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過哪些莫名其妙的招,
為想一個別出心裁的選題?
?本文共 1724 字,閱讀需要 3 分鐘。
沒有被斃過選題,不足以談人生。
為什么選題如此艱難呢?
因為好的選題真的是建立在否定與自我否定之上,并且要經得住時間、數據的考驗,還要扛得住領導全方面的diss才可以啊!
每一次找選題,運營君都像人格分裂一樣,上演著一場“如果是領導,他會怎么問”的大戲。
前兩天,一些大號轉載了運營君的《如果運營是一場“吃雞逃殺”,沒有別的,就是干!》這篇文章,我們現場還原一下,它是如何突破選題會的重重阻礙,出現在推文當中的。
1
運營君:本周我報的選題與“吃雞”游戲有關。
領導:嗯,為什么會選這個方向呢?
(選題來源)
選題首條準則:緊追熱點
最近“吃雞”火爆啊!有些話題是具有時效性的,達到一定熱度就可以馬上跟著追一撥。畢竟熱點自帶流量,誰都不愿放手。利用手上資源,最早獲取線索,進行判斷,產出帶有價值觀的內容,把握好熱點時機,可能會帶來很驚人的效果。
2
領導:這個熱點夠熱么?
(判斷熱點值不值得追)
運營君:夠夠夠,身邊人都在玩呀!
選題準則二:數據說話
用身邊人舉例說服力有限,肯定沒有數據帶勁。如果領導再問這樣的問題,就請你用下面這兩個方法懟回去!
行業大號
多關注行業大號的文章內容,會從中摸出很多門道。他們在發什么內容、關注什么熱點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風向標和參考依據,也能幫助我們對熱度和傳播度進行預判。
熱點指數
① 百度指數
百度旗下產品,數據更新迅速,我們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看到關鍵詞的“興衰變化”。
比如這張圖,當我搜索“吃雞”時,會發現媒體趨勢上下波動比較明顯,但即便是低谷時期,“吃雞”的關注度也保持在4、5萬左右,由此可見,“吃雞”隨著各個游戲平臺的宣傳,一直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
百度指數
② 微信指數
做微信公眾號,當然也要看看微信指數,微信指數通過關鍵詞的熱度變化,可以間接獲取到用戶的興趣點及變化情況,比如日常消費、娛樂、出行等,可以幫助我們對選題決策形成依據。
微信指數
③ 新榜熱門內容
新榜的熱門內容,很豐富,有熱門文章、微博熱議、行業快訊等欄目。特別是“微博熱議”,一般來說,只要在這里出現過的內容,大多數都會火。因為往往很多“大”事件的起點都是在一個“小小”的微博里。
新榜熱門內容
3
領導:可是“吃雞”跟運營有什么關系呢?
(用戶能獲得什么)
運營君:運營和“吃雞”有相互借鑒的地方......
選題準則三:用戶與內容
用戶是因何關注我?
輸出什么樣的內容符合用戶預期?
有趣或者有用
什么是有趣?“同道大叔”、“大愛喵咪控”、“冷笑話精選”這一類,在運營君看來就屬于絕對有趣陣營的。他們滿足了人們休閑娛樂的需求,內容輕松、愉悅,幫助大家打發時間。
什么是有用?有用的東西一定是與用戶的現實問題緊密相連的。對于運營君來說,我對新媒體行業的深入了解有需求,就會去關注行業KOL、大V等。因為這些內容對我們有用,我們是抱著明確的目標去的。
所以,不是任何熱點和社會事件都能成為我們的選題,適當對熱點進行加工和變形,讓它既熱又符合公眾號內容調性。
4
領導:都寫“吃雞”,用戶為啥看你寫的這篇?
(是否有獨特觀點?)
運營君:我這個......腦洞比較大。
選題準則四:文章價值
一篇文章的價值,體現在三方面。
角度
當所有人都在關注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的角度就是你的品牌價值,獨到的視角,可以更多展現自媒體的特性,充分體現出作者的個性。
比如“孟大明白”這個公眾號,是以明星、八卦為主要內容,但她的選題有別于一般那些以偷窺、好奇、譏諷等角度為出發點的公眾號,她通常在文章結尾提出有深度的見解和調侃。
高度
從選題上開始構思,把事件上升到現象,分析規律、趨勢。經歷由點到面,由表到里的論述過程。這就要求自媒體人有較高的寫作功力與事件洞察力,需要不斷地鍛煉和提高。
深度
深度的洞察和內容,是自媒體內容的核心。這篇文章為什么要寫出來,你希望讀者從中感受到什么。以“王左中右”為例,他寫的內容并不大眾,但是他對一些問題的研究很深入,這就讓他能夠挖掘到你看不到的問題。
領導:可以,選題過,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