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文殊:此菩薩威神誓愿,不可思議,乃至聞名贊嘆供像,功德亦不可思議。是略贊地藏功德,印可文殊所謂"地藏能成不思議事"也。而后乃為文殊說地藏菩薩因地之行、因地之愿。
佛告文殊,地藏菩薩因地,于師子奮迅俱足萬行如來前,發誓愿曰:"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又于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曰:"愿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是即地藏菩薩本愿。今大乘人,每謂"眾生有一不成佛我誓不成佛",蓋地藏之本愿,實亦大乘之通愿也。
佛告文殊:地藏因見佛相好而發愿;又師子奮迅俱足萬行如來,告長者子:"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
愿大福亦大,三十二相即大悲之果報。彼二乘人無愿,故二乘人灰身。今大乘人偏著于空者,亦每輕修福報,遂亦輕忽本經而不識地藏之行,試分辨之。
凡夫:貪著其身
二乘:知身虛幻厭棄其身
菩薩:修無量佛法功德莊嚴其身
凡夫雖或修福,而望報人天。以經多斥言人天為有漏之果故,于是大乘著空者,又轉而輕修福報,幾同二乘之厭棄,而不知菩薩莊嚴其身者莊嚴身也。夫善學大乘者之于其身,固不當如夫之貪著與二乘之厭棄,尤不可一言福報即斥人天,當如地藏菩薩發大愿而獲大果。關于地藏因見佛相好而發愿,俱足萬行如來亦謂欲證此身當須久遠修福,是知地藏菩薩因地之行,為在莊嚴法身圓顯千福。故于今日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劫,尚為菩薩。
佛告文殊:地藏因地,又為婆羅門女。其母信邪,罪重墮苦。婆羅門女見覺佛定自在王如來形象,瞻禮哀慕,遂感威神,罪母生天。是亦地藏因地之行,度生之實。勸親生信。
(一)勸母生信。信為道本,信邪者即一闡提。未有發愿度生而先忘報本者。世人發愿如地藏,即錄廣設方便,勸親生信。
(二)賣宅興供。父母前生,未必修因,其或命終,神識何依?惟孝順之子,大愿之士,當學地藏,為母賣宅,供佛興福。
(三)見像哀慕。無母何怙?惟佛大慈,為眾生怙。佛果何在?尺木之雕,團泥之塑,即皆佛在。何經故?法身圓滿,無不在故。是以婆羅門女見佛戀母,亦所以教末眾生瞻像如在。
(四)神游業海。佛無不在,惟誠可感。孝女哀號,感空告語。其所以告語自空者,空無迷妄,義尤玄微。而惡因所召,地獄實有。孝女假威神以親游,罪人為業力所纏縛,于此可以明因果之不虛,可以明地藏之觀境。
(五)發弘誓愿。端坐念佛,可得加被。七七日中,可度新亡。婆羅門女,既度亡母,復念眾罪,遂發弘愿。觀于"眾罪俱同生訖",當益信經懺度亡之真實;觀于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威神,當益信世尊贊嘆地藏聞名供像之功德。
以上地藏因地之愿,在度盡眾生;因地之行,為存亡造福。眾生無盡,地藏之愿亦無盡。造福無邊,地藏因地之行,亦不可量不可說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