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股藍的栽培并不容易,他喜陰濕環境,忌烈日直射,耐旱性差,而且其種子有一定的休眠期。了解他的生長習性和一些注意事項,對絞股藍的栽培有很好的幫助。
絞股藍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Qnostemmapentaphyllu。)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七葉膽、甘茶蔓、小苦藥、公羅鍋底。具清熱解毒、止咳祛疾之功能。產長江以南各省區,現陜西、湖北、浙江、江蘇、山東等省有栽培。
(一)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質藤本,長可達3米~5米。根狀莖細長橫走,有冬眠芽和潛伏芽。莖柔弱蔓狀,節部疏生細毛,莖卷須多分2叉。葉互生,葉片為鳥趾狀復葉,小葉3~7;小葉卵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半圓形或楔形,邊緣有鋸齒,被白色剛毛。圓錐花序腋生,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小,黃綠色;花萼短小,5裂;花冠5裂,裂片披針形;雄花雄蕊5,花絲下部合生;雌花子房下位球形,2~3室,花柱3,柱頭2裂。漿果球形,成熟時紫黑色,光滑。種子l~3,闊卵形,深褐色,表面有乳狀突起。花期6~8月,果期8~10月,見圖4-26。
(二)生長習性
絞股藍喜陰濕環境,忌烈日直射,耐旱性差。野生多見于海拔300米~3200米的山地林下,陰坡山谷和溝旁石墟,一般3~4月萌發出土,5~9月為旺盛生長期,8月下旬枯萎,全年生育期180~220天。
種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用流水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休眠。發芽適溫為15C~30C的變溫。種子壽命為1年。
絞股藍無性繁殖能力強,其地下根莖和地上莖蔓的莖節均能萌發不定根和芽,并可長成新的植株,據此,生產上常用于無性繁殖。
(三)栽培技術
1.種類除絞股藍外,各地還有同屬多種植物也作絞股藍藥用,主要有喙果絞股藍(G.yixingense)、光葉絞股藍(G.laxum)和緬甸絞股藍(G.bur。anicum)等。喙果絞股藍產浙江、江蘇,光葉絞股藍和緬甸絞股藍產華南大部分省區。但目前各地栽培的,主要是絞股藍一種。
2.選地、整地宜選山地林下或陰坡山谷種植。一般土壤均可種植,但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為好。每1000平方米施農家肥3000公斤作基肥,翻耕耙細,作成1.3米的畦,也可利用自然山坡地開畦種植。
3.繁殖方法生產上常用根莖分段繁殖和莖蔓扦插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1)根莖繁殖:于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進行,將根莖挖出,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小段l~2節,再按株行距30厘米X50厘米開穴,每穴放入1小段,覆土約3厘米,栽后及時澆水保濕。
(2)扦插繁殖:一般5~7月,植株生長旺盛時,將地上莖蔓剪下,再剪成若干小段,每段應有3~4節,去掉下面2節葉子,按10厘米X10厘米的株行距斜插入苗床,入土l~2節,澆水保濕,適當遮陽,約7天后即可生根。待新芽長至10厘米~15厘米時,便可按株行距15厘米X30厘米移栽大田。
(3)種子繁殖: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于3月中、下旬,按行距30厘米開淺溝或穴距30厘米開穴,種子播前用溫水浸種1~2小時。播種后覆土1厘米,澆水,至出苗前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播后20~30天出苗,每1000平方米用種2公斤~2.5公斤。當苗長至具2~3片真葉時,按株距6厘米~10厘米間苗,苗高15厘米左右時按15厘米~20厘米定苗。育苗播種時間同直播,撒播或條播,播后可在畦上蓋草并澆水保濕。出苗后揭去蓋草,幼苗具3~4片真葉時,選陰天移栽于大田。
4.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在幼苗未封行前,應注重中耕除草,并注意不宜太近苗頭,以免損傷地下嫩莖。
(2)追肥:定植后一周即應施一次薄糞,配施少量尿素及磷、鉀肥,每次收割或打頂后均要追一次肥。最后一次收割后施入冬肥。冬肥以廄肥為主。
(3)打頂:當主莖長到30厘米~40厘米時趁晴天進行打頂,以促進分枝。一年中可進行2次,一般摘去頂尖3厘米~4厘米。
(4)搭架遮陽:苗期忌強光直射,可在播時間種玉米或用竹桿搭1米~1.5米高的架,上覆玉米、蘆葦等遮陽物。由于絞股藍自身攀援能力差,在田間需人工輔助上架。一般在莖蔓長到50厘米左右時,將其繞于架桿上,必要時縛以細繩。搭架是絞股藍生產上一項重要措施。
(5)排灌:絞股藍喜濕潤,故要經常澆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受澇。
5.病蟲害防治
(1)白粉病:多發于生長后期,為害葉片。防治方法:清潔田園;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
(2)三星黃螢葉甲:4月下旬始發,以幼蟲和成蟲為害葉片。防治方法:清潔田園;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進行地面噴霧。
(3)灰巴蝸蟲和蛞蝓:為害葉片、芽和嫩莖,可撒施石灰水或石灰粉防治。
此外尚有小地老虎、蠐螬為害等。
(四)采收與加工
當莖蔓長達2米~3米時,選擇晴天收割,收割時應注意留原植物地上莖10厘米~15厘米,以利重新萌發。南方一年可收割3~4次,北方收2次。最后一次可齊地收割,收后晾曬至干,置陰涼密閉處保藏,以保持干品色澤。
(五)留種技術
絞股藍果實多見于通風良好處,一般在花序中有30%以上的漿果顏色呈藍黑時便可采種。收后將果穗放在陰涼通風處后熟,一周后采下果實,放在竹席或竹匾中晾曬風干,搓去果殼,隨后置布袋或紙袋中于通風干燥處保藏。根莖繁殖時,南方在地上部分收割后,根莖可在土中自然越冬。北方如溫度較低時地表需要覆蓋保護,或進行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