櫻花、櫻花,不知為誰深陷不知往返的迷途,淺淡花蕊檀藻灼輝芳,墜入、飄蕩,流露出喪失自我,宿命般的慘淡結局?!叭碎g失格”在日語中意味著失去了為人的資格,過著不及格的人生。于葉藏來說人生已經了無生趣,死亡成為他命定的歸宿,前程過往顯得那么的可恥與不堪,他既無法把控這個外部世界,也無法向自己的人生妥協。
陰郁、寂寞、清冷是整部《人間失格》所營造的氛圍。蕓蕓眾生都在互相欺瞞、利用,而后洋洋自得。處于這樣一個大時代的葉藏不能夠濁世而清立,反而因洞察這樣的真實世界,而變得格格不入,成為被主流世界所拋棄的邊緣人。人類社會樂忠于解救一切消極、了無生趣的人,他們不斷的教育這些“邊緣人”要跟隨時代主流,去獲取大眾普遍認同的“成功”。我們總是不自覺的忘記了每個人真正的需求,太宰治不幸地成為了那個時代所不被理解的人,而他筆下的葉藏也成為了這樣一個局外人。如同加繆小說《局外人》的主人公一樣,頹廢而陰郁,直到死亡他才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自由?!昂孟裼兄薮蟮膽嵟宄宋揖裆系耐纯啵彩刮沂ハM??!睂τ谡鎸嵣钤谥髁髟捳Z下的“局外人”,他們洞悉了死亡,也因為即將步入死亡之境而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在死亡下,一切欺瞞、利益都消散殆盡,葉藏所追求的正是這種情景,用死亡的方式,第一次向這個世界駭人的冷漠敞開心扉。
《人間失格》一如既往的貫徹太宰治的死亡哲學,生而為人,成為他最大的痛苦。這便有了葉藏的多次自殺,而自殺的不成功加劇了他的痛苦?!捌埢钪褪亲飷旱姆N子!我的不幸,是無力拒絕他人的不幸?!彼麑㈧`魂與肉體一起投進死亡的熔爐里,面對既定的死亡永不抵抗,便喪失了生活的意義。
我們無法參透人性,人類生活總是披裹著層層外衣,而作家總是先于普通大眾一步,不斷思考。葉藏對人性的思考與探索也是如此,相對于庸庸碌碌的世俗之人,有著一種超前與進步。對上層階層的虛偽風氣與舊俗陳規,帶著天然本性上的不服從。他放棄了追逐世人所公認的世俗價值,轉向一種極端的以自我放逐的方式來對抗現實,以換取一種頹廢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升華。然而,他的恐懼、墮落、對抗,帶給他更為破落的人生,成為不及格的人。慢慢的葉藏開始發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他把這歸為自己的“罪”,是上帝的懲罰讓他有著超脫普通人的聰慧,過早的感知到現實世界的“虛假”。年少的葉藏曾感知到自己血液中的與眾不同,在親眼目睹與父親頗有交情的友人在私底下狠狠批評父親,他突然對人性產生了深深的恐懼。人們表面上和平相處,背后卻隱藏著相互欺瞞的人性弱點,這使得葉藏長久以來都無法正視人類所表現出的好意。因為不信任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一切善意都會被他先入為主的看作是一種虛假的東西,人們會用善意去偽裝自己的邪惡內心。因為這種不信任感,他對人群產生恐懼,終其一生都在與恐懼作斗爭,并試圖披上偽善的面具,融入主流人群。
重回主流人群,葉藏的第一步嘗試是用作踐自己來討好這錯誤的世界,處處與人為善,逗人發笑,但他發現無法找尋到自己的位置。當同學竹一識破他假摔的真相時,葉藏仿佛看見他滑稽的世界,在一瞬間被地獄之火裹挾著,熊熊燃燒起來?;豢暗谋硌荩灰徽Z道破,憂郁的面具就頃刻間分崩離析,這進一步將葉藏推入不安與恐懼境地中,他無法再隱藏自己。
“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睙o論葉藏如何反抗、逃避,他一生直到死亡都無法擺脫這種孤獨感。普通人或許可以將這種孤獨感束之高閣,但葉藏性格中的極度軟弱與敏感,一步步將他推入悲劇的深淵。他始終不敢也不肯站在世界的對立面,指責群體的錯誤、人性的欺騙與虛偽。他選擇偷偷躲藏在這個世界的背后,隱藏自己的不安,甚至是放逐自己,走向肉體的墮落與毀滅。他將自己扭曲成世界所接受的模樣,如同一個容器無法做出反抗,世界對他的影響便是不斷擠壓其生存空間。當他被動接受,一步步壓抑自己,再也無法主動輸出時,便走向了滅亡的終點。
一個無法向自身求取力量的人,如同江面上的浮萍,沒有根基,永遠無法固定?!盀榱藬[脫對人的恐懼,尋得一夜的休憩,我前往她們那里??删驮谂c那些屬于自己'同類’的妓女玩樂時,一種無意識的討厭氛圍開始不知不覺地彌散在周圍。這是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所謂'隨贈附錄’?!比~藏如孩童一般在妓女身上獲得一種溫暖的肉體沉淪,但這依然無法成為他最終的依托,他不斷的沉溺于新的樂趣,又很快厭棄他們。
不斷的追求女性成為他擺脫恐懼,尋求溫暖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葉藏的兩次自殺都是與女性殉情。第一次自殺是與酒館女侍跳海,他把這一次的自殺看作是逃避現實的手段?!八坪跻矊@人世間的生活感到困頓不堪,而我,恐懼世人,為其煩憂,再想想金錢、地下運動、女人和學業,簡直無法活下去?!贝藭r,死亡被簡單地看作一種逃避現實的游戲,無所謂死和活??梢哉f,葉藏在第一次自殺時其實沒有真正理解死亡的含義,只是因為生活困頓而突然燃起的沖動。他的第二次自殺,源于葉藏純真無暇的妻子慘遭侵犯,唯一能夠救贖他的品質再一次將他推入深淵。因平和婚姻而帶來的救贖感在一次逝去,葉藏越發難以理解世間的一切,這一次他主動選擇了自殺,這是自我的懲罰不再是被動的逃避。
“這世上不幸的人各式各樣——不,毫不夸張地說,這世上盡是不幸的人。但這群人能夠堂堂正正地向這個世界抗議自己所承受的不幸,'世人’也大度地給予他們的理解與同情。可我的不幸源自于自身的罪惡,無法向任何人抗議?!笨梢哉f,葉藏像一個虔誠的基督徒,認同人生而有罪的教義,所以自殺就成為他贖罪的方式。
一個邊緣者總是在試探自己生存的空間,葉藏內心深處并不想一直處在頹廢的人生中,維持著半死不活的人生。不辛的是,每一次他試圖做出新的改變,都只會讓他進入更深的困境中。
“所有國家,一切民族都能發現相同的人性,莫非唯獨我是異類?人人皆誤讀了《圣經》,否則絕不會有常識與智慧?!比~藏越是想好好地活著,就愈加發現自己與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不得不一次次的選擇離開。從家中出走,逃離比目魚家,只能去沒有人打擾的地方過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那些曾經禁錮了葉藏的枷鎖,在壓垮他之前,就已經將他變成一個“廢人”。沉迷于酒精的短暫麻醉之中,又變得像殉情之前一樣,甚至變得比之前還要放縱粗野,一切又回到頹廢的原點?!斑@就是我,世人對我是不會有什么原不原諒,或是葬送與否的問題?!碧字蔚娜松闳缤@部作品,充滿了“頹廢”的情緒。
“神啊,求您賜予我堅定的意志,讓我知曉'人類’的本質”,太宰治所探求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真實,而《人間失格》不可避免地充斥著頹廢主義與虛無主義的人生哲學,作者以這種方法去揭示人在道德與情義下隱藏的陰暗面,以獲得自我的解放。葉藏的悲劇呢?我們無法把他簡單歸結于不合群、交友不慎、吸毒、兩性關系混亂。透過層層的表象,造成葉藏“悲劇式人生”,其實是“沒有自我”。正如作者太宰治被眾多研究者稱為“永遠的少年”,終究一生他都在尋找自我,卻又一直迷失自我,一生都陷入一種求而不得感到痛苦的循環往復中。他一直都是那個“任性的少年”,無法長大,無法從生命困頓中解脫出。
處于俗世,而又困頓于俗世。感性的、精神的思索便逐步被物質的、標準的、規則的東西所消解,但愿我們都不會在這樣的世界里擱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