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血壓》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高血壓患者腦部的小血管異常與認知障礙有關,這可能是癡呆的早期征兆。
研究人員發現,核磁共振成像中腦室周圍白質異常有進展的患者,其認知能力下降風險增加了6倍。
我們知道,高血壓與患癡呆癥的風險增加有關,但目前尚不清楚的是大腦中發生了哪些會影響認知功能的細微變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345例中位年齡為65歲的高血壓患者。患者接受了腦部核磁共振成像掃描,測試了執行、記憶和注意力在內的認知功能,隨訪了大約4年。
隨訪期間患者平均血壓為144.5/76.5 mmHg。
為了了解大腦發生了什么,研究人員觀察了位于大腦中央的腦室周圍白質,因為腦室周圍白質在認知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
研究者稱,腦室周圍白質出現病變或異常可能是認知障礙的信號。
在這項研究中,9%的人出現了輕微的認知障礙。腦室周圍白質改變與輕度認知障礙有關。研究人員發現,腦室周圍白質異常的患者發生輕度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增加了6倍。
研究發現,腦室周圍白質異常的進展與整體和執行功能的認知下降有關,腦內小血管出血與注意力下降有關。
研究者指出,腦損傷會默默的進展中,患者感覺不到或沒有任何癥狀,但是如果不及時干預,更嚴重的情況即認知下降可能發生。
此外,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更好地了解腦室周圍白質的變化是如何觸發認知能力下降的。
來源:Joan Jiménez-Balado, et al. Cognitive Impact of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4 J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