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23日
日前,記者有幸采訪了北京市的10位百歲老人(6男4女),其中年齡最長者已110歲。看上去,他們個個紅光滿面,精神矍鑠。老人們的生活很有規律,并能自理。有的還堅持每天看書、看報、看電視。他們享受著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的天倫之樂。那么,他們的長壽"秘決"是什么?現歸納于此,以饗讀者。
一、 不生氣,心胸寬闊。這是10位百歲老人的共同特點。家住柳蔭街的110歲的郭景通,是位非常開朗、心胸寬闊的老人。跟他一起生活的小孫女郭威娜說,若問爺爺的長壽"秘決",沒什么特殊的,主要就是不生氣、心寬,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不置一辭,一笑了之。我從小跟爺爺長大,40多年來,從未見過爺爺生氣、發火,他也從未因病住過醫院。爺爺現在還經常到外邊活動、曬太陽。
二、不懶惰,勤于勞作。10位百歲老人中有8位是農民、工人出身。他們一生勤勞,到了晚年也閑不住,仍堅持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家住長辛店103歲的陳清老人,鶴發童顏,看上去最多80來歲。家人說,老人不愿閑著,常常搶著干活,還能和面、搟面條,并且每天堅持做廣播體操、練"八段錦"。老人當場為記者表演了一下:彎腰,兩手著地,連續下蹲多次,博得全屋人的喝彩。103歲的肖慶祥老人,在鐵路工作了30年,又干了30年農活,一直干到80多歲。至今老人的頭發都未白,好似一位"仙翁"。問及長壽之道,幾位百歲老人眾口一詞地說:"勞動"。
三、粗細都吃。10位百歲老人在飲食方面沒有什么禁忌,粗細糧都行。家人吃什么,老人就跟著吃什么。不同的是,有的老人喜歡吃紅燒肉,有的老人愛吃素,有的老人喜歡喝茶,有的老人愛喝白開水,有的老人愛吃冰淇淋等。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不飲酒、不吸煙。老人們說,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吃飯像過年。還是粗茶淡飯養人,有益于健康長壽。
四、不憂慮,兒孫孝敬。這些百歲老人大都生活在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兒孫們在生活中都爭著孝敬老人,經常陪老人遛彎、聊天、看電視,按照老人意愿做可口的飯菜,使老人生活得無憂無慮,心情舒暢。"敬老好兒女金榜獎"獲得者郭威娜,去年10月1日,用輪椅推著109歲的爺爺郭景通到天安門游玩,老人非常高興,感到越活越有勁頭。105歲的孤寡老人劉桂珍,住在北京市第一福利院,工作人員的精心照顧,使老人感到處處有親人,生活非常溫馨。104歲的王秀亭老人和老伴相處65年如一日,從未見過嘴、紅過臉。現在是四世同堂,兒孫們對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家庭和睦、美滿,被評為北京市"敬老養老模范家庭"百顆星之一。百歲老人的兒孫們共同的一句話就是:"家有老人是寶,也是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