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給我們人類帶來了無窮的魅力,沒有網絡,可能我們真的已經無法生存,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網絡有底線,才健康。一個時期以來,網絡的不文明以及違法行為卻也不絕于耳,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對于網絡妄加指責。
網絡社會雖然是虛擬空間,但它終歸是由人在使用,并且服務于人,理應遵循文明法治的基本邏輯。開放性并不意味著可以恣意妄為,自由表達并不等于四處罵街,信息共享更不是隨意泄露別人隱私、到處散播謠言。沒有基本的理性判斷、社會秩序和法治約束,這樣的網絡只會陷入混亂、走上歧途,不可能健康發展,更不是網民心中那片充滿生機活力的新天地。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讓互聯網更好發展,應該劃出道德和法律的雙黃線,這是網絡贏得未來的發展底線。
網絡管理要“自我規制” ;網絡信息需要“安全流動”; 網絡發展不應“沙地上蓋樓”;網絡世界要依法治網,扶正祛邪。
迅速崛起的互聯網已經融入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家庭把網絡視為 “水電以外不可缺少的設施”。我國涉及互聯網的法律法規也制定了不少,但由于相關規定和條款比較分散,針對性和操作性不強,網絡違法犯罪的成本很低。當前迫切需要高等級立法,監管、糾正網絡不法行為,維護網絡安全,規范網絡秩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