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 山水二幀 設色紙本成交價697萬元
【作品鑒賞】
此山水二幀構圖似有范寬遺韻,左屏一高山聳立于畫幅中央,左上側一遠山附之,取堂正廣博之意。山腳畫點景人物,一老翁拄杖問路,右側人物手指上山小路,黃賓虹點景人物,總于細微處見奇格。山腰置一亭子,其上云霧繚繞,山水畫中謂之“團氣”,裹天地之氣,成山高之勢。此幅山水用墨,確是達到神妙的化境,正如石濤所說:“黑團團里墨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右屏云霧繚繞的山間,高士盤腿而坐,禪意悠遠;近景小橋流水,漁人滿載而歸,一靜一動,高士隱居山水間的幽懷,立現眼前。
《賓虹畫語錄》中云:“用筆有度,皴與皴相錯而不相亂,皴與皴相讓而不相碰。古人言書法,嘗有擔夫爭道之喻。蓋擔夫膊能承物。既有其力……雖彼來此往,前趨后繼,不致相碰。此用筆之妙契也。”此山水二幀用筆錯落有致,密而不亂,布局有序,渾然一體。山石層層積墨,淺赭設色,復以淡綠草木覆蓋其上,而林木零星已見丹黃,正是清爽的秋風初起時,凸顯出畫家對太湖的美好記憶。
畫上題詩出自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意為作畫構思精密,不輕易下筆。黃賓虹在《新安畫派論》中,明確說明自己愛好漸江、查士標、石濤、石溪等前輩大師,以為這些遺民畫家有“山林野逸、軒爽之致,未可磨滅,猶勝各派之萎靡,獨為清尚之風焉”。在風格之外,融入明顯的人格、精神內涵。此作作于黃賓虹八十四歲,為晚期“黑賓虹”時代,蒼健渾樸、厚重遒勁;焦墨中兼施重彩,寫出了渾厚華滋、意境幽深的山川神貌。展現出畫家所追求的將真實山川與他景仰的前輩畫家的山水畫意相印證的“風神氣象”:“華滋渾厚,秀潤天成,是為正宗。得胸中千卷之書,又能泛覽古今名跡,爐錘在手,矩雉從心;展觀之余,自有一種靜穆之致,撲人眉宇。”
【作品資料】
作者
黃賓虹 尺寸84×32cm×2
作品分類中國書畫>繪畫創作年代暫無
估價RMB 5,000,000-6,000,000
成交價RMB 6,957,500
HKD 8,362,380
USD 1,043,625
EUR 765,325
專場
中國書畫拍賣時間2011-06-17
拍賣公司
北京傳是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拍賣會
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