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造訪調研股票
中小盤占比超八成
滬市主板無人問津347股或暴露“牛股”蹤跡
機構造訪調研股票
中小盤占比超八成滬市主板無人問津
自2012年12月4日以來,以網縮科技、
南方泵業(300145)等為代表的部分個股連續大漲,股價動輒翻番,讓不少投資者眼紅。不過,記者統計發現,在這些“牛股”背后,包括私募、社保、基金、券商等主力機構頻繁組團造訪。今年1月份至少有347家上市公司受到機構的調研。
業內人士認為,從機構造訪情況看,創業板和
中小板成為資金主要關注對象,可能暗藏牛股蹤跡。
2007年以來,A股雖然已經連續調整了6年之久,但眾多機構似乎依然對主板藍籌股不感興趣,而以創業板和
中小板為代表的成長股再次進入主力包圍圈。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347家公司接待過機構調研,其中
科華生物(002022)一個小時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就登記了114家機構,每個機構能獲得的交流時間論“秒”計算。
347家公司接受聯合摸底 記者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投資者關系公告,繼去年12月大幅走訪上市公司后,今年1月份調研頻率保持高位,共有347家公司接受了包括公募基金、信托、私募以及證券公司等機構的聯合摸底。其中
科華生物最受青睞,在一個小時內共有114家機構合計160多位專業人士關注。
科華生物1月2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在上個月26日晚上7時至8時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參與的機構達到114家,有安邦保險、國華人壽等險資;博道投資、大成基金、韓國投資、洪道投資等投資機構以及中金公司、
廣發證券(000776)、國信證券等巨頭券商都紛紛出現在相關名單上。合計參與人員達到160多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進戰略投資者并受到眾多機構關注后,
科華生物股價大漲,其中,1月27日、28日連續漲停,5個交易日累計最大漲幅為37.1%。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大盤萎靡不振下,機構密集調研,特別是部分明星私募的調研或造訪,無疑給普通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投資視角。
滬市公司無人問津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對比發現,雖然估值偏高,但
中小板和創業板依然是機構最為關注的對象。相比之下,主板公司不受待見,大盤藍籌股集聚地的滬市公司很少發布機構調研記錄。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機構密集造訪
中小盤公司一方面是探班基本面是否穩健,另一方面,這可能也意味著,今年主力主攻方向可能還是優質的成長股。
記者對比發現,在1月份機構參與交流的347家上市公司中,
中小板公司有205家,占比為59.08%;創業板有88家,占比25.36%。另外,深市主板公司有54家公司。在去年12月份機構造訪的160多家上市公司中,滬市主板公司也幾乎無人問津。這也意味著,投資者對A股指數代言人的滬市上市公司不怎么感興趣。
因此,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機構調研情況折射出
上證指數系統性上漲的機會有限,結構性行情依然是主要的賺錢機會。“我們整體上還是看好成長股,理由很簡單,符合國家政策方向。傳統的行業主要是超跌反彈的機會,而成長股應該是趨勢性機會。”一位上市券商宏觀分析人士表示。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也表示,代表未來新方向的
新藍籌可能就在創業板中出現。
截至昨日收盤,滬指漲0.56%,實現了馬年“開門紅”,但創業板更是大漲2.45%,指數報1532.69點再創歷史新高,
中小板也上漲1.62%,均跑贏主板指數。
機構動向:牛股頻現機構造訪 2014年1月23日,創業板新秀
網宿科技(300017)大漲6.19%,股價成功躋身百元俱樂部,按照前復權計算,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經大漲了48%,昨日再度飆升5%左右。而在2013年,
網宿科技幾乎是只漲不跌,全年累計漲幅高達407.45%,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牛股。
記者查閱該公司投資者關系情況發現,雖然該公司動態市盈率超過100倍,但可謂被機構投資者“熱捧”,且呈現明顯的“組團”調研現象。其中,2013年暴漲當年,機構投資者前往調研就有5次。如在2013年12月4日和5日該公司股價連續兩天下挫后,包括東方證券的孟瑋、嘉實基金的張濤等機構專業人士前往調研,公司副總裁劉洪濤和董秘周麗萍就4G牌照的發放對公司CDN業務的影響等焦點話題進行詢問。第二個交易日起,股價就蹭蹭上漲,在短短的40個交易日股價從調研當天最低的66.41元上漲到昨日盤中最高126.95元,漲幅達到91.16%的驚人程度。
私募投資也在名單上 另一只大牛股
南方泵業從2012年底起也是一步一個臺階,股價從前年12月4日最低15.96元,大漲到今年1月初的37.75元,最高漲幅也達到136.53%。記者從該公司發布的公告也發現,主力機構們對該公司熱情較高,其中2013年機構調研有12次,今年有一次。而且備受市場關注的私募大佬澤熙投資也在名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