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實,正視現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的一件事,而且是必須做好的一件事,因為這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石,這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前提。但是一個人只是跟著現實走,或者說只是按照現實的腳步前行,這樣的一個人是一個膩味的人,是一個平淡的人,是一個缺乏創造力的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美好,甚至偉大的理想,每個人都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段傳奇或者歷史。 但是很多時候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困惑——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不是一點兒大,而是非常大,大到會讓人失去了一種前行的勇氣,大到會讓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徹底向現實投降。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出現巨大差距的時候,我們該做如何的調整呢?是壓抑自己的理想,屈從于現實,甚至徹底放棄理想而遵循現實的法則,還是盡可能以自己的能力來調整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盡可能讓兩者自己的距離靠近一點,再近一點。
兩種選擇的后果自然不一樣:前者屈從了自然輕松一點,痛苦少一點,但是時間久了,一個人并不可能真正輕松,并不可能真正沒有痛苦,除非這個人是一個麻木的人,是一個渾渾噩噩的人,這個人自然而然會變成一個極為現實的人,生活也會變得平淡無奇,甚至有些乏味;后者盡管暫時過得很不舒服,很痛苦,一直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奔來波去,一直在自己的能力與現實的要求之間不斷地調整與協調,最終由于這個人的堅持與執著,上蒼被他感動,他所堅持的理想雖然沒有辦法完全實現,但是至少大部分實現,這個人為了理想而奮斗,而吃苦的這個過程就變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自己的回首往事的時候,就會覺得苦盡甘來。
有理想的人面對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他的內心總是比較充實,他的心態總是比較樂觀,他面對現實中的困難與挫折的時候,總是能夠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是能夠從那些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里找到合適的方法,從而一步步走近理想的殿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