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持續火爆的國民單品
酸菜魚是一道源自重慶的經典菜品。它以活魚為主料,配以老壇酸菜等食材煮制而成,肉質細嫩爽滑,湯汁酸辣開胃過癮。
它雖然流行于上世紀90年代,但歷經20多年仍暢銷不衰,而且從南走到北、從東走到西,處處可見它的身影,應該說它是一道真正的老少通吃、南北皆宜的爆款“國民菜”。
從2017年開始,酸菜魚煥發了新生。以酸菜魚為主打的餐廳火遍大江南北,由其延伸而來的酸菜魚火鍋、檸檬魚火鍋走出了一條創業大道,小份的酸菜魚配米飯也順利進軍快餐業。
作為一個單品項目,酸菜魚有五大特點:投資不高、用工不多、營業面積可大可小、技術要求不高、易于復制,尤其適合廚師來創業。所以,本期我們把目光鎖定酸菜魚,通過多名廚師分享的方式,從技術的角度深入了解一下如何做好一款超棒的“國民爆款菜”。
魚的選擇
制作酸菜魚,選料是很寬泛的,既可以選擇淡水魚也可以選擇海水魚,可以說只要是魚,都可以制作酸菜魚。
目前,廚房中常用來制作酸菜魚的魚片有五種,分別是草魚片、花鰱魚片、黑魚片、龍利魚片和巴沙魚片。五種魚肉的質地不同,出菜效果和上漿方法也略有差異。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五種魚肉都分別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小結:
制作酸菜魚,首選的原料是黑魚,因為它不僅刺少,肉質白,而且肉吃起來是嫩滑并帶有一定脆爽感的。
如果是社區餐館或者快餐店,比較建議大家選擇性價比更高的龍利魚或者巴沙魚。
魚肉加工
酸菜魚品質的優劣,跟魚片的質感有很大的關系。一款成功的酸菜魚,魚肉要潔白,質地細嫩爽滑還要帶有一定的彈性,用筷子夾取時能保持不散碎,所以魚肉的上漿處理和熟處理非常關鍵。那么在這兩個環節,各位廚師們都有哪些獨門秘技呢?且看下文分解。
混合粉漿魚片
分享人:張永生
漿魚片我使用的是混合粉,它是將風車生粉、綠豆淀粉、紅薯淀粉按照1:1: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漿好的魚片口感很筋道,而且不容易碎。具體的漿制方法是:取魚片(黑魚片、草魚片、龍利魚片均可)500克洗凈,吸干水分,先放入鹽3克,味精、白糖各5克,雞汁10克,白胡椒粉2克抓拌均勻,再放入啤酒20克抓勻,放入生雞蛋的蛋清1個抓勻,最后放入混和粉20克拌勻,淋上少許色拉油,放入冰箱冷藏存放。
魚片宜滑油不宜焯水
分享:孫明興
我漿魚片的方法跟其他廚師的做法幾乎是相同的。不同點在于我比較建議大家采用滑油的方法處理魚片,而非焯水,因為焯水后的魚肉光澤度差,而且口感有些柴。滑油時,三成油溫下鍋,待魚片八成熟時出鍋即可。
先調糊再上漿
分享:楊小鵬
現在,很多酒店都會用冰凍的龍利魚代替淡水活魚來制作魚片菜,比如沸騰魚、酸菜魚、青椒魚等。與常用的淡水活魚相比,龍利魚不僅成本更低,而且肉質中夾雜的魚刺也非常少,所以受到很多廚師的青睞。但是,市場上銷售的龍利魚多是冰鮮的,如果采用常規的方法上漿、焯水,魚肉不僅口感不夠滑嫩、質地不夠飽滿,連賣相也會差很多。所以,我們改良了它的加工方法。
具體加工方法如下:1.取雞蛋清500克、風車生粉(要選用穩定性好一些的生粉)250克、鹽50克、小蘇打5克(小蘇打的作用是增加魚肉的飽滿度)調成稀糊。2.取冰鮮龍利魚5千克自然解凍,切成薄片,用流動水沖漂20分鐘。撈出魚片,用干毛巾充分吸水,倒入不銹鋼盆內,放入調好的糊,朝一個方向輕輕攪拌(不可使勁摔打,否則魚肉容易碎掉),待糊均勻地掛在魚肉上時,將其裝入保鮮盒內,淋上少許色拉油,放入冷藏冰箱內存放3小時以上。3.客人點菜時,將炒鍋炙好,倒入足量色拉油燒至80℃,將鍋端離火口,下入魚片,用余溫將魚片浸熟,撈出即可。
特別要說明的是:龍利魚跟我們以前常用的淡水活魚不同,它的肉質的彈性和黏性都比較差。如果用來焯水,肉質吃起來是水渣渣的,而且表面的漿容易“模糊”,質地不夠光滑,故我們都采用80℃的油溫來將其“泡”熟。
鹽搓魚片更彈牙
分享:劉志剛
漿魚片時,我們都是先取魚片1500克加入細鹽500克雙手搓揉1分鐘,將魚片和沒有融化的鹽分離,用流動水沖漂10-15分鐘,撈出魚片吸干水分,再加入蛋清和生粉拌勻即可。用鹽搓的方法處理魚片,可以讓它更有彈性。
加點堿粉更透明
分享:邱云
我選擇的魚片是黑魚片,而且我認為:重量在600-750克/條的黑魚是最佳的選擇。因為如果黑魚個頭太小,那么出成率就太低;如果魚太大,魚身就會很寬,一來魚肉的纖維比較粗,二來片好的魚片太大,加熱后不容易打卷。我漿制魚片的亮點在于使用了食用堿,它可以讓魚片更有透明感。
步驟1 拌料、沖水。取片好的黑魚片500克不漂水,直接加入鹽5克-8克、食用堿5克抓拌均勻,然后靜置1小時,再用流動水沖水30分鐘,撈出后用干毛巾吸干水分即可。
如果是夏天上漿,那么我們可以在魚肉靜置1小時后鋪滿碎冰塊,存放30分鐘。
步驟2 漿制加堿面。取沖水后的魚片再加入鹽8克、食用堿2克,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放入白糖、味精各5克,高度白酒2-3滴,繼續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然后倒入攪打好的雞蛋清20克,抓拌均勻,放入風車生粉70克拌勻,封入少許色拉油,放入冰箱內冷藏2小時即可使用。
不加蛋清加混合粉
分享:岳益冬
常規方法漿制黑魚片,都是加入鹽、蔥姜水、蛋清和生粉,而我們只加入了三種調料,分別是鹽、白糖和混合粉。混合粉是玉米淀粉和生粉按照5: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玉米淀粉比較細膩,可以讓漿好的魚片質地更嫩。為何不加蛋清呢?我覺得蛋清本身就帶有一點異味,當魚肉開始變涼后,魚肉的腥味就會顯得更加突出。
面粉白醋來抓魚片
分享:曹智欽
在烹調一些用魚片制作的菜肴前,魚片一定要長時間漂水,這樣魚肉才能色澤潔白。為了縮短加工時間,我們采用了新的處理方法:取魚片500克加入白醋50克、面粉70克抓拌均勻,沖洗去掉面粉,然后按照正常比例添加鹽、蛋清、生粉漿制即可。
淘米水泡魚肉
分享:錢建祥
我們制作魚片菜首選的也是黑魚片,魚片片好后一般都要漂水,但是除了漂水外,我們還增加了一個環節,那就是用淘米水浸泡。用淘米水浸泡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讓魚片更加雪白,二是增加魚片的光澤度,三是祛除腥味,浸泡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
步驟1 淘米水浸泡。片好的黑魚肉片500克先用流動水沖漂20分鐘-30分鐘,撈出吸干水分,用淘米水(沒過表面)浸泡30分鐘,撈出吸干水分。
步驟2 冰鎮蔥姜水上漿。魚片先加入鹽20克抓拌均勻,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再加入冰鎮的蔥姜水50克攪打,放入紅薯粉70克抓拌均勻,最后加入雞蛋清30克拌勻,淋入少許色拉油封面,入冰箱冷藏(最多可以存放24小時)。
冰塊漿魚片爽口不易碎
分享:李華勇
在給魚片上漿時,除了要加入蛋清、生粉外,碎冰是不可少的。它主要起到增加魚片彈性的作用。具體做法:2500克魚片洗凈,用流動水沖漂2小時,用干毛巾將魚片的水分吸干,加入40克鹽,朝一個方向攪打至起粘性,然后加入5個雞蛋的蛋白,繼續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取一碗碎冰(900克-1千克),分兩次慢慢加入魚肉中,邊放邊攪打,直至碎冰融化,水分滲透到魚肉中,最后加入60克生粉拌勻,放入保鮮盒內,淋少許色拉油封面,入冰箱冷藏2個小時。
魚片鹽漬冷藏3小時
分享:張勇
漿草魚或者黑魚片時,我們都是將魚片5千克略微沖漂,直接放入料盆內,加入鹽400克拌勻,入保鮮冰箱腌制2-3小時。取出魚肉,控凈水分,朝一個方向攪打5分鐘,再用清水沖漂兩遍,撈出魚片用干毛巾吸干水,加入濕淀粉抓拌均勻即可。用這種方法漿制的魚片光澤度特別好,而且顏色也很潔白。
魚片上漿加啤酒
分享:宋清永
我們在處理魚片時有兩個步驟,一是加鹽水浸泡并攪打,二是用啤酒給魚片上漿。以前制作酸菜魚,都是直接用清水長時間沖漂魚片,現在我們用鹽水浸泡和攪打魚片,為的是讓魚片肉質更加潔白,也更加有彈性。漿魚片時,大家選擇的就是清水或者蔥姜水,而我們選擇了啤酒。啤酒不僅可以遮蓋魚片的腥味,還可以讓魚肉質地更加細嫩。
魚肉的加工方法如下:取草魚1條(重約1.5千克)宰殺制凈,將魚肉片下,切成厚0.2厘米的片,倒入盆內,用流動水沖漂15分鐘,將水倒掉,再重新注入清水沒過魚片,加入鹽10克,朝一個方向攪打約3分鐘,撈出魚片,沖洗干凈。魚片用干毛巾吸干水分,加入啤酒250克、鹽5克,朝一個方向攪打至魚肉將啤酒全部吸收,再加入味精5克、白胡椒粉2-3克,攪打均勻,放入風車生粉20克抓拌均勻,再加入生雞蛋1個抓拌均勻。
溫鹽水洗泡魚片
分享人:包繼偉
我是用黑魚或烏江魚來制作酸菜魚。魚片切好后,不要急著上漿,先要將魚片放入一個盆內,倒入兩倍的溫熱淡鹽水,清洗或者浸泡魚片。這樣處理后的魚片腥味弱,而且顏色潔白。
漿魚片拍蓮子粉
分享:李偉
漂去魚片的血水,吸干水分后,取魚片6千克加雞汁125克、姜汁50毫升(瓶裝)、味精90克、鹽60克、玫瑰露酒160克碼好味,表面拍勻蓮子粉1.2千克(超市有售),然后入沸水鍋中汆透,撈出過涼,下入五成熱的油鍋內滑油,撈出后炒制。炒制時直接淋油,不需要打芡。炒制的魚片色澤潔白,而且亮度高,還特別滑嫩。
小蘇打水漿魚肉
分享人:王程
前文中提到了,我們采購的龍利魚都是冰凍的半成品,它的吸水性、彈性都要比其他鮮活的魚差很多。漿制時有三個重點:一是為了讓它有更加細嫩的口感,同時增加一點彈性,上漿時我加入的是小蘇打水和紅薯淀粉。二是龍利魚本身腥味非常弱,本身又沒有血水,所以完全不需要沖水。三是龍利魚的肉質是非常嫩的,所以不能用沸水焯制,故我采用低溫水泡的方法將魚片浸熟。
具體操作如下:1.取小蘇打3克加入清水500克調拌均勻。2.取冰鮮龍利魚5千克自然解凍,切成薄片,不漂水直接倒入不銹鋼盆內,加入小蘇打水500克(分三次加入),輕輕的抓揉。這里需要注意一點:因為龍利魚本身沒有彈性,所以不可以采用使勁攪打的方法來讓它吸水,否則很容易將魚肉打碎。當小蘇打水全部被魚肉吸收后,加入蛋清4個(提前攪打好),繼續抓揉至均勻,再加入紅薯淀粉100克,抓拌均勻,淋入淡鹽水(50克清水加入鹽3克)而非鹽,繼續抓揉均勻,封上適量色拉油,放入冰箱內冷藏1小時。3.客人點菜時,將炒鍋炙好,倒入足量清水加熱至70℃-80℃,放入魚片,小火慢慢養熟。在這個加熱過程中,水始終都保持不沸騰。
上漿不用蛋清用混合粉
分享:王加強
魚片上漿的方法我跟其他廚師幾乎是相同的,不同點在于我沒有使用雞蛋清,而是直接用的混合粉。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上漿方式:取魚片沖水,吸干水分后先加入鹽和少許啤酒,雙手抄拌,待魚肉摸起來有黏性時,直接加入混合粉拌勻,然后滴上幾滴花椒油,略微存放即可使用。混合粉是用玉米淀粉、紅薯淀粉和風車生粉混合而成的,三者的比例是玉米淀粉:紅薯淀粉:風車生粉為2:2:1。
加工魚片小結:
根據試做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三個加工魚片更好的方案,那就是:1.魚片切好后,最好加鹽和堿搓揉后再沖水,或者先加鹽和少量的啤酒搓揉,然后上漿;2.魚片最好用混合粉來上漿,而非單獨一種淀粉;3.上漿后的魚片一定要采用低油溫滑油的方法來處理,而非焯水。
調味環節
酸菜魚味道好不好,酸菜的選擇非常關鍵。很多酸菜魚專營店店面多,可以請人加工上好的酸菜。但是對于一些小館子,只能選擇品質一般的袋裝酸菜。下文中,我們要探討的內容是即便選擇的酸菜品質一般,也可以通過技術來做出美味的酸菜魚。
另外,很多店打出的旗號是:可以喝湯的酸菜魚,那么湯應該怎么調,我們也會深入探討。
酸菜小魚五種口味
分享:張飛
我們的酸菜小魚品牌主打產品就是酸菜魚,跟傳統酸菜魚的做法不同,我們一共研發出了五款不同風味的酸菜魚,分別是番茄味、金湯味、麻辣味、青椒味和菌湯味。五種風味的酸菜魚滿足了食客多重喜好。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酸菜小魚的處理方法:
初加工 1.我們選用的是越南的巴沙魚或者龍利魚,取魚肉自然解凍,切成長4厘米、厚0.5厘米的片,略微沖水,用干毛巾吸干水分。取凈魚肉400克先加入鹽5-8克抓勻,待魚肉摸起來有黏性時,再加入味精3克抓勻,再加入蛋清一個抓勻,最后加入紅薯淀粉10克抓勻。2.取袋裝老壇酸菜200克用清水沖洗兩遍,切成長3厘米的段;鍋內放入色拉油2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姜片各5克,干辣椒節3克炒香,放入酸菜,倒入雞精、白糖各5克炒香。3.取輔料(金針菇、藕片、生菜各50克,其他的蔬菜原料也可以)焯水,撈出放入容器內,再放入炒好的酸菜80克。
起菜 客人點菜后取鍋倒入清水3千克燒開,下入魚片,中火煮1分鐘左右,待魚肉成熟,撈出過涼水(主要是增加魚肉的脆度和潔白度),撈出。然后根據客人選擇的風味制作湯料,將湯料澆在容器內,放入魚片,撒香菜和小蔥花即可上桌。
前面說到,我們提供五種不同的風味給大家選擇,下面給大家介紹其中兩種風味的制作方法:
金湯味 鍋內放入混合油(熟豬油25克,熟雞油5克,色拉油2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姜片各5克爆香,接著放入泡小米椒碎、海南黃燈籠辣椒各15克炒香,倒入水300克,鹽、味精各5克燒開,放入南瓜蓉30克、紫林6度白醋15克-20克、白糖10克調和滋味,燒開后出鍋倒入裝有輔料和酸菜的容器內,放入魚片,撒香菜和小蔥花即可上桌。
番茄味 鍋內放入混合油(熟豬油15克,熟雞油5克,色拉油2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姜末5克爆香,接著放入番茄丁100克、鳳球嘜番茄醬80克炒香,倒入水300克,鹽、味精各5克燒開,放入紫林6度白醋35克調和滋味,燒開后出鍋倒入裝有輔料和酸菜的容器內,放入魚片,撒香菜和小蔥花即可上桌。
菌湯味酸菜小魚
青椒味酸菜小魚
麻辣味酸菜小魚
白醋和野山椒水混合調
分享:王加強
制作酸菜魚,酸菜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選擇腌制了一年半的老壇酸菜調味效果最好。但是,現在市面銷售的酸菜腌制時間都不夠,導致酸味并不是那么完美。為此我在給酸菜魚調味時,將白醋和瓶裝野山椒水按照1:3的比例混合。瓶裝野山椒水的加入可以讓菜肴的酸味更加自然。
自制料做新派酸菜魚
分享:小廚娘張國波
制作酸菜魚我用到了兩種自制的調料,一種是自制的剁椒醬,一種是自制的酸湯。給大家分享一下:
自制剁椒醬 取紅椒5千克,蒜子500克,味精140克,鮮露60克,辣鮮露40克,鹽、蠔油各200克,白醋50克,野山椒1桶(帶水)1.5千克混合后腌漬2天即可。
自制酸湯 鍋內放入雞油50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蒜泥、姜、圓蔥各100克,黃椒醬、野山椒、咸蛋黃蓉各200克,胡蘿卜250克,蔥500克,青椒50克,西紅柿1.5千克,小火煸炒5分鐘,倒入高湯11.5千克,小火熬至濃稠,用雞汁100克,雞精、味精、白糖各50克調味,過濾即可。
制作 1.草魚肉片300克沖水10分鐘,吸干水分后加雞蛋1個、生粉5克、鹽2克上漿,腌漬10分鐘。2.黃瓜片200克焯水,放入青花斗碗內;再把魚骨和泡青菜200克分別焯水。3.鍋炙好后,放入A料(色拉油、泡椒油、泡椒醬各30克,自制剁椒醬60克),小火炒香,下入泡青菜和蔬菜料(小米椒、青花椒各25克,香芹粒30克,青紅椒圈各50克,蒜片20克,圓泡椒5個),中火炒香,加入B料(自制酸湯650克,胡椒粉1克,白醋20克,花椒油3克,雞精20克),大火熬1分鐘,放入魚骨再熬1分鐘,撈出原料,裝入碗里(湯汁繼續留在鍋內)。4.鍋離火,將魚片放入湯中,放入圓泡椒,小火煮至八成熟,將鍋內原料全部倒入碗內。5.鍋內放入雞油20克,熟豬油1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青花椒和鮮辣椒圈,爆香后出鍋淋在魚片上即可。
新派酸菜魚
自制酸菜醬口味棒
分享:邵曉雷
制作酸菜紙包魚,我們使用了一款酸菜醬。它口味酸辣,食客好評度很高。烹調一份菜,魚的重量是1千克-1.2千克時,需要添加酸菜醬250克。
酸菜醬的做法:鍋內放入菜子油25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蒜泥200克煸香,接著下入老壇酸菜碎2.5千克、泡小米椒碎500克、海泡椒碎200克,小火熬至濃香即可。
金賢能試做結果 按照邵師傅提供的做法我進行了試做,由于加入了蒜泥、泡小米椒碎和泡海椒碎,所以做好的酸菜醬復合味非常濃郁。如果是江浙一帶的廚師試做,泡海椒碎的用量可以適當縮減,否則辣味會比較突出。
酸菜紙包魚
1.鍋內放入菜子油
2.燒熱后放入泡小米椒碎和泡海椒碎
3.下入蒜米煸炒
4.放入酸菜煸炒
加番茄炒料很香
分享:劉志剛
我們制作酸菜魚的湯料做法很特別:鍋內放入大豆油150克、熟豬油30克燒熱,下入蔥末、姜末、蒜末各5克爆香,下入酸菜段300克、黃燈籠辣椒醬10克、切片的毛粉紅番茄150克,中火將番茄炒爛,倒入燒沸的魚湯1500克,大火持續加熱5分鐘即可。由于加入了新鮮番茄,所以做好的湯料酸味更清爽。
羊骨雞架吊湯料
分享:孫明興
烹調酸菜魚,很多同行都是用油煎香魚骨,然后倒入水大火熬湯。我們為了做出更美味的菜肴,專門吊制了一款湯料。
吊湯我選用的是羊骨和雞架子骨,羊骨5千克配雞架子骨15千克,焯水后加入清水40千克大火熬制而成的。酸菜也是需要二次加工的。我加工酸菜的方式很簡單:鍋內放入熟豬油50克,小火熬化后放入酸菜200克、泡姜20克、野山椒10克翻炒均勻即可。
混合油炒 檸檬增酸
分享:邱云
我們店做的酸菜魚銷量也特別好。說到調味的方法,我覺得酸菜的處理還是最關鍵的。對于絕大多數廚師了來說,我們都是不可能自制酸菜的,一般都是采購袋裝的酸菜。但是袋裝的酸菜肯定不如自制的酸菜,我們反復試驗了很久,最終選擇了“蓉上坊”牌的泡酸菜。它與其他酸菜的不同之處在于這種酸菜脆度夠,酸度適中,香味足并且無其他任何異味,加上本身一起泡的紅辣椒,其辣味也正好。
若是大家選擇的是袋裝的酸菜,那么處理方法跟自腌的老壇酸菜的加工方法是不同的。我的方法是這樣的:1.酸菜10袋開袋,改刀去除老的和部分葉子,放在水里沖洗1小時,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祛除酸菜的鹽分。2.起鍋放入色拉油和熟豬油的混合油200克,下入豬五花肉片200克,姜片、蒜片各100克,泡紅燈籠椒40克,檸檬塊(2個黃檸檬洗凈后一切四)炒香,再放入酸菜煸炒,時間控制在6分鐘-7分鐘,出鍋前倒入白醋100克、雞精75克調味即可。這樣處理的好處在于能夠更好地將酸菜及小料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它的酸、辣及檸檬的清香可以更好地融入。制作酸菜魚,花椒的用量并不多,但是它的選擇也很關鍵。我建議大家選用新鮮的青花椒,它的特點在于清香味非常足,麻的味道相對較低,另外色澤上也比較鮮艷。
金賢能試做結果 袋裝酸菜帶有一定的異味,風味肯定不及自腌酸菜好。經過試做,我認為邱師傅提供的配方非常好,加工后的酸菜酸味非常柔和,這跟加入五花肉片和檸檬有一定的關系,所以推薦大家試用。
不加白醋用三種泡菜
分享:岳益冬
酸菜魚的做法在《烹飪藝術家》雜志中已經介紹過很多次了,我們的不同點在于除了加入酸菜、野山椒外,還會加入三種自制的泡菜,它們分別是泡卷心菜、泡白蘿卜、泡胡蘿卜。它們的加入讓酸菜魚的酸味更有層次,成菜口感也更加豐富。
一般來說,制作一份酸菜沙鍋魚需要添加酸菜200克,泡白蘿卜60克,泡卷心菜、泡胡蘿卜各20克。酸菜、泡卷心菜、泡白蘿卜、泡胡蘿卜都是請人按照我們的標準自腌的,由于發酵時間充足,沒有防腐劑,所以它們的酸味更加自然。
酸菜酸蘿卜二次加工
分享:宋清永
酸菜魚不是一款新菜,卻是一款非常有人緣的熱賣菜。我們店的主打菜也是酸菜魚,在調味方面,我們有獨特方法:
跟四川人不同,我們沒有條件來腌制酸菜和酸蘿卜,所以它們都是從市場上采購來的袋裝品。市面銷售的酸菜和酸蘿卜跟四川人自己腌制的口味差很多,咸度也大,酸味也沒有那么純正,如果直接用來做酸菜魚,味道不好。所以,為了更好地體現酸菜和酸蘿卜的味道,我們必須對它們進行二次加工。
酸菜、酸蘿卜的加工方法是:1.市面上購買的袋裝四川酸菜300克用清水浸泡至無鹽味,撈出切成塊,放入干鍋內,下入蔥段、姜片、蒜片各10克,野山椒20克,炒出香辣味,出鍋。2.市面上購買的酸蘿卜200克切成0.2厘米的薄片,用清水沖去鹽分。3.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泡蘿卜內的泡姜片50克、干花椒2克、干辣椒節3克、香葉1克中火煸香,放入泡好的酸蘿卜中火翻炒均勻,下入蠔油、味達美醬油各10克調味,烹入花雕酒20克,倒入骨頭湯沒過酸蘿卜,下入瓶裝泡燈籠椒20克,小火煨制30分鐘,淋入紅油50克,離火只用酸蘿卜。
酸菜魚的烹調方法是:1.魚骨切成大塊,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2.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姜片、蒜片各10克爆香,下入處理好的酸菜、酸蘿卜、魚骨,中火煸炒出酸爽味,倒入白醋100克、骨頭湯2千克,大火燒開,用鹽、雞粉各15克,白胡椒粉5克調味,撈出酸菜、酸蘿卜和魚骨,裝入大碗內,然后將鍋端離火口,放入魚片,浸至魚片九成熟,將魚片撈出放入容器內,將湯汁澆入容器內。3.另起鍋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末50克,煸炒至蒜末變成金黃色,放入鮮花椒、青杭椒圈各20克,干辣椒節5克(用量根據食客嗜辣程度來調整)炒香,出鍋澆在魚片上,淋入藤椒油5克,撒入炒香的白芝麻、香菜各1克即可。
酸蘿卜加工步驟圖
低價骨頭湯煮魚肉
分享:李品喬
我們的酸菜魚跟傳統的酸菜魚在做法上有很大差別:第一,它是可以喝湯的酸菜魚,所以制作菜肴我們使用的是骨頭湯;第二,酸菜和魚在烹調環節沒有交集;第三,它既可作為一道菜單獨食用,也可以作為一款火鍋推薦給食客。
骨頭湯的熬制方法:取6個豬頭的頭骨洗凈,略微漂水后放入冷水鍋內,大火焯透,撈出沖洗干凈,放入節能煮面爐內,注入清水100千克,加溫1-1.5小時,此時湯汁已經非常奶白了。
這里特別要提醒大家兩點:一是我們選擇用豬頭的頭骨來熬湯,原因是它的成本非常低,可以拉低菜肴的制作成本;二是我們用節能煮面爐來吊湯,由于這種設備可以瞬間升溫,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讓湯汁奶白。如果沒有節能煮面機,大家只能用傳統的方法來吊湯了。
菜肴的烹制方法是:1.酸菜300克切成長3厘米的段,擠干水分;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米10克爆香,下入酸菜,中火炒干水分,出鍋放入容器內墊底。2.鍋內放入色拉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姜米、蒜米各15克,泡野山椒25克,泡酸蘿卜片和泡卷心菜各100克)炒出酸爽味,下入魚頭和魚骨,略微翻炒,注入骨頭湯2250克,大火燒開,用上海白醋70克,泡野山椒的汁水100克,白糖5克,雞精、味精各10克調味,煮約3分鐘后將魚頭和魚骨撈出,放在酸菜上,然后下入魚片,大火燙至魚片七成熟,離火,將魚片放在酸菜上,湯汁澆入容器內,撒入蒜米、蔥花、干辣椒節、干花椒各2克,淋入燒至八成熱的色拉油20克,上菜即可。菜肴上桌后,食客可以把它看做一道菜肴,也可以在吃完魚肉后,點牛百葉、各種丸子、菌菇、蔬菜等食材放入湯中涮食。
酸菜魚火鍋
用自煉油自制湯
分享:張聚德
酸菜魚火鍋是我們店的招牌。它的做法并不復雜,跟酸菜魚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在選料和調味方面,我們進行了更深層次的研究,煉制了自制油,熬制了特定的湯料,所以成品酸爽開胃,帶有淡淡的辣味和蒜香味。
自煉油 鍋內放入色拉油1500克、熟豬油1千克、熟雞油500克,熬至動物油脂變為液態后,下入大蒜子300克、京蔥段200克、拍松的生姜塊100克,小火慢慢熬制,待小料變成金黃色,離火過濾。
自制濃湯 取雞架子6個、老母雞1只(凈重1500克以上)、豬大骨4千克分別洗凈,斬成大塊,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撈出放入不銹鋼桶內,注入清水40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制4小時,待湯汁呈現白色,離火過濾即可。
烹調時鍋內放入自煉油150克,燒至五成熱時,先下入小料(馬耳朵蔥30克、蒜片50克、姜片20克)中火炒香,接著下入酸菜260克,中火煸炒至出酸爽味,再放入野山椒蓉20克炒出辣味,倒入自制濃湯1.2千克、魚頭、魚骨和調料(白醋50克,料酒30克,鹽、味精各20克,雞精15克,白胡椒10克,白糖5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煮熟魚頭,將魚頭和魚骨撈出,放入容器內墊底。將上好漿的魚片下入鍋內,中火加熱1分鐘至魚肉成熟,關火,將魚肉和湯汁倒入裝有魚骨的容器內。鍋內放入色拉油100克,燒至三成熱時,下入剁碎的蒜蓉20克、干辣椒節3克(辣度要根據客人的喜好調整,如果客人喜歡吃辣的,可以多放入些干辣椒)、四川漢源干花椒2克,中火炒出香味,出鍋澆在魚片上。
海鮮提鮮 金橘增香
分享:周現豪
我們蜀客酸菜魚在繼承和保留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又做了大膽的革新和創意。創新點主要有四個:一是增加了海蝦和活鮑魚,增加了菜肴的鮮味;二是增加小金橘,突出清香味的同時還能遮蓋腥味;三是將二荊條干辣椒和辣椒王搭配使用,更加凸顯菜肴的辣香味;四是改變單一的成菜方式,變成火鍋上菜,讓人眼前一亮。
下面,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店霸王酸菜魚的制作方法:
步驟1 熬制濃湯。取魚骨7千克、豬棒骨3千克分別焯水,放入不銹鋼桶內,注入清水40千克,大火燒開,持續大火加熱至湯濃白,濾出湯料即可。
步驟2 烹制。1.農家自制老壇酸菜500克切成長3厘米的段,擠干水分;川式泡姜、泡蘿卜各150克分別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2.鍋內放入熟豬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姜片、蒜片各15克)爆香,下入酸菜、泡蘿卜、泡姜,中火炒出酸爽味,注入濃湯1千克,用雞精、味精各10克,白糖、白胡椒粉5克調味,煮約3分鐘后出鍋倒入黑沙煲內。3.鍋內放入沸水2千克,下入腌好的魚片,小火加熱在七成熟,撈出魚片,也放在黑沙煲內。4.鍋內放入色拉油2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生蒜蓉100克、花椒50克、干辣椒節(二荊條干辣椒和辣椒王按照6:4的比例混合)150克,中火煸炒出香辣味,出鍋澆在魚片上,再放入青金橘(一切二)4個、煮熟的鮮蝦和鮑魚,撒香菜1克上桌。菜肴上桌后,食客可以把它看做一道菜肴,也可以在吃完魚肉后,點牛百葉、各種丸子、菌菇、蔬菜等食材放入湯中涮食。
特別補充一點:制作這道菜,我們選擇的是廣州本地的草魚,不過為了減緩魚的土腥味,活魚買回來之后,我們都是要先餓養3天-5天才用來做菜。魚肉的加工方法非常簡單:取魚肉750克切成厚0.3厘米的大薄片,先放入帶有輕微鹽分的蔥姜水中淘洗幾遍,撈出吸干水分,加入鹽、味精各10克,白胡椒粉5克抓勻,再分三次加入清水共120克充分攪打至魚肉吸干水分,下入雞蛋清30克抓勻,最后放入生粉30克抓拌均勻。由于加入了足量的清水,所以做好的魚肉質地比較嫩。
霸王酸菜魚
檸檬擠汁味更棒
分享:江偉
這一兩年來,酸菜魚火鍋火遍全國。我們這款檸檬魚的做法是在酸菜魚火鍋的制作基礎上改良而來的。在調味環節,我們在酸菜和酸蘿卜的基礎上,又加入了新鮮的檸檬汁和檸檬片,做好的菜肴清香味特別濃郁。具體做法是:1.鍋內放入混合油(色拉油、熟豬油各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姜各20克,泡野山椒30克煸炒出香辣味,下入腌制好的魚塊,中火炒至魚塊變成白色,下入自制的湯料1.5千克,大火燒開,撈出魚塊,放入沙鍋內,再放入提前炒好的酸菜以及泡好的酸蘿卜。2.鍋內湯汁繼續燒開,放入魚片(約1千克),用鹽20克,雞粉、味精各10克,白胡椒粉5克調味,小火浸煮至熟,將湯汁和魚片一起倒入裝有輔料的沙鍋內。3.鍋內放入混合油(色拉油、熟豬油各25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干青花椒10克爆香,再下入香蔥段、干辣椒各5克炸香,出鍋澆在魚肉上。4.菜肴上桌后,將半個黃檸檬放入擠汁器內,將檸檬汁擠到魚肉上,再放入檸檬片3片即可。
自制湯料 豬棒骨洗凈,沖去血水;不銹鋼桶內放入魚骨7.5千克、棒子骨10千克,倒入清水50千克,大火燒開后持續大火加熱至湯色奶白,過濾取湯。
酸菜的加工方法是:四川酸菜300克用清水浸泡至無鹽味,撈出切成段;鍋內放入熟豬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下入蔥段、姜片、蒜片各20克炒味,下入酸菜段150克,中火炒干酸菜水分即可。
酸蘿卜的加工方法是:取白蘿卜500克洗凈,切成薄片,放入干凈無油的容器內,倒入白醋150克、泡野山椒的汁水沒過白蘿卜,密封后浸泡12小時。
6個竅門調滋味
分享人:包繼偉
我在給酸菜魚調味時,有6個竅門,給大家分享一下:一是制作酸菜魚我選擇用雞架子骨和豬大骨來熬湯,這樣做出來的菜肴湯汁才美味。湯的做法很簡單,取雞架子骨和豬大骨各5千克改刀,焯水后加入60千克的清水熬成二湯即可。二是烹調時一定要選用熟豬油來炒酸菜,還要加入大量的泡姜。具體的比例是去凈水的酸菜100克,需要搭配生姜20克,川式泡姜50克,川式泡蘿卜30克,泡小米椒25克。三是一定要注入沸湯,而不是冷湯。四是白醋一定要分兩次下鍋,第一次是倒入沸湯后下入一半白醋,第二次待菜肴出鍋前再淋入剩余的白醋。五是很多同行在菜肴出鍋前都是取干辣椒激油,而我是將蔥花、蒜蓉和泡辣椒放在魚片,澆入熱油激發香味。六是菜肴上桌前,我會再淋入幾滴山胡椒油。山胡椒油的特殊香味可以讓菜肴聞起來更誘人。
調味小結:
要想做出口味出眾的酸菜魚,最重要的是處理好6個環節:一是選擇正宗的腌制了1.5年以上的老壇酸菜,只有品質好的酸菜才能做出品質好的菜肴。如果你只能選擇袋裝酸菜來烹調酸菜魚,那么建議你參照邱云師傅提供的配方進行處理。二是要選對湯汁。“能喝湯的酸菜魚”是很多店提出的口號,要做到“能喝湯”這個點,你可以參照上文提供的方法調整湯料的熬制方法。三是添加湯料時,湯必須是沸騰的,不能使用冷湯。四是建議大家在調味時,除了添加酸菜外,還可以添加適量的川式泡蘿卜、泡仔姜和泡小米椒。五是除了添加白醋外,可以適量添加的泡野山椒水來平衡酸度。六是成菜時,建議增加適量的檸檬,或者準備一個檸檬,由食客根據自己的喜好酌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