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為大,你怎么能這么做!”
面對鋪天蓋地的謾罵和指責,年輕女孩為何執意要挖開父母墳墓?
“我要找到他!”
看著被挖開的墳墓,女孩只有這一個想法。
發生了什么事?讓女孩頂著巨大的壓力和他人的指責,也要挖墳開棺?她執意要找到的,究竟是誰?
出生在湖北十堰某個村子的吳家雨從小就沒有了父母,在她僅有的印象里,父母總是一臉愁容和止不住的嘆息。
年幼的她不理解父母為何總是那樣的神情,只記得一聲巨響,家里的房頂被炸了一個窟窿,躲在墻邊的她只能不停哭喊,卻再也得不到爸爸媽媽的回應。
之后,她被爺爺奶奶接走照顧。年僅5歲的女孩根本記不清到底發生了什么,爺爺奶奶也只告訴她父母出遠門了。
但是那天發生的事情還是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她總是覺得自己失去了很重要的人。
本來在爺爺奶奶的細心照料下,她會變得開朗一些。但是沒想到上了小學,一些孩子卻因為她沒有父母而欺負她,叫她是“沒爹沒娘的野孩子”。
別的孩子都有爹疼有娘愛,她卻只有爺爺奶奶,漸漸的,吳家雨意識到自己的父母是永遠不會回來了。
當年的她不明白發生了什么,只是覺得很害怕。長大一些后,聽到村里人的議論,再結合自己依稀的印象,女孩明白原來爸爸媽媽是自殺了。
可是爸爸媽媽為什么要自殺?為什么要留下她自己?
奶奶不忍心看孫女如此傷心,在她9歲那年,奶奶告訴了她事情的真相。
“燚兒,你今天吃的什么呢?媽媽一天一時也忘不了的......燚兒,我們已經來到云南一個多月了,等我身體好了,我一定要出來找你......”
原來父母的日記本里寫滿了對孩子的思念,這個燚兒就是吳家雨的親弟弟吳家燚。
為何她的印象里沒有這個弟弟?弟弟去了哪里?父母為何要一直尋找他?
在父母的日記里,她找到了答案。當年母親在外地打工,于是父親帶著年僅2歲的吳家燚和3歲的吳家雨去找母親。
坐火車經過武漢的時候,父親的錢包卻被偷走了。身無分文還要照顧兩個孩子的父親只能停留在武漢附近的火車站。
為了養活兩個孩子、攢夠錢去找妻子,吳父只能在火車站附近的飯店打工。在這里他認識了一個名叫江長濤的人。
1990年7月23日,吳父有事外出,把姐弟倆放到了飯店里,沒想到回來后發現江長濤帶著他的兒子跑了。
得知此消息的吳父趕緊去追江長濤,之間這個可惡的人販子帶著兒子上到了火車上。可是不管吳父怎么找,都沒有發現被拐跑的兒子。
那趟火車的終點站是云南,于是吳家父母只能帶著年幼的女兒跑到云南去尋找兒子。可是火車從武漢到云南,變數太多了。
江長濤很可能在中途就下了火車,那個年代丟了孩子是很難找回來的。吳家雨的父母只能帶著女兒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去找,幾乎跑遍了云南,也沒有兒子得消息。
整整兩年了,失去兒子的每一天,吳家雨的父母都是在痛苦中度過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年幼的兒子。
不知道他是否安好?長大了嗎?甚至不知道他還是否活著!絕望的父母最終選擇了自殺,留下可憐的吳家雨一個人在世上。
得知真相的吳家雨沒有埋怨父母丟下她一人,而是決心找回弟弟。這是她最親的家人,也是父母去世前最大的遺憾!
15歲時,吳家雨就到外面打工,當時網絡并不發達,她也只能在網上發帖尋找弟弟。可是每年丟失的孩子那么多,很快她的尋親帖子就被淹沒了。
可是這個姑娘不是個輕易放棄的人,多年來一直在通過各種途徑打聽弟弟的消息。但是因為吳家燚被拐時年紀太小,年幼的吳家雨也對弟弟沒什么印象。
只知道弟弟身上有一個胎記,還有父母留下的日記提供一點線索。
即使吳家雨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依然沒有放棄尋找弟弟。2012年的時候,她接觸到一個尋親網站,在上面發布了弟弟的消息。
她不停地翻看上面的信息,希望能找到弟弟。過了一段時間,網站的志愿者聯系吳家雨,說是有一個男孩和江長濤的信息非常相似,需要做DNA鑒定確定一下。
欣喜若狂的吳家雨高興地一整晚都睡不著,可是現實卻給了她沉重的打擊,她本人竟然不能和對方做DNA對比!
根據遺傳學規律,DNA鑒定只能通過親兄弟之間來確定是否來自同一個父親或者通過親姐妹之間確定是否來自同一個母親,但是親姐弟就做不了DNA鑒定。
吳家雨只能找到叔叔去做DNA對比,可是這個男孩并不是她的弟弟。而且叔叔畢竟隔了一代,鑒定結果很可能受到影響,總不能每次有消息了都去找叔叔抽血,最好有父母DNA數據。
于是,吳家雨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要挖開父母的墳墓,提取DNA。
時隔23年,孫女竟然要挖開父母的墳墓,這讓吳家雨的奶奶也無法接受,可是誰都不能阻止她尋找弟弟。這不但是父母的執念,也已經成了他的執念。
頂著巨大的壓力、忍受著眾人的指責,2015年11月23日,在當地公安局警察的見證下,她挖開了父母的墳墓,開啟打開棺材。
這么多年過去了,父母的尸骨僅剩下牙齒和骨骼,不過這也夠了。
上傳了父母的DNA信息后,吳家雨覺得尋找弟弟的希望就在眼前。可是一次次的對比,換來的是一次次的失望。
直到2017年,在中央電視臺的《等著我》尋親節目組的幫助下,她終于見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
即使二十多年沒有見過,姐弟倆還是有一種血緣上的親近,一見面就抱在一起哭了起來。
兩人相認后,來到父母的墳前一起掃墓。這場持續25年的尋親之旅終于有了一個好結果。如果不是可惡的人販子,這個家庭本該多么幸福美滿啊。
人口買賣是嚴重侵害人權的行為,也是全世界都打擊的犯罪。為了保障婦女、兒童的權益,我國對于拐騙、出賣、綁架等為了出賣婦女、兒童為目的而實施的犯罪進行嚴厲打擊。
對于此類犯罪,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首先,該罪嚴重侵害了婦女、兒童的人格尊嚴和自由權。
這種行為將婦女、兒童看做商品進行交易,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侵害其作為人的權益和尊嚴,并且造成非常嚴重的不良社會影響。
拐賣背后是無數家庭的破碎,這種犯罪不但導致一些家庭妻離子散,甚至還會導致被害人家破人亡。
其次,本罪針對的對象是年滿14周歲的婦女和不滿14周歲的兒童,這就意味這年滿14周歲的男性不屬于本罪侵害的對象。
但是,一直以來,14周歲以上的男性被拐賣的事件也時有發生,但是因為這一類犯罪往往伴隨著其他犯罪,因此往往會以故意傷害、強迫勞動、組織販賣人體器官等罪名定罪量刑。
然后,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拐騙、出賣、接收婦女、兒童等行為。
出賣自己的親生孩子也構成此罪嗎?
在一些偏遠的山村,因為經濟落后、迫于生活困難而將孩子送給其他人撫養,即使收取少量的“感謝費”等費用,也不認為是拐賣兒童罪,而屬于民間送養行為。
但是如果明知對方是人販子,為了掙錢而將孩子賣給對方,這樣的行為就屬于犯罪。
最后,買賣同罪。如果為了和被害人形成家庭關系,而收買被拐婦女兒童的,之后又因為其他原因將其轉賣給他人,也構成拐賣婦女、兒童罪。
明知對方是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阻礙公安機關、受害人家屬或者其他組織解救的被拐婦女兒童的,也以拐賣婦女兒童罪論處。
根據《刑法》第240條的規定:
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于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拐賣婦女兒童人數達到3人以上的、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兒的、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家屬重傷死亡等嚴重后果的。
或者奸淫被拐賣的婦女、將被拐賣的婦女兒童賣往國外的,這些行為都屬于情節嚴重的犯罪,需要從重處罰,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可判處死刑。
對于拐賣婦女兒童的行為,法律是零容忍的,一定要讓人販子受到應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