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產檢,有過生育經驗的媽媽都知道B超是必不可的產檢項目之一。但是,人們對于產檢做B超準確率產生了懷疑。因為網上充斥著很多關于產檢做過多次B超,檢查結果正常的胎兒,出生后卻有殘疾。這是我們大眾對B超檢查的一個誤區。
最近看一本母嬰雜志《嬰兒與母親》,其中有一篇專欄醫生陳嘉卉的一篇文章,專門講了孕期B超的缺陷,很多胎兒疾病,B超也無能為力。
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孕檢做B超哪些疾病是查不出來的?
要想知道B超能檢查出什么疾病,檢查不出什么疾病,知道B超的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通俗的講,B超檢查的時候,射頻頭會發出超聲波,穿透孕婦肚皮和子宮,當超聲波遇到胎兒時會反射回來,計算機根據不同深度的回聲繪制圖像,這就是B超照片的繪制原理。
B超作為一種非侵入式的檢查手段,受到敏感度和限制,準確度只有60%到80%,結果僅供參考。
B超可以檢查出的項目
1、器官結構
孕期B超檢查可以胎兒頭部、胸腔、面容、四肢是否發育健康,甚至可以檢查胎兒心臟和神經系統的構造。
2、子宮狀況
通過B超檢查還可以判斷胎兒大小、羊水量、胎位以及胎盤位置。
B超檢查不出的項目
1、代謝類疾病
陳醫生講到很多新生兒的代謝類疾病,產檢B超是不可能檢查出來的。寶寶多數代謝問題是出生后才慢慢出現的,孕期無法篩查。
2、功能性問題
孕期B超只能檢查胎兒身體和器官結構是否正常,并無法篩查器官功能是否正常。例如,B超檢查可以看到寶寶眼睛和耳朵發育是否正常,但不能確定視力和聽力是否正常,不排除視力和聽力有殘疾。
3、智力
B超檢查同樣也不能篩查寶寶是否會有癲癇、自閉癥、智力缺陷等精神類疾病。
4、胎記
很多人認為胎記屬于外觀,B超應該可以發現的。其實,這是錯誤的,B超并不能發現胎兒是否有胎記。
B超檢查屬于大排畸檢查,主要檢查胎兒身體結構和器官發育是否達標。至于一些功能性和遺傳性的疾病需要進行唐篩或者無創DNA進行進一步篩查。
很多媽媽擔心做B超的輻射對胎兒發育產生影響,其實B超屬于超聲波傳導,不存在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對胎兒沒有任何影響。
很多媽媽很是反感作B超的時候,醫生在肚子上涂的潤滑液,黏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其實,這種液體是非用不可的,可以減少射頻頭移動的阻力,還可以大大提升聲像圖的清晰度,檢查結果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