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決防止和糾正性別、年齡等就業歧視,著力解決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明基呼吁相關部門通過立法方式懲治“35歲”就業歧視。
洪明基表示,
“35歲以下”是很多單位招聘要求中的一條,很多年前出入職場,學歷就是一道門檻,現在入職場十幾年后,年齡又是另一道門檻。
“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一些企業,有一些地區公務員考試也將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
他回憶自己30年前回國創業時,基層的年輕干部年齡分界線是35歲以下,那時,他覺得改革開放不但搞活了經濟,還重視了人才的培養。“然而,30多年以后,我們的經濟水平已經日新月異,但衡量人才年齡的標準卻停滯不前。”
在洪明基看來,
35歲的青年人經過十幾年工作的摸爬滾打,有了經驗和閱歷,能力也經過歷練和積累,正好是工作、奮斗、打拼事業最好的年齡。
“用人單位有時盲目地設置各種條件帶來青年人就業難,很多單位設置35歲門檻,是否有依據?”洪明基認為,年齡門檻不僅讓企業喪失了寶貴的人才群體,也給社會傳遞了消極的信號:35歲以上人群喪失了勞動能力。
“我呼吁相關部門研究并建立相關法則,懲治年齡歧視,并且在政府和國有企業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探索放開公務員考試35周歲限制,甚至直接從北上廣等經濟較發達的大城市開始實行。”洪明基說。
打破“35歲門檻”,政府應做表率
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和委員都提出了有關打破職場“35歲門檻”的建議。其中,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大學研究員蔣勝男提出的逐步開放公務員錄用的“35歲門檻”的建議一度成為網絡熱搜話題。
蔣勝男建議,倡導全社會招工應消除職場年齡歧視,幫助因經濟、疫情及其他情況面臨下崗再就業人群打破35歲年齡限制。政府應對改變就業市場35歲年齡限制做出表率,逐步放開公務員錄用的“35歲門檻”,并先從北上廣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大城市開始。
近九成受訪者:支持
在@中國青年報發起的網絡調查中,有近九成網友支持洪明基委員的建議:
在評論區,不少網友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