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絡曝出有一個2歲小孩被撞,到一家醫院就診,但自進入7小時無人問津。后來醫院作出回應說醫院已辭退涉事醫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好像有點見怪不怪的意思,因為這種事發生的頻率太高了,有的病人經常處于無人過問的狀況。然而七個小時沒人管,還是挺讓人震驚的,而且患者還是個二歲小兒。假如一旦小孩有個三長兩短,且不說他的家長如何悲傷,就是醫院都不知該如何交代。
醫院看病難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一直得不到解決的老大難問題,這固然和我國的人口多,醫療資源少有一定的關系,然而如果人人履行崗位職責,人人踐行職業道德,我想情況會有所改觀。
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也就是醫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醫德規范是指導醫務人員進行醫療活動的思想和行為準則。它是有法律依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嚴格明確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
完善醫務人員醫德的宗旨是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醫德的具體內容主要有這么幾條:第一,熱愛本職工作,關心病人的疾苦,維護人民的生命,增進人民的健康;第二,認真鉆研技術,精益求精,勇于攻克疑難病癥;第三,對工作極端負責,對病人極端熱情,時刻想到病人的痛苦和安危等。
廣大醫務工作者應加強醫德修養,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服務。但醫生又是個很特殊的職業,有人說,醫生和老師一樣,都是良心職業,只要憑良心辦事,就會盡心盡職做好分內工作,時刻為他人著想,把他人的利益看得最重。但如果不憑良心,工作應付,做事馬虎,不管病人死活,做撞鐘和尚得過且過。這樣病人就會感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那診療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不僅如此,而且醫生面對的是病人的健康和生死,如果醫生沒有醫德的話,就不會將病人的健康和生死最大程度地對待,這樣就有可能對病人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如浙江某中醫院一名技術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在操作中重復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導致部分非艾滋病人感染艾滋病病毒。這樣血淋淋、慘不忍睹的醫療事故的頻頻出現,造成了病人無法挽回的損失,也造成了現在醫患矛盾的突出和激化。
醫和德自古以來就是不分家的,像一些形容醫生的成語,如杏林圣手、德醫雙馨、濟世良醫、懸壺濟世、仁心仁術等很自然地把醫生的德和醫生的術看得同樣重要。在今天,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同樣尤為重要,只有醫德結合,規范操作,制度辦事,才能體現最大的良心和公平。
各行各業同樣如此,都要講究職業道德,不論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成員,還是個體從業者,如果沒有職業道德,不僅讓他人受到不公正待遇或傷害,而且自己也會遭到良心的譴責和懲罰。然而現在職業道德猶如虛無縹緲的云霧,很不真切,隨風飄散,很多人根本不把它當回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個人的個人信息被隨意泄露,一些掌握了個人信息的機構或組織踐踏法律,無視道德底線,為了某種利益無端出賣他人隱私和秘密,完全喪失了單位和個人的職業道德。再比如影響巨大的官員貪污受賄、瀆職失職;還有執法機關的不作為,相關部門的弄虛作假,徇私舞弊,欺上瞞下;還有對本職工作的不認真,對他人的無謂攻擊等等,無不暴露了今天職業道德的很大缺失。
早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地溝油事件我們已漸漸遺忘,但新的、層出不窮的道德缺失事件的出現,讓我們無時無刻不面對道德缺失帶給我們的危機。醫生沒有醫德會讓病人毀了健康和生命,老師沒有教德會讓學生學不到知識成不了人才,國家工作人員沒有職業道德會讓老百姓失去信任和依靠……不勝枚舉,信仰的危機、標準的失衡、價值觀的扭曲、是非顛倒、責任淡薄、投機鉆營等,造成這些惡果與職業道德的缺失無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所以人做不到高修養,但不能缺一些必備道德,像職業道德就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一旦缺失,后果不可想象。就像善良,我們可以不聰明,不能干,我們可以沒有智慧,沒有學問,但我們萬萬不能把我們人性的善良給丟了。人都有最后的底線,不論是面對誘惑,還是面對苦難,請把職業道德作為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要堅守的底線。
謹慎對待自己的職業,熱愛、敬畏,不抱怨,不攀比,做到應該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