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現實,暫時還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夠改變的現實:我們的高中生有相當一批人根本就沒有靜心閱讀過一些優(yōu)秀作品,甚至連讀過的優(yōu)秀作品也是為了考試匆匆瀏覽,根本沒有深度的閱讀,所以這些高三學生真正到了高三,到了參加全國卷的考試,做全國卷的閱讀試題的時候,他們的閱讀不足導致閱讀能力不強的這個短板就顯示出來了。這是一個十分令人擔憂的情況。因為這是具有普遍性的。
估計還不是這一屆高三學生是這樣,相當多屆的學生都是如此,哪怕是現在,如果我們從小學的語文教育考試來考量,就不難發(fā)現: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盡管小學語文老師會強調閱讀積累的重要性,但是他們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課堂閱讀教學,而這種閱讀教學并非學生真正的閱讀,而是老師講解課文的教學,或者說按照老師解讀課文的方式來理解課文,這種閱讀教學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再加上現在的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所以小學的語文教學并沒有真正用心去培養(yǎng)學生靜心閱讀的習慣,更談不上讓學生喜歡上閱讀。而到了初中,我們的語文教學盡管有一些語文老師會用心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習慣,但是在當下的考試體制下,相當一部分學生為了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課余時間基本上是用于補習,能夠真正在這個階段對閱讀產生興趣,并且能夠靜心閱讀,熱愛閱讀的學生并不多。所以當這樣的學生上了高中之后,他們的先天不足,特別是在閱讀方面的不足就變得十分突出。
這是當下中國的教育現狀:我們的語文教學是忽視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語文教學,沒有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與閱讀習慣的語文教學,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是應付中考與高考的語文教學,或者說只是為了中考與高考的語文教學。所以我們可以發(fā)現我們的學生的語文能力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就大可不必奇怪。
沒有靜心的閱讀,哪來能力的提高?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能夠從小學一年級考試就能夠讓每個孩子去閱讀那些經典的作品,那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且能夠一點點讓他們喜歡上,甚至熱愛閱讀這些作品,平時只要有閑暇一定會抽空閱讀,甚至到了愛不釋手的程度。這些熱愛閱讀,并且能夠靜心閱讀的孩子,有幾個人的語文能力會不好?我不敢相信。其實我們的語文老師都知道靜心閱讀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也知道閱讀對學生成長,對學生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但是現實中能夠真正付諸實施,并讓學生最終喜歡上閱讀,讓閱讀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朋友的語文老師又有幾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