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對野菊花的印象非常深刻,大學期間,背誦湯頭歌訣,其中有一個方子叫五味消毒飲,出自《醫宗金鑒》,“五味消毒治諸疔,銀花野菊蒲公英”……至今回想起來朗朗上口記憶猶新,野菊花是調治疔癰瘡癤的常用中藥,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這兩方面的作用是根據野菊花的氣味形質和臨床實踐總結而來的,它良好的清熱解毒功效形成了調治熱毒證的首選中藥。
★野菊花的作用原理分析
- 野菊花是野菊的干燥頭狀花序,花頭較菊花小,顏色黃,氣味方面略差于菊花,味道卻比菊花苦,《內經》說“氣味屬陽,味道屬陰”,陽的屬性是熱,陰的屬性是寒,野菊味道勝過氣味,稟賦陰寒藥性,沉降力量優于菊花,清熱瀉火的作用較強。
- 火熱邪氣侵犯人體最容易形成熱毒證,例如外感風熱引起的咽喉紅腫化膿,過食油膩辛辣導致肺胃熱盛,肺熱熏蒸皮膚肌肉可引起疔癰瘡癤,這里面的中醫理論是熱盛肉腐,肉腐成毒,需要采取清熱的辦法以泄毒熱。通俗講,熱邪相當于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皮膚粘膜感染初起基本都是熱毒積蓄導致的,反復發作的瘡癤可能存在濕熱或者臟腑氣血失調等情況,一般不屬于熱毒。
- 野菊花秋季成熟,吸收了秋涼之氣,秋天氣候肅殺下沉,中醫形容將秋天形容為金,秋天的氣息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草木凋零,金氣能制木,肝氣屬木,野菊花稟賦秋金的涼性,色黃味苦,藥性沉降性寒而泄肝熱,質地清輕,又善于發散,外感風熱郁結于體表,它可通過發散的特點將風熱散出。所以,野菊花作用部位是肺與肝。
- 肺管理著皮毛和口鼻,肺熱導致的咽喉紅腫和皮膚瘡癤,需要清熱肺熱兼有發散風熱的藥物解決,野菊二者兼備,臨床比較常用。
野菊花的禁忌
- 藥性寒涼用清熱的功用,但是寒涼藥性也是一種偏性,熱毒積蓄咽喉引起的紅腫化膿,需要清熱解毒,這屬于藥證相和,如果反復發作的咽喉不利,但是沒有化膿表現,這種情況就不屬于熱毒,野菊就不合適了。
- 一些急性的眼結膜炎癥,突發的急性問題多與肝火旺盛有關,可以使用泄肝火的藥物,如果反復發作的慢性眼病,多與肝腎不足或者脾腎陽虛有關,清熱泄肝火的藥物也屬于禁忌了。
- 脾胃虛寒的病人,經常大便不成形,胃部怕冷,手足不溫,也是野菊花是禁忌證,因為野菊藥性寒涼,容易增加脾胃虛寒的癥狀,導致病情加重。
- 無法準確的辨別自身情況時,不可根據癥狀而濫用藥物。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備注:大家好,我是中醫朱旭陽,文中參考了中醫理論著作,結合個人經驗,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