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子 (2016-10-12 08:14:06)
《跟我讀紅樓》26
小說第三回,讀到賈雨村有求于林如海,有這樣的文字:
冷子興聽得此言,便忙獻計,令雨村央煩林如海,轉向都中去央煩賈政。雨村領其意,作別回至館中,忙
尋邸報看真確了。次日,面謀之如海。
曹雪芹這話,說得太文雅了。賈雨村是何等人物,冷子興的獻計,他也不會全然相信,要求證一番,然后面謀之如海。這話說白了吧,就是當面央求林如海幫他謀個一官半職的。
賈雨村這臉皮,其實夠厚的。
林如海慨然允諾,賈雨村的表現是:
雨村一面打恭,謝不釋口。
然而他還不敢完全相信,又冒昧的打聽林如海令親是誰?是不是冷子興所言之賈政?
賈雨村此時的意思,還不僅僅是求證冷子興所言是否屬實——大概他也知道冷子興是個吹牛逼不打草稿之人,不靠譜。可是冷子興這回很靠譜,只因他岳母大人就是榮國府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還是要看看林如海委托之人是否靠譜,有這個實力幫他,做人臉皮厚道這個程度,賈雨村也是夠了!
等到確證是賈政,知道賈政有這個能耐,賈雨村:
心下方信了昨日子興之言,于是又謝了林如海。
然后:
唯唯聽命,心中十分得意。
賈雨村這番表現,使我想到了他面對甄士隱時的表現。
先是借酒后吐言,說缺錢。等到甄士隱給了他錢,他的表現是:
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
同樣面對施恩于他的人,賈雨村表現怎么如此反差?
很顯然,在賈雨村看來,甄士隱不過就是個小鄉紳,吃定了人家,還輕視人家。而林如海則不同,那是豪門大官,怠慢不得,自然要巴結了再巴結。甄士隱那樣的人,是一次性利用,而林如海這樣人物,是長期的依靠。這就是賈雨村為何對待恩公差異如此明顯的原因。這也是賈雨村拿了甄士隱的銀衣,連別都不道,拔腳就走人的原因。
從這個角度看,賈雨村這個人,勢利透了,壞透了,腹黑透了。可笑小說里也有這樣的批語,寫賈雨村不謝甄士隱是:
【甲戌側批:寫雨村真是個英雄。】
寫賈雨村不辭而別是:
【甲戌側批:寫雨村真令人爽快。】
那么,寫賈雨村像條狗一樣巴結林如海的時候,這位仁兄怎么不放屁了呢?怕是覺得打臉了吧?我笑人世間還有這樣迂腐的讀書人,也是醉了。
《紅樓夢》是面鏡子,照見了人性與人心,不僅留存了寶黛的凄美愛情,也留存了賈雨村這樣的小人嘴臉。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讀出什么樣的《紅樓夢》。我覺得,曹雪芹的私心,也是要借甄士隱和林如海之誤,告訴天下良善之人,謹防賈雨村這樣的腹黑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