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財報封面
本書對財務分析中的財務比率進行了比教科書更豐滿的闡釋;對戰略中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用造紙和家電兩個行業進行對比與趨勢分析,說明財務數據如何體現行業的變化。
通過閱讀此書,對于財務的基礎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簡單窺得財務分析的骨架與脈絡。
財務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作出決策。一個企業全面了解自身的狀況,會有助于它未來更好地規劃自己的發展戰略。
短期償債能力
長期負債的償還,包含本金和利息兩個維度;想要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就要從這兩個角度入手。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費用;資產負債率。
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在45%左右。一些特殊的企業可能會擁有一個比較高或者比較低的財務杠桿水平。比如說,重資產企業需要錢,同時也擁有大量資產可以用來抵押借款,所以具有很強的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高達80%的航空公司比比皆是。
企業的決策和企業經濟活動之所以千差萬別,至少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外部環境存在差異;其次,企業的戰略定位也有很大差別;最后,戰略的執行能力也會影響企業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一家企業的財務數據除了必須帶有它所在行業的烙印之外,也一定是它自身戰略選擇的結果,同時,還受它自身戰略執行能力的影響。
毛利率其實反映了整個行業的競爭環境;應收賬款和存貨反映了企業和它下游購買方的關系;而應付賬款則從側面表現出企業尚有供應商的談判能力;另外,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反映了這個行業的基本特征;最后,總資產周轉率讓我們可以了解企業的管理狀況。任何一個企業,只要它屬于某一個行業,它的財務數據就一定帶著這個行業揮之不去的烙印。
薄利體現在財務數據上是指毛利率低。為什么不是凈利率低?因為毛利率直接受企業降低或抬高價格的影響。而凈利率還受到管理水平、營銷模式等因素的影響。
我們用投資資本回報率減去投資資本成本,就得到了超額收益率。如果超額收益率大于0,那這家公司的投資資本回報率便是及格的,反之則不及格。
經濟增加值,具體是指從稅后營業凈利潤中扣除包括股權和債務的全部投入資本成本后的所得,其核心是資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業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資本成本(包括股權成本和債務成本)時才為股東創造價值。
A造紙企業的案例:為什么它在效益方面明顯低于B公司:首先,它作為一家大規模公司,產品分散,并沒有體現出這個行業該有的規模經濟;第二,為了獲取較大規模,它需要承擔巨大的資金壓力;第三,A公司進行了大量堅守并購,導致現階段它在管理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后,由于大量急劇的擴張,它在原材料、生產和銷售的地理布局上還未達到產供銷一體化的狀態,這意味著它要負擔較高的營業費用和運費。
但只生產新聞用紙和文化用紙的B公司也無形中給自己埋了地雷——未來會受到無紙化閱讀的沖擊。
反轉:綜合來看,A公司仍是一家相當具有遠見的公司:它的多產品格局能夠幫助它更好地抵御市場風險;而原材料基地的建設,將幫助它更加從容地應對激烈的競爭帶來的成本壓力;此外,A公司還采用了跨地域經營的方式,這說明它在進入激烈競爭階段之前已進行了地域上的布局,這對它消化產能也是有好處的。
教你如何看現金流量表,分辨8種不同現金流量特征的企業。
投資風險不僅來源于投資方向的選擇,也包括如何在投資過程中有效地控制投資的規模和節奏,使資金保持在相對安全的范圍之內。
轉型最好早一步在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正的時候就開始,路會簡單一些。因為一家已然衰退的企業,銀行和股東顯然沒什么興趣。
利潤重要還是現金流重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企業為什么會出現賺錢卻沒有錢和有錢卻不賺錢的情況。
凈利潤和現金凈流量之間的差額,永遠等于資產負債表上除現金之外其他資產和負債的變化。
對未來有用的支出被記在資產負債表上,和未來無關的支出被記在利潤表上;現金流量表無法反映是否對未來有關。資產貶值會導致利潤信息不再具備它本來意義,反倒是現金流量表成為更重要的存在。
A電紙書生產公司2011年的報表,我們注意到應收賬款和存貨大幅增加。雖然凈利潤為8000萬,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負數:受到替代品的威脅,A公司的銷售壁壘,它的收款自然也遇到障礙,資產面臨大幅減值,利潤也隨之縮水。因此,A公司利潤表透露出的盈利狀況其實并不可信,相反,現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更加可靠。它銷售產品收到的現金還不夠它采購、工資和交稅的。
當一個企業遭遇巨大風險的時候,關注風險是第一位的,現金流對它來說更重要;當企業經營活動的風險在相對可控的范圍內時,利潤就顯得更為重要。
企業遭遇巨大危機
營業稅金及附加:企業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相關稅費,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
利潤表上所得稅費用往往不是利潤總額的25%,因為利潤總額是以會計準則為基礎計算出來的,而應稅所得額是以稅法為基礎計算的。
企業為什么會接受虧本的買賣?固定成本(比如折舊)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發生變化的,要保持職工穩定,工資也需要支付。只要售價能覆蓋變動成本,就可以減少虧損總額。
因為固定成本的存在,不能簡單地把毛利率的提升歸結為業績提升,還有可能是因為產成品庫存積壓。這種現象在高固定成本的重資產行業格外突出。
研發階段與開發階段的簡單劃分:研究是指技術的研究;而產品的開發是指技術研究成功后,企業為將技術應用到產品制造中,設計、制作模具所產生的花費。(這一段話的拓展實務中有很多)企業通過自己的研究獲得的技術,如果不申請專利,不會得到半點在無形資產這一項體現的機會。我們在報表上看到的那些技術,多半是購買的,商業價值得到認可了的無形資產。
表外或有負債
財務分析的幾種工具:同型分析(占總額百分比)、趨勢分析、比較分析、比率分析
附:財務分析方法匯總
一、 同型分析
資產負債表的同型分析為資產負債表的每個項目除以總資產,利潤表的同型分析為利潤表的每個項目除以營業收入。
二、 比率分析
1.盈利能力 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
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
2.營運能力(為了簡便起見,本書中均采用期末資產數額計算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應收賬款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存貨周轉天數=365/存貨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流動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期初固定資產+期末固定資產)÷2
固定資產周轉天數=365/固定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總資產周轉天數=365/總資產周轉率
3.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利息收入倍數=息稅前收益/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通常用財務費用代替利息費用)
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
4.投資回報(本書中都采用期末總資產或期末股東權益計算)
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另一種計算總資產報酬率的方法是息稅前收益/(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凈資產報酬率=凈利潤/(期初股東權益+期末股東權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