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臺書院在海口市瓊山區府城中山北路,相傳是后人為紀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學士丘濬而建,由于丘濬號瓊臺,人稱瓊臺先生,故書院由此得名。
瓊臺書院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清朝雍正年間,在瓊臺書院曾發生過后人廣為傳播的《搜書院》的故事,當時任掌教的進士謝寶,不畏強權,機智地放走遭受誣害的婢女和書生,嚴詞拒絕鎮臺亂搜書院。粵劇、瓊劇曾以此作為題材編成劇本演出,還拍成電影在海內外放映,使書院更加聞名遐邇。
瓊臺書院從創建之初就是海南人讀書登科之地,曾培養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清代瓊籍之進士,舉人多數入第前曾在此攻讀。民國后,書院辦過中學、師范,為當時的革命培養了許多骨干分子,解放后辦師范,又為海南的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
瓊臺書院博物館展示了瓊臺書院三百年發展史及海南教育史,史料翔實、內容豐富。
五公祠坐摩的6元到瓊臺書院,瓊臺書院門票4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