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經營,對于菜品的定價可謂是一門技術活。菜價定高了,市場難接受,賣不出去,賺不到錢;菜價定低了,毛利率難保證,可能依舊賺不到錢。
那么如何為菜品定價才能既保證毛利率,又能讓顧客所接受呢?今天小餐就為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巧妙、實用的科學定價法。
很簡單,就是根據餐廳要求的毛利率來進行定價。
這個毛利率來自經營者的目標和經營中統計的平均水平。一般餐飲店的毛利率在40%—60%之間。然后菜品定價就可以根據這個公式算出來。
菜品價格=成本÷(1 - 毛利率)
這里的成本包括:可變成本(食材、調料、水費、電費、燃料費)和固定成本(工資+商店房租+生活費+員工住宿費)
例如:一份菜成本是12元,取定毛利率為40% ,則菜品價格=12元÷(1-40%)=20元,其中毛利是20-12=8元,或20×40%=8元。
這種定價法需要你了解同地區、同檔次、同類型的餐廳菜品價格和成本。
菜品價格=成本×定價系數
定價系數=菜品價格÷成本
比如:某菜品售價38元,經計算它的成本為15元,那么定價系數是2.5。
有了定價系數,其它的同類菜品均可以相應定出。
就是在系數定價法基礎上加上附加定價常數,這個常數是根據菜品的銷售份數來獲得的。
菜品價格=原材料成本×定價系數+附加定價常數
附加定價常數是生產和銷售每份菜品所發生的固定費用(如能源、工資、租金)。
附加定價常數=(能源+工資+租金)÷當期銷售份數
例如:某店一個月銷售菜品份數為30000份,當月的能源費50000元、工資25000元,租金75000元。那么附加定價常數是(50000+75000+25000)÷30000=5元
(1)非整數定價
對于一家餐廳來說,菜品價格要為客人所接受,“價廉”是取勝的法寶。而非整數定價正是抓住了顧客的這種求廉心理。
比如說: 定價為50元不如48元,100元會不如98元。因為在顧客心目中,錢付出了還能找零,心情會更愉快,也會給人“很實惠”的感覺。
(2)奇數價格
在定價時采取奇數定價也會比偶數定價好,因為心理學的測試結果證明,顧客會感覺單數比雙數少。比如47元,會給顧客45、46元的感覺,而如果加1元為48,就好象貴出好多,就好象50比49貴好多一樣。
用“虧本價”定價法對菜品定價,不是說讓你把價格定得很低,而是挑選一些菜品作為特價菜,吸引顧客上門。
這種特價菜的價位,一定要足夠低,讓消費者一看就有購買的沖動。
舉個栗子,比如說一份燒茄子如果特價菜賣10塊,那就沒什么吸引力。許多快餐店都可以賣到比這個還低的價格。這樣做相當于既降低了自己的利潤,也沒有把客人拉進門,就得不償失了。
但是如果把燒茄子賣到3塊錢就不一樣了,肯定有很多人會被這道菜吸引進門,只要客人再點一道其他的菜,餐廳就有利可圖。
這種方式關鍵在于拉客進門,開餐廳人氣最重要。但每天不宜多推,只推一款就夠了,每天一款,保持新鮮感。其實特價菜不見得會虧多少,比如時蔬類,如果一次購買量大,采購價格還能便宜,成本會因此大大降低。
特價菜畢竟是不賺錢的,怎樣從其他菜品上把錢賺回來呢?這就要說到特色菜了。
首先餐廳一定要有特色菜。小餐曾去過一家餐廳,面積不大,但一到飯點,總是座無虛席,這家餐廳的亮點就在于特色菜。他家有一道秘制辣子酥魚,辣醬是它們家自己調制的,成本不高,但味道特別好,又沒有任何添加劑。
這道菜定的價格是45塊,但是實際上成本也就是十多塊,毛利率足足有60%。
其次,特色菜的占比要適當。高定價的特色菜不能沒有,但也不能全都是特色菜。如果全都是特色,那就意味著沒有特色。高利潤產品占比維持在20%比較合適,中等利潤的菜品比例可以相對大一些,占整體比例的70%比較合適,低利潤菜只是為了吸引顧客,只用占到整體的10%就可以了。
另外,在菜譜排列中,要將高低價格分散開,不要將58元的列一起,38元的列一起,如果顧客無法接受58元的價格,則排在一塊的無論什么菜都不會認真去看。應將特色菜列在菜單的中間,這樣點擊率會高一些。
小餐說:菜品定價也是一門學問呀,不僅要懂數學,還要懂心理學。只有充分掌握了顧客的消費心理,做到恰到好處的定價才能為餐廳贏得人氣和提升營業額。
關于菜品定價,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呢?歡迎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