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與云南茶山同呼吸,六大茶山作為普洱茶發展的搖籃,與普洱茶始終一脈相承。在清人阮福的《普洱茶記》中,我們就能感悟到六大茶山與普洱茶那種難以分割的血肉關系。
清代以來,云南普洱茶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出產普洱茶的普洱府所屬六大茶山,發展到了“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的規模。古六大茶山為:莽枝、倚邦、蠻磚、革登、曼撒(易武)、攸樂,其位置均在今西雙版納州境內。由于他們全部處于西雙版納瀾滄江北,亦稱為江內六大茶山。
古六大茶山分布圖
莽枝:莽枝茶山位于蠻磚茶山南面與革登茶山相連,海拔1400m米左右。因傳說是諸葛亮埋銅(莽)之地,故命名為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積不大,茶葉質量卻較好,在清代普洱的鼎盛時期,莽枝年產茶量驚人并保持著持續較好快速的發展。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莽枝茶山開始變得荒蕪,直到八十年代才開始復蘇。
茶品特點:回甘較快、杯底香較好、苦澀較弱。
倚邦:倚邦位于勐臘縣最北部,今屬象明鄉的管轄,涵蓋19個自然村,海拔跨度較大,從600m到1900m不等。明末清初時期,倚邦茶山盛極一時,鼎盛時期的倚邦茶山曾有八九萬茶業人口,茶產量達萬擔之多。倚邦茶,葉芽細長,銀色生輝,味釅正。
茶品特點:回甘較快、香氣獨特、微有蜜韻。
蠻磚:蠻磚位于勐臘縣象明鄉南部。東部與易武茶區接壤約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m左右。眾多茶山的文獻記載中對于蠻磚茶山的記錄寥寥無幾,蠻磚茶山的關注度也長期處于邊緣化。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因如此蠻磚茶山成為了古六大茶山現今保存的最完好的茶山。蠻磚茶茶葉獨特,茶芽雪白,是茶中珍品。
茶品特點:回甘快而持久、湯色飽滿厚滑、山野氣韻較強、杯底留香持久、苦澀較輕。
革登:革登茶山與蠻磚茶山一樣,在歷史典籍中鮮有出現。革登茶山海拔1300m左右。革登茶屬大葉種型。因茶芽粗壯滿批銀茸,民間稱之為“大白茶”。
茶品特點:回甘較好、湯色順滑、山韻明顯
?
曼撒:曼撒茶山位于勐臘縣易武鄉東北,其中包含了刮風寨、落水洞、彎弓、麻黑等古茶園,是六大茶山里面積最大、產量最大的茶山,年平均氣溫17.2℃,年平均降水1500~1900mm。曼撒山所產的大葉種茶,葉芽寬大、肥碩、壯實。
茶品特點:湯色金黃,香氣高揚,苦澀較輕。
攸樂:攸樂茶山又名基諾山,位于西雙版納景洪市以東,是云南大葉種茶的中心產地。海拔575~1691m,平均氣溫18~20℃,年降水量1400mm。攸樂茶山在普洱茶的發展史上,曾居于六大茶山之首,擁有古六大茶山中現存最大的古茶樹。
茶品特點:回甘較好,山韻明顯,水質略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