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雜談 |
你們知道業力怎么產生的?業力,是因為你的心產生的,本性被無明迷惑,情感,分別,我執,欲望匯聚而成了心,因為你心中的妄念、妄動、欲望,包括不正確的人生觀念……種種業力。業力不是一種,業力是有很多很多種,從微觀到宏觀有很多很多。今天殺了個生命,這樣的命債就是業力;我今天動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的話,它也會成為人的思想業力;我今天的話,心里面產生一種愿望,這個愿望本身在微觀下它又會形成一種業力。……所以業力要去消除它的話,要把它的根本鏟除掉,記住,就是這個人的心性,把你的心,把你的心靈啊,你能夠會在修行過程當中,就說是按照那幾個標準去做,那種無私的、那種奉獻的、那種寬容的、那種善良的標準去對治你心性的時候,這個就是真正的消業的開始。
消業,單純的消業你消不了,因為你在一邊消你又一邊做,只有你心靈升華了之后,解脫這份業障的束縛的時候,那些么業才可能消掉。那么,業力象一件衣服一樣,你不能穿著衣服去洗衣服,你知道嗎?洗不干凈的。你要把衣服脫下來,把它去凈化掉,洗干凈,這才叫消業。消完業以后,本身你的境界的話己經成為接近空性了,最起碼比你剛才那個地方要干凈了,這個業力就不會再產生了。
而且他會有所在這層境界的障礙阻隔,所以你還要不斷的提高,不斷地解脫你自己對于本性的束縛,解脫的過程當中,就會碰到觸及你心靈的事情,就會讓你難過痛苦、讓你去煎熬的事情,讓你會碰上身體上的這種反應。這個時候的消業,就是要靠你堅定、要靠你對真理的虔誠。你對真理的虔誠程度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放下你自己,能夠放下你自我的執著。——就說是一個人受到別人傷害了,我們倆合伙做生意啊,明明是你不對你欠了我的錢,還反過來罵我,把我的錢卷走了之后你還反過來傷害我,這時候實際上就是就是因果業障的兌現了。
但是你作為一個修行的人,你作為一個信仰真理的人,渴望一個生命得到解脫的人,真理大還是你現實的利益大?那么真理放在你面前了,你有一個標準了,你去執著那個標準呢?還是執著你現在的貪圖錢財和貪圖仇恨的心呢?這時候你如果選擇的是“我要按照真理的標準去做,按照真理的標準去守護我的心”……這個心怎么去守護呢?那么我首先要想,就是心發起的時候要去想,第一個我不能仇恨你,我要原諒你、我要寬贖你、我要理解你,因為我欠了你的東西,我才會到這樣的回報,我在還你,同時的話把自己痛苦的心去掉,放下來,因為我存在的這一世的目的啊,不是為了讓“你們”獲得幸福,而是我要獲得真理解脫。你要把你的人心跟你渴望真理的虔誠要分開的,真理的標準是你碰到這樣的事是不動心的,是無所謂的,不動念頭的,在別人傷害你的時候,你要反過來去最大程度地理解他們,寬贖他們,為他們著想,這才是真理的標準。現在標準告訴你了,你就要用你的生命去珍惜這個標準,并且要去達到這個標準。這個時候,你的痛苦,你損失的一種錢財,別人對你的辱罵,就是在消業了。而建立在心性標準之上的承受,才會真正起到消業的作用。
學生:剛才說的時候提到一個,就是你說的不結婚,是不是我可以也走這樣的道路?因為不結婚確實很痛苦,你知道嗎?壓力太大,周圍親情壓抑特別大,你這樣的話,你也是給自己消周圍這種親人的、冤親的這種業。是不是提高得會更快?
老師:這個結婚不結婚跟消業沒關系吧!
學生:不,你看,要么結婚的話,整個家族都會特別高興,那我要不結婚的話,我也是為他們好,但整個家族……
老師:你修行跟你家族沒有任何關系的,你不是為你們家族而活著的,你知道嗎?你如果為著你們家族的感受而活著的話,那么你就是一個負責任的好男人,一個孝順長輩,遵從道德禮法的君子,但是這個與修行無關,不是一個好人,君子就一定能夠得道,相反,執著于人世間的道德,行為標準,情感觀念,反而會成為阻礙修行的阻力,我們要順從人間的道德,遵守人間法律和行為情感標準,但是這些標準不能夠讓生命升華提高,如果,佛陀的慈悲僅僅是為了讓人類獲得現實的幸福,遵從情感執著就可以圓滿眾生的愿望,釋迦摩尼就不會出家求道,他出家的時候已經有了兒子了,當父親的責任都不去盡了,當妻子的丈夫的義務,父母的兒子的孝道,都放下了,你能夠說他在人世間是一個好人嗎?
他是一個追求真理的人,真理的亙古,真實,恒定,可以保證生命真實的永恒的幸福,為了真理去修行,還是為了滿足人間欲望,現實利益去修行,這個心靈的基點,這個目的動機,決定了你修行過程所遵從的律法標準,也注定了你未來獲得的結果成就是真理的圓滿,還是人間的福報輪回。
就是說你去考慮你們家族的話,這本身是你人性當中的一種道德吧,但是它不是真理,你知道嗎?你要遵從的是真理的標準,如果今天假定真理的標準要求你在修行當中不結婚,你還會去考慮這件事情的感受嗎?(學生:對。)你去考慮它們感受的話,你就要違背真理。所以說結婚不結婚跟修行沒有關系。真理并沒有要求你一定要不結婚。你可以結婚。結婚是有對于心靈要求,就說是你是否愿意去為這個女人去承擔她的一生,這跟真理沒關系,這作為一個男人的責任,你是不是真愛她,——咱們現在講的世間法。
我是不喜歡看到離婚的事情。兩口子之間啊,最根本的基礎,就是你是否真心愛她,愛的構成是什么條件呢?你是否完全懂這個人,你是否知道她需要什么,你是否能夠給予她所需要的幸福,你要考慮清楚,你們結婚以后要一起生活,是往哪條路上走。如果這個女人是一個很愛慕錢財、虛榮的,那么無論你多么愛她的話,你要考慮考慮,她會占用你絕大部分的精力去讓你滿足她這種生活欲望的,如果這個女人是個很理解你的人,也是一個很贊同你去追求真理,她也愿意跟你一起去追求真理,并且愿意為你付出所有去承受你的痛苦,這樣的人,因為你們有一個信仰,共同的一個目標去支撐你們的情感,你們的情感就會走得很穩健,
所有建立在激情和物質之上的愛情都是不長久的,因為人類的心性會隨著客觀環境條件的改變而變化,她今天喜歡你,是因為你的財富,美貌,健康,那么,當這些外在的條件消失,衰退之后,愛情就會蕩然無存,
如果說,吸引她愛慕你的是內在的品質,學識,思想,精神,這些支撐愛情的條件,就不會輕易地衰退,或者消失,而會隨著時間逐步增長,你們的愛情也就會越發深厚,濃郁,相濡以沫的相伴,會將初期的激情幻想,隨著精神領域中理解欣賞,尊重的溝通,以恩情,親情,愛與包容,付出與承受,消退激越的愛情燃燒之后,體現出來生命相伴的依戀,這樣的情感,相對于建立在情欲感受,物質需求之上的愛情,就會長久,淳樸,真實而厚重。
因為你們都會有一個信仰的標準來支持你們的道德,你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可能會有矛盾,但最終都能夠向內心深處找,都能夠以一個懺悔的心去凈化自己的時候,你們的感情就會升華,這種愛情就不單單是人世間的這種情感,反倒會成為一種有助于你修行,有助于你解脫的助力吧!
學生甲:就看你的發心。
學生:不是發心,是過去世的因果,呵呵,因為我沒辦法去選擇,就象你說的,想娶誰娶誰,我沒辦法來選擇。我選擇法理,還是選擇一個潑婦,我沒辦法的,那只看我過去世的業力了。
老師:不,這個東西,你也可以選擇了。但是當業力來左右你的思想的時候,你不一定會這么清醒和理智,當你的因果真來了,這個人的話要過來收拾我的時候,如果你的思想很清晰的話,你內心的欲望,情感很少很淡漠,你會做出判斷的。就是,我是要你還是要我的修行,你的存在能否對于修行產生好的作用,生死苦短,真理難聞,人生虛幻,電光火石,百年彈指一揮間,歲月匆匆,當我們蒼首回驀,看經歷的短暫一生,你活在人間真實的意義是什么?你究竟為別人帶來了什么有意義有價值的好處?為自己真實的生命付出過什么?現有的人生態度價值觀,真的就是宇宙,人世間唯一,永恒不變的真理嗎?
修行者的心性是無我慈悲的,有度己度他的愿望,靠什么得度?什么是得度?解脫生死輪回的苦海,獲得涅槃真如的彼岸,是為得度,靠的是真理無漏圓滿的智慧法理,不同修行次第的境界標準,靠的是虔誠的信仰和無堅不摧的勇猛精純,生命確定了存在的方向,生活本身才會有合理安排,有明確目的才會有取舍,才會集中所有的現實條件,思維精力往一個方向去努力,這才是合格的修行者;生死唯有信仰,用生命所有供奉真理的無上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