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樂古源
攸樂古茶山位于景洪市轄區內,現名基諾山。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50公里。東北與革登茶山為鄰,西南接小勐養、勐罕和勐寬三個壩子。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50公里。東北與革登茶山為鄰,西南接小勐養、勐罕和勐寬三個壩子。攸樂山又稱基諾山,歷來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龍帕古茶園為大面積混雜林茶園,總面積約1800多畝。古茶樹樹勢蒼老,估計樹齡在300年以上。此茶香氣高揚,口感苦澀度稍高,回甘快而持久,茶性較烈。
攸樂古茶山 “六大茶山”之首
是云南大葉茶的中心產地,歷史上最高產量達2000擔以上。攸樂古茶山種茶年代久遠,相傳茶是孔明遺種,故尊奉孔明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設過同知府和專管捕“盜”的普洱通判。1942年國民黨軍隊開進攸樂茶山,燒殺搶掠,茶農四逃,茶山荒蕪,茶葉生產受到嚴重破壞。解放后,人民政府撥款、發糧救濟茶農,扶持茶葉生產,使產量逐漸上升。1993年攸樂茶山產茶1942擔(97000多公斤)。
制茶歷史
攸樂古茶山種茶、制茶、貿茶歷史悠久,史籍記載,清朝雍正年間(1729),普洱府曾在基諾山設置管理古“六大茶山”的攸樂同知,派五百兵丁駐防。清末年間,古茶園面積有1萬畝左右,幾經滄桑,至今大部分被毀,古茶園荒蕪面積達70%以上,全鄉現存古茶園面積只有2900多畝。
攸樂古老的——茶神祭
攸樂茶山位居普洱茶六大茶山之首,作為中國名茶之一的普洱茶早已聞名中外,這已為大家所熟知。如今在素有基諾古茶第一寨之稱的亞諾寨,在基諾族傳統的12天的農業大祭(洛嫫洛)中,就有全民性茶神祭。
祭茶神的當天村民們不能出村,有許多神圣禁忌;而暫停采茶期家家戶戶都拿著紅公雞去自家茶園祭一次茶樹神,殺雞后要在園中最大的茶樹干上涂三道雞血并沾上雞毛,然后在茶樹干上打破雞蛋,再把雞蛋殼套在茶樹枝上,并念詞祈豐收。
巴亞寨茶神祭的方法是將年內積累的蛋殼套在每棵茶樹的樹枝上。茶樹被雷擊的戶主要世代相傳,在茶樹發芽時節一年一度,殺黑色與白色小豬各一頭、黑色與白色雞各一只,在雷擊處祭天神。在巴亞等20多個村寨的傳說中,利用茶的技術是由創世祖先“阿嫫腰貝”傳授的;
而巴卡等幾個阿哈族體的村寨,則有孔明贈茶籽的傳說。但在洛特、亞諾、司土、巴漂、巴坡、巴亞、巴卡等基諾古老村寨中,都有開村始祖種茶與古老茶園的史跡,而且基諾族祭祖先神靈的所有儀式中都離不開老干茶。
一句話,既具有原始社會農村公社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又有普洱茶六大茶山之首的漢文古籍記載的攸樂古茶,為中國乃至世界所罕見。在基諾山,茶葉不單是飲品,而且還是招待客人的佳肴。
到基諾山做客,如果主人為你端出一桌子的茶葉宴,那也許將會令你嘆為觀止了。如今基諾人給世人留下的茶文化,除了上述的祭茶文化外,包含獨特的涼拌茶、火燎鮮茶和竹筒茶等活化石級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