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是屬于集體土地的,農民對承包的土地只有承包經營權。這里就說到了農村土地的“三權分置”。
三權分置說的是農村土地的村集體所有權,農戶的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開并行管理。三權分置對穩固農民承包土地,增加農民收入有著積極的意義。從上可以看出,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可以分屬于不同的三個個體。也就是說土地所有權是村集體的,承包權是農戶的,經營權可以是同一個農戶,也可以是別的個體或者集體。
所以,土地承包后承包的農戶可以把土地的經營權轉讓給別人,讓別人來經營管理土地。
說到轉讓,在土地經營活動中是土地流轉的一種形式。土地流轉是指農戶將自己土地的經營權通過出租、互換、轉讓、轉包、入股等形式轉讓給他人或者集體使用。土地流轉中轉讓、互換將引起承包權的變更。
土地流轉在我國農村是非常普遍的。進行土地流轉的時候承包農戶和受讓方應該根據土地位置、土地質量、流轉年限、糧食價格等因素協商好流轉價格。所以,在土地流轉時是有償的。
土地確權是對土地承包者承包經營權的確認,土地確權后承包者可以以土地流轉形式進行土地流轉。
所以,題主所問的土地承包者想轉讓承包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是有權的,也是應該有償的。
謝謝邀請
農村土地確權是對土地的權屬問題進行確權,每宗土地需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確認和確定。確權之后的土地權屬關系清晰,農民的利益有了充分保障!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第一條規定:土地屬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買賣土地,但同時規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3條14條規定,采取轉讓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合同無效!采取轉包、出租、互換等方式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土地三權分置是指對土地的所有權、承辦權、經營權進行三權分置,重點是放活經營權,其中有三條底線不突破:1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2耕地紅線不突破3農民利益不受損。
綜上,對于土地轉讓是有限制的,允許轉讓的是土地的經營權,并且流轉之后不能私自改變土地用途,所以對于符合規定依法的可以有償流轉。
目前來說,農村土地只能轉讓使用權,也就是經營權!而對于已確權土地的農戶來說,不僅享有土地承包權,也會享有使用權,自主經營生產!
一、農村土地是禁止個人買賣的!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第一條第2款的相關規定,農村土地是屬于村集體組織所有,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進行買賣的。不過,面對村集體內成員,是可以轉讓土地承包使用權的!也就是現在不斷發展的土地流轉情況!
因此,對于農村耕地和宅基地,一般都是不可以自由買賣的!
二、農村土地可以自愿有償退出!
據了解,今年已經對《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進行了新修訂,并添加了一些新內容條款!其中,對于農民進城的情況,目前并沒有是強制收回其村集體權益和土地承包權益。而是鼓勵進城農民自愿有償退出農村土地!
這樣的話,也就是把個人的土地承包權和所有權都讓出了,并被村集體收回,不再享受村集體土地承包的權益了!
不過,現實中,往往各地的情況會因地制宜,具體做法可以咨詢村委會或當地土地管理部門詳細了解!
以上僅供參考,作為專注于農村領域的一枚新農人,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農村新鮮有趣的事兒!
感謝邀請。農村土地確權后對土地可以有權有償轉讓嗎?
對于農村里的土地,我們都應該有一個基本常識,那就是農民手中的承包地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分配的,確權時也是以農戶為單位進行的登記的。因此,農村土地在有償轉讓的過程中,必須得征求家庭成員的同意。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一人不同意轉讓土地,那么,這種有償轉讓的土地是無效的。
其次,農村土地在今年確權后,農民不能私自的有償轉讓土地給某些組織或個人,因為,在《土地管理法》中有明確禁止此項條列的行為,故而,對于農民私自轉讓土地的行為是違法的,情節嚴重者可能會取消農民的承包地資格。
再者,農村土地的轉讓接收方,必須在農民的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產。就目前出臺的有關土地使用轉讓的相關規定來看,如果農民的土地讓出后,假若接收方從事的非農業生產,那么農民的土地實際上是被征收了。被征收的土地,農民是一次性拿斷了補償款,故而農民是不能進行分紅的。所以,對于廣大的農民而言,土地是征收還是轉讓,這個性質一定要提前了解的,避免以租代征的現象發生。
在土地確權以前土地的有償轉讓就已經產生了。例如有人覺的種土地不合算,就將自己的承包地包給別人,
土地確權本人覺的只是對三權進一步明細化了,各自的權屬有了個明確界定。其實現在提倡的流轉就原來的戶與戶轉包轉讓提上了規模化形成了戶與合作社或公司之間的轉包和轉讓(這只是承包權屬以內的經營權的轉讓,土地所有權歸集體這是個硬,)。不過值得注意的一些農戶不小心就上了以包轉讓或流轉的晃子代征了土地,搞了房地產或永久性建筑,使自己無力打工或不想經商要種地時卻收不回土地或無法追加流轉費。如果自己不想種地也沒合作社或公可來流轉,那就只能和農戶之間轉包了。這一是自己的土地不會荒蕪,還得到了有效的投資管理。二一個有能力或其他原因只能耕種土地的人得到了自己需求的土地。三一個土地有賠流轉(轉讓)也合乎農業改革的大方向。
謝謝,這只是本人一點淺薄的看法,希望不要影響到你對土地流轉或轉讓所做出的決策。
我想以當前農村的現狀是可以轉讓的。為什么呢?
因為,農村土地雖然已經確權到戶,并且確權后的土地證都已發放到農民手中。可當時的農村現狀依然是農民對土地不感興趣,面對每家每戶不到十幾畝的耕地,一個勞動力耕作下來,收入不到一萬元,拉運和脫粒一個人還干不轉,丈夫回家幫忙的話,最少需要一月多時間,可打工掙錢五月至九月是最能掙錢的時候,一天按兩百元計算,回家幫忙的時候就要少掙六七千元呢!這就相當于務農一年的收入。如果倆個人一起打工的話,一年最少下來能掙五萬多元。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投資大,效益低。試想一下,誰還有心思死守那一畝三分地呢?
再一點,也是最實際的。面對當時物價上漲,學生讀書花費高等原因,每家的支出最少也要三四萬元。這還要老天保佑全家清吉平安呢!稍有不順,一到醫院,把你的幾萬塊錢算啥呢!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逼著非要打工呢!
所以,農村自然就出現了土地荒蕪的耕地。與其這樣荒蕪,還不如轉讓給有經驗,懂技術的專業人士來經營呢!這樣面積大了,收入相應也就高了。希望國家在政策上有所研究,給予大力支持,不然,荒蕪的土地看起來確實很可惜啊!
謝友邀請。農村土地確權后對土地可以有償轉讓嗎?
這個問題提的確實是農村存在的普遍問題,農民的土地確權以后,就有了自主經營權,種植什么作物?怎樣種等等都屬于自己做主。
土地在自己沒有能力耕種或通過集體流轉,有償轉讓的情況下,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護的。
首先要與流轉人(承包人),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每畝地多少錢?承包多少年?款是每年付或一次付幾年或一次性付清,這些都要在合同上寫清楚,避免以后發生矛盾,到法庭上說不清楚。
因為現在是法治社會,法庭是要求拿出證據,做到有理、有利、有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