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論語》影響我們的生活之——思想品德
 

上篇談了為官的德,本篇談一談一般人的德。同樣不可或缺,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德,就是小人,再差一點就和其它動物沒多少差別了。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25》)有道德的人很多,人性是向好的。大家在修德時志同道合,為了尋求人生正途同心同德。

君子是有德行的人,所以要想自己修養有德,就要立志成為君子。儒家肯定每個人都能成為君子,而且肯定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君子,再肯定成為君子后能影響和幫助他人成為君子。所以看一個人是否修養有德,只要看他是不是有君子作風。

小時候,老師教育我們說,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當時怎么也弄不明白這個“德”指的是什么?問老師,老師說是思想品德。可那時又沒有教材,也不考試,才發現原來德育和體育一樣,是不重要的。后來上到初中、高中,沒有思想品德課了,改成政治了,講政治經濟,講唯物主義了,可學校的口號依然是“德智體”全面發展,才發現口號就是口號,沒有實際意義的。

再后來,上班了,偶爾聽到有人說,某某某有君子風度,就特別注意了一下,沒發現有什么特別,就是衣服干凈整潔一點,待人有禮貌一點,根本找不到具有“君子風度”特征的東西。慢慢地隨著年歲的增加,我們發現那些有“君子風度”的人不僅僅是比我們多一點整潔,多一點禮貌,而且他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能謙恭有禮,文質彬彬,他們已經具備了一些好的品質了。他們不開口,不覺得;不遇事,不覺得。但他們一開口,一遇事,表現得是那么規范有禮,進退自如。亞里士多德說,好的德行就是好的生活習慣。一點不假,好的德行決定了他的生活習慣。

什么是君子?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16》)文采和質樸調和得當才是君子,太過質樸叫粗野,太過文飾叫虛浮。君子有什么表現呢?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公治長15》)容貌態度保持恭謹,服侍君上有敬意,照顧百姓廣施恩惠,役使百姓合于分寸,這是君子的四個表現,對上對下,對他人對自己,做到恭、敬、惠、義。君子的追求是什么?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論語·憲問30》)君子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但有三個努力的方向,希望做到像行仁的人不憂慮,明智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懼怕。君子為什么能不憂不懼?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4》)因為君子能內自省做到不愧疚。那么君子靠什么立身呢?

當然是義了,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10》)君子行事,完全根據內心,沒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也沒有什么不要做的,他們所有的行為都符合義。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16》)君子能夠領悟的是道義。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靈公17》)君子以道義為內心堅持的原則。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3》)孔子擔憂的是德行不好好修養,學問不好好講習,聽到該做的事卻不能跟著去做,自己有缺失卻不能立刻改正,這也是君子所擔憂的。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23》)君子推崇的是道義,君子光有勇敢而沒有道義,就會作亂。君子的一切行為都符合義,或者說一切都從道義出發。

君子的行為正當而恰當,他們能夠謹言慎行,中規中矩,盡量避免自己出現大的過失。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14》)飲食不求滿足,居住不求安適,辦事勤快而說話謹慎,主動向志行高尚的人請求教導指正。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里仁24》)努力在言語上謹慎遲鈍,而在行動上敏捷有效。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論語·為政13》)先去實踐自己要說的話,做到以后再說出來。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25》)廣泛地學習文獻,再用禮節來加以約束,也就可以不致于離經叛道了。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28》)所思慮的不超出自己的工作崗位。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29》)以言過其行為恥。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18》)只愁自己無能,不愁別人不知道自己。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19》)恨他身后聲名之不傳。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31》)掛念的是人生理想而不是貧困生活。子曰:“君子貞而不諒。”(《論語·衛靈公36》)堅持大的原則而不拘泥于小信。這些都是君子的特點,言語謹慎,行動敏捷,言行一致,循規蹈矩,不離經叛道,心無旁鶩,致力追求人生理想。

有人問,君子有所爭嗎?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7》)君子無所爭,如果有,可能射箭算得上。比射后,又相互作揖才退下。勝者敗者又必相互作揖了再升堂,舉杯對飲。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21》)君子只是莊敬自守,但與人無所爭。只是和聚有群,但亦不結黨。因此可以說,君子無爭,即使有,爭也君子。

君子會犯錯誤嗎?當然,不會犯錯誤的是圣人,可是圣人我們看不到,我們是看到他們的事跡。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21》)君子所犯的過錯,人人皆知,而且他們能很快改過。而且君子的過錯不會掩飾,但小人不一樣,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子張8》)小人有錯問題百般掩飾,找各種借口推脫,當然這種人也不會自省,不會主動改過。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論語·陽貨24》)君子厭惡述說別人缺點的人,厭惡在下位而毀謗長官的人,厭惡勇敢而不守禮儀的人,厭惡一意孤行卻到處行不通的人。君子既然知道自己有厭惡的事,他們能極力避免自己有類似的行為,所以他們有“三戒”,有“三畏”,有“九思”,“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7》)少戒色,壯戒斗,老戒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論語·季氏8》)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10》)君子做人嚴謹,事事都考慮周全與得當,讓自己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個不錯的表現,不讓自己有一點過失。

講到君子,我們不得不提小人。君子有君子的表現,小人則完全與君子的表現相反。君子光明磊落,小人則是讓君子能時時參照的鏡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14》)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11》)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3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1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23》)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25》)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2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7》)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24》)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20》)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33》)

因為小人沒有志向,所以他們的行為完全和君子背道而馳,深深傷害了做人的道理。當然也正是有了小人的對照,君子在追求人生理想時能嚴以律己,完全杜絕小人的習氣。因此有時候,當我們立志成為君子,不知道如何踐行君子作風時,不妨把小人的行徑拿來比對,盡量避免出現小人的壞習慣。當然,我們要時刻了解我們的使命,君子的道不是一天形成的,立志成為君子,也是一個日積月累,明辨是非的過程。品德修養是積累,明辨是非是修煉,與人為善,棄惡揚善是選擇,所以我們不僅要循序漸進地學,還要日積月累地修煉,才能知言,知人,知禮,知立,知命成君子。正如孔子所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弟子規》評析
閱讀欣賞:《論語》精華
在得失中磨煉自己的心志
群書治要360 (3) 貴德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君子、大人和小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武定县| 缙云县| 涞源县| 河源市| 三原县| 开阳县| 普格县| 桑植县| 丰都县| 前郭尔| 江津市| 澜沧| 黄梅县| 镇安县| 永吉县| 新乡市| 永寿县| 舟曲县| 汾西县| 晋江市| 沂南县| 吴旗县| 大埔区| 呼和浩特市| 镇赉县| 宝应县| 当涂县| 平安县| 永寿县| 德保县| 邓州市| 盘山县| 如皋市| 南通市| 吴忠市| 基隆市| 永宁县| 茶陵县| 南召县|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