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半紀(jì)常居桂子山,三秋享有桂花環(huán)。
蟾宮月桂似在山頂上,“折桂”英才奮力攀。
桂花樹常綠,總把綠蔭清氣撒人間,
桂花小而密集色不艷,金、銀、丹桂盡可觀。
桂花香溢飄千里,沁人心脾勝仙丹。
勸君多聞桂花香,多食桂花蜜,多飲桂花酒,
再乘桂花香氣飛上天。
飛到蟾宮,何須再“折桂”,
只對嫦娥吳剛說:我是桂花仙。
吳剛端出一壇桂花酒,嫦娥舞翩躚。
恰逢中秋夜,請君一醉月宮眠。
注:
1、桂花,木犀科。又名木犀(樨)、巖桂、九里香、金粟。原產(chǎn)我國西南和中部。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冠圓頭形、半圓形、橢圓形。葉對生,花序簇生于葉腋,芳香,有黃色、白色、橘紅色,分別稱作金桂、銀桂、丹桂。花期9—10月,果期次年3—4月。另有四季桂,每年開花數(shù)次,淡黃色,量少而香淡。我國桂花栽培歷史悠久,歷代詩人多有吟詠。屈原《九歌》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漿”的名句。楊萬里有《詠桂》詩云:“不是人間種,移自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桂林市奉桂花為市花。桂花味辛,可入藥,有散寒破結(jié)、化痰生津的功效。可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用于食品、化妝品。果可榨油,食用。桂花香味持久,可制糕點、糖果,并可釀酒。
2、我校華中師范大學(xué),坐落于武昌桂子山,滿山遍植桂花樹。余在此居住先后已逾半紀(jì)矣。
3、蟾宮,指月亮。科舉時代以“蟾宮折桂”比喻考取進士,后以此比喻重要考試高中(“中” 讀去聲)。
以下圖片攝自華中師范大學(xué)校園桂子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