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我以前其實跟大家一樣,認為記憶要先理解,要找到規律,等等。
直到兩年多前,我女兒參加了一個記憶培訓班,這個培訓班前兩年很火。
我開始思考記憶的問題。
很遺憾,那個培訓班除了刮走我一萬元外。我女兒居然連一些很簡單的東西都沒記好。相信很多人讀過那個叫新思。。的記憶班。呵呵,狗屁不通的班。
我開始研究關于記憶的東西。才改變了原來的觀點。(一萬塊,其實還是有收獲的。)
我這個方法其實不是我的發明。只是讀了一些書,自己試驗印證了古人早已有效的方法而已。這個帖,我沒講其中的原理。只講方法。
這樣有利于大家現學現用。
有機會可以探討這些問題。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
所以,我的方法是一萬塊錢買回來的。貢獻給大家。也算我貢獻社會了吧。
2、朗讀法,讀,多讀,大聲讀,是記憶的必然之路:
我女兒就用這個方法學英文的。古文也一樣。《古文觀止》的文章都很容易學。我試過讓女兒學《鄭伯克段于鄢》,很靈。《岳陽樓記》這些就跟不在話下了。
1,讓小孩讀(不要求背)。二十遍。中途不要試著背,這是很不好的。這時,他可能已經會背了。切記,這時不要讓他背。
2,隔一天,再讀。二十遍。肯定可以背了。而且脫口而出。
3,如果中途停下來試背,磕磕巴巴的老記不到,會浪費很多很多時間。所以,絕對不要做。而且,如果小孩勉強背出來。以為就可以了。不愿再讀。其實,沒記牢。過一段時間就丟了。
要記好,就要在腦子里烙上印。輕輕按摩一下,也許也能記。但不深刻。
讀一遍文章,才幾分鐘。讀二十遍。就半小時。兩次才一小時。記得非常牢。
4,記好了,再稍做講解。這篇文章就學得很好了。也許只需要聽老師堂上講的,就足夠了。
5,以后,有時間。再重復一下。
英語也同樣。讀英語要切記,跟錄音要跟得一模一樣,語音、語速、語調都要模仿。這是我廣外語言學的教授朋友點撥的。我小孩以前也拉長來讀,學不會正宗的英語。語感也出不來。
3、朗讀法說明:
二十是個約數,每個人不同的。理解再背是對腦子關于記憶的原理不了解,生出的歧義。找規律更是離天百丈,孩子在新思X記憶班學的時候,很簡單的東西,讓孩子找規律來記,結果她的記憶力進步到95歲。很簡單的東西都記不住。所以,別跟我說找規律。回來我叫她讀,半天就記得清清楚楚了。在那里花了八天。
蔣介石寫給經國的信:《孟子》要讀一百遍。。。引自前幾期的《讀者》。誰能找出來?幫我印證一下。
相信很多人將來的成就會高過介石兄和偏安一隅的經國。
江山代有人出,才是硬道理。呵呵。探討探討。
錢文忠談讀書,季羨
我的理解是,開口很重要。道行到了,有人能做到十萬字的書。看一遍就可以倒背如流。呵呵,我也只在書上見過。
次一級的,能隨口說出某書某頁第幾行怎么說的,我有個老師就可以做到。
錢文忠講玄奘西游提到的護法菩薩就能聽一遍倒背如流。大家可以留意看百家講壇。
4、朗讀法用在數學讀題中(其他網友的解讀)
1、不要解釋,就讓孩子讀題。家長解釋,就等孩子沒有思考。
2、孩子讀一遍不會,就多讀兩遍;還不會做,就讓他一個詞語一個詞語的讀出來。
3、你問:哪個詞語意思不懂?然后解釋。這樣至少是孩子自己提出問題。
這個方法適合語文,也適合數學等科目。譬如應用題:孩子基本是忽略一些關鍵詞語,才不會做;語文也是一樣,抓住關鍵詞,才不會跑題,才不會答非所問。
讀題法對小學生尤其有用,因為小學啟蒙,題目就很簡單,學會了方法就不會依賴了。孩子會做了,也就有了信心。如果是中年級以上學生,此法就是用中等或者中等以上的學生。但是如果,從小就是這樣訓練,那就沒有基本跟不上的了。
5、菲菲爸的實踐A
不過,我這個方法。只是一個實驗。把自己對記憶的見解,在小女身上實驗了一下。沒有系統地整理過。所以,可能會寫得比較粗淺和雜亂。
就當拋磚引玉,借這個機會,自己也把這些實驗做個整理吧。
先介紹一下小女的英語學習情況吧。
一二年級,攤上了一個不好的老英語老師。不用考試的,馬馬虎虎就過了。
三年級的成績約八十幾到九十分左右。
四年級約93、4分,五年級約96分到99分。六年級上學期98.5。
看到這些分數,牛爸牛媽們一定會說,太平庸了吧。是啊,快樂教育嘛。總得有代價的。拿第一,沒門。也沒想
不上補習課。很多人從一年級就開始了,我們沒有。直到六年級上學期。
下學期,不敢快樂了。找了一個老師。補習中。呵呵,拗不過孩子媽。而且,考試要做什么完形填空這些變態題,我沒法給她講。不會的話,考試很吃虧。
就這個分數,居然海珠區的小英賽。還得了個三等獎。同班的從一年級開始上英語補習的同學都沒拿到。
成績步步上升也是個事實。沒讀過奧英能參賽就不錯了,QQ群里的大哥大姐們說。
但我還有個瘋狂的想法。去市小英賽,拿個一等獎。升學的問題就解決了。
呵呵,我是否有點不自量力。
反正,英語也是要學的。借個機會,讓她努一把力吧。
我的根據是什么呢?因為我覺得她掌握了這個方法。沖一下是有可能的。大家不妨看看兩個月后的結果。
6、菲菲爸的實踐B
介紹這些,是為了證明我的方法,對小女有效。
一旦掌握了這個方法,學起來會很輕松。
五年級的寒假起,我要求她自學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現在學到57課。當然我在旁邊有一些指導的。
主要是跟錄音帶讀了,跟我怕會學壞了語音。在外面學,啰啰嗦嗦地講語法,理解課文,等等。我覺得是浪費時間。
就是按我這介紹的讀法。“死記硬背"。
這個“死記硬背”大家很忌諱。恰恰就起作用了。
7、與部分網友的商榷
曾經,我都受這些觀點的影響,一直以為是這樣的:
1,先理解,后記憶。,
2,理解才能記憶。
3,理解后,才能記憶深刻。
我們的老師,一直是這樣教導我們的。
這些觀點的形成,可能是受西學的影響。
但有研究表明:記憶跟理解,其實是兩件事。
動物也有記憶能力,這是毫無疑問的。老馬識途,靠的是理解嗎?顯然不是的。
動物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不如人類,但動物的某些記憶能力,卻超過人類。
記憶,是某種事物,事情對大腦的刺激,所留下的痕跡。
我是這樣理解的。
所以,我認為,記憶跟理解無直接的關聯。
理解后,是否能加強記憶。我想,也是有可能的。
8、攝像記憶法
在一個很偶然的場合,我的朋友跟我談起一本書《超右腦-攝影記憶法》。
原來我認為這些記憶術的東西都是妖術。所以沒有在意。但朋友談到書里描述的一種看三維畫的方法,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我是學畫畫的,也教過一些學生。我非常強調的是讓學生學會用畫家的眼睛看景物。
我就想,究竟可不可以用書里描述的方法教會學生的畫家眼。所以我就借了這本書來看。
結果,我越看越有啟發。
這本書,寫的很簡單。但理解起來就很費勁。因為書的結構很松散。東一件事,西一件事。可能這是日本人的習慣。
作者叫七田真。
我看了好幾十遍,從頭到尾。斷斷續續。書里的一些東西,我可以理解,但做不到。所以沒法體會。但大多數的東西我是做得到的。盡管有程度的深淺的不同。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買來一看。
9、攝像記憶法的實施
(1)把要背的單詞讀熟,每次20到50個,看個人能力和時間安排。用我介紹的背書方法。最好跟錄音帶讀。這時,不要記。既浪費時間,又沒效果。讀熟了就可以了。
(2)把每個讀熟了的單詞,寫在卡片上。開始時,每張卡片只寫一個單詞。熟練后可以寫滿。卡片最好名片大小。
(3)拿出寫好的卡片,在瞬間看一次。約半秒鐘。閉上眼睛。這時,眼前會有卡片的留影。看著留影讀一次。就能記住了。每個過一遍后。完成后,重復3次。
(4)過一天重復(3),這時,就記得非常牢固。以后有時間,再重復一下。
這樣只花很少的時間就能記得很好。而且,不用費腦筋。孩子一般更樂意。
我看過很多記單詞的方法,聯想、記詞根、還有學音標、好像還有討論過的自然拼法。都不如我的方法快,有效和簡便。
學音標還是自然拼法,都是偽命題。現在語音材料這么多,我覺得可以取消音標了(有點偏激)。跟著人家讀就是了。何必這么麻煩呢。我相信英語母語的人,決不學音標。
我這個方法,其實是圖像記憶,右腦記憶的一種(朗讀也是右腦記憶)。學好了,最高境界就是過目不忘。當然,很少人能做得到。能輕松記好單詞,就是功德圓滿了。
是這段吧。
10、小結,祝大家學習進步
史上有不少記憶力非凡人物的記載,過目不忘,或是聽過萬言后能馬上復述。這些東西聽起來是傳奇。但有研究表明,其實這是人的本能。只是隨著人的成長而衰退。
而這些傳奇人物,是因為偶然的原因。保持了這種能力。如此而已。所以小孩一般記憶力都很好的。
簡單的東西,可能不需要這么用功就能記住了。但是,稍微長而復雜的東西。就不一定能讀兩三次就記住的。比如,你讓小孩讀《離騷》,如果他讀兩三次就能記住。估計一定是記憶力超常了。這樣的話,我這個方法就沒什么意義了。
不過,誦讀除了記憶之外,還能夠讓人耳聰目明。知識是死的,人的聰明才是根本。什么知識都不會難倒有聰明頭腦的人。
12、網友跟帖記錄,他們的實踐和方法:
網友一:我們的方法和你差不多,先跟著音頻讀,讀熟后就自己讀,到自己有把握時,再試著背。每天花的時間不多,也就十幾分鐘,好在堅持得不錯,所以也背了不少篇目了。感覺還是這種方法最省事,心態特別好,不焦慮哈。
網友二:我家孩子也再試用這個方法背古文與古詩,感覺記憶能力也是有累計效應的,現在越來越容易記熟和背誦了。
網友三:成果報告。小孩昨晚苦讀20遍課文,今天中午讀10遍.我想檢驗一下成果,結果大人小孩都很驚奇,之前一點沒背,也沒想意思,只是大聲地傻讀,結果450字左右的文章,除了幾個微不足道的字漏了之外,完全快速流利地一氣呵成,沒有停頓。小孩好開心,說:“我還沒背呢,怎么好像嘴巴想復讀機一樣,不用想就可以快速發音了。”
補充一下:小兒記憶力稍弱,每次新概念新課,老師要求當堂背會檢查后才放人,女孩們幾分鐘就呼啦啦上去了,小兒和另外的男生基本包攬倒數前三個上去背書的,還夾帶卡殼、翻眼,自己說男生記憶力不如女生,比不了。現在小兒元氣大增,說有了這把AK47,再也不怕背書了。
之前看
網友四: 我高中時偏理科,語文比較爛,好運碰到一個高水平的語
網友五:這絕對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試過的。我在這里補充一句,就是讀多少遍的問題。我了解過不同的孩子,有的讀8遍,有的讀10遍,有的15,,---20 等不一樣的,但是建議大家要觀察孩子,確認孩子是一般要多少遍就可以出口成章后,在此基礎上加多3-5遍,對以后的記憶不可估量,這也是一個很有修心的語文老教師的心得,在此,樓主也是功德無量了。
網友六:過我還沒有讓女兒讀過這么多遍呢。女兒是比較喜歡背語文和英語課文,這方面是不用怎樣操心,從一年級開始,每次放學回學就讓她將新學的內容說來聽聽,每次都夸她的聲音好聽,有感情,更夸她記性好。孩子真是夸出來的,每回散步啊,我在廚房做飯啊,只要一提新學的內容,她都很樂意地背來聽聽,背個八九不離十就行了,有時真覺得孩子的記憶力讓人佩服啊,當天學的課文總能講得繪聲繪色。
網友七: 逸菲爸,感謝您的分享!我來談一下我的感受。我一直認為我女兒的英語不錯,也是用了多讀多記的方法在學,很有效果。但目前也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光靠讀記的方法學出來的英語,應對深入的學習、考試還是有局限的。
前一陣論壇有一篇<我們應該從新概念英語中學些什么?>的帖子,不知您關注過沒有。它提到一個觀點,如果學新概念英語只學了單詞和語感,而沒有掌握它的語法體系就是一種浪費。我也在想一個問題,入了門后的語言學習,應該還是離不開語法知識的完善,否則真的可能永遠離不開老師的指導。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網友八:昨晚,叫兒子試了一下這個朗讀的方法,一篇英語課文讀了11遍就背得很流利了。兒子雖然不是那種很怕背書的人,但背得這么快還是沒想到。關鍵是只是讀根本就沒背啊。要是我讀書的時候知道這個好辦法,歷史地理政治就不在話下啦!另外,兒子說英語他只要多聽,也很容易就背出來,非常感謝逸菲爸!我老覺得現在自己記性差,怕得老年癡呆癥,我也天天朗讀唐詩宋詞去,哈哈
網友九:自然拼讀只適合于英語單詞,其實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音標,不過學法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
孩子們學習的時候,只學各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不學音標。學習形式類似于中國人學拼音。學過一段時間后,小孩子看到英文單詞就象看到中文的拼音一樣,大致會自己讀出來了。而聽到這些單詞的時候,也大致就能直接拼出來,只要學習單詞的時候同步朗讀幾次后,見過了單詞,根據讀音就大致能直接拼寫出來,基本不用專門去背,而且出錯率很低。
我兒略略學過幾次,目前三年級,但從來沒看他背過單詞,然后單詞都會寫。我想這個自然拼讀法還是有效的,當然也可能三年級的單詞量還是不大。根據我個人學習的體會,我想,結合“詞根法”啊或者其它什么方法,可以更快更大量地學會更多的單詞。
買過幾本《劍橋少兒英語單詞循環速記手抄本》,據說可以13小時熟記416個單詞,利用循環記憶法,看起來好像不錯,但因為時間關系,目前還沒有給小孩子實踐,不知道有沒有效果,希望你繼續深入研究,給我們更多的經驗分享。
網友十一:我叫女兒也試了下,好像讀10-20遍還挺花時間的。以前她的方式是先聽一遍"課文講解",學"生單詞”,然后跟碟讀課文,讀熟后就自己試背,背誦一篇新概念課文(前40課)加上單詞大概30-40分完成(背得當然有點結結巴巴,但第二天復習一下就好了),那天我叫她試著按讀10-20遍的方法進行,最后倒是也順嘴背下來了(當時我沒在邊上,不知過程怎樣進行的), 但時間花的好像更多了點 后來我問她連讀了多少遍背下的,她說10遍(記得也不一定準)。
按照直接讀的方法,還發現一個問題,因為她知道讀20遍肯定就脫口背下來,所以一遍磁帶都不聽了,從一開始就拿著課本直接讀,連讀10遍,當然她的發音沒什么問題,因為單詞都標有音標,但語調,語速肯定不是地道標準的英語,因為沒有模仿磁帶讀的么。所以想問“逸菲”爸爸:具體怎么操作比較好?是不是要先跟磁帶一句一句讀,直到基本掌握了語音語調后,再連讀課文20遍,可是如果這樣,總共就不止20遍,時間會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