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很重要,在中國沒有面子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一旦在朋友圈了丟了面子,這個人接下去的日子一定很不好過,所以在中國就有這樣一句話“打腫臉充胖子”,說的就是很多人為了面子不得不這樣做,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能夠過得去,讓別人看得起自己。面子,在很多情況下的確很重要,但是由于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顧里子,甚至失去了里子,使得自己的生活包括失去了自我,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面子是什么?可能就是我們的穿著,也可能就是我們的房子、車子、票子,也有可能是我們交的朋友,甚至還可能是自己的孩子-------里子是什么?可能就是我們自己身心狀況,也有可能就是我們自己生活感受,也有可能就是自己實實在在的每一天,一切跟自己緊密相關的一切。面子多是給人看的,里子基本上是屬于自己。不少人在很多情況下是為了面子而傷了里子,或者根本就顧不了里子。這種情況是跟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有關的。這個重人情,重人倫的社會有時就會把那些本來并不一定最重要的表面上的東西放在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不是說面子沒有必要,而是有些所謂的面子并非極為重要,只是一個表象而已,而有些人卻為了維持這個表象而不惜犧牲自己的里子,包括自己的身體健康,自己的時間。比如在應酬的時候,不少人為了所謂的面子跟別人拼酒,陪人喝酒,似乎不喝酒就不夠意思,不夠朋友,就不給人家面子。喝酒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交流情感與思想的一種方式而已,如果逾越了這個標尺而變成了一種綁架,不喝酒就不夠朋友,就不夠意思,甚至還有因為喝酒喝出人命來的事情來,這樣做值得嗎?
凡事都得有一個度,在面子與里子之間一定要有一個權衡與平衡,不能為了面子而傷里子,而不能只有里子而不給他人一些必要的面子。畢竟是人情社會,畢竟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交往交流溝通,一些必要的儀式感與程序是不能忽略的。在給別人必要的尊重——面子的時候,也讓自己擁有必要的尊嚴——面子,這是不可或缺的,當然維護自身的里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畢竟一個人不可能活著只為了的所謂的面子,還得實實在在地生活、踏踏實實地工作,那些內在的核心的東西是不能少的,是不能丟的。有人為了證明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從孩子一出生就可以拼起跑線,讓孩子接受所謂最優秀的教育,讓孩子學各種各樣的技能與本事,好像這樣做就能夠使自己的孩子真的變得很優秀。殊不知,這樣的家長他們這樣做了,自己的確有了面子,而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的發展事與愿違,反而使孩子失去最核心的學習欲望與動力。這不是撿了面子,丟了里子的最好典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