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2022更新版青少年兒童動態血壓監測科學聲明,強調在開始啟用降壓藥物前要通過動態血壓監測來確診高血壓,同時提出了新的動態血壓分類,不再應用血壓負荷(動態血壓讀數超過第95百分位的比例)這個指標。
聲明指出,超過13歲后,24小時平均動態血壓≥125/75,且診室血壓≥130/80,即可考慮高血壓。
表1 青少年兒童動態血壓新分類
分類
診室收縮壓或舒張壓(mmHg)
平均動態收縮壓或舒張壓(mmHg)
<13歲
≥13歲
<13歲
≥13歲
正常血壓
<第95百分位
<130/80
<第95百分位或青少年界值
24小時血壓<125/75
且清醒時血壓<130/80
且睡眠時血壓<110/65
白大衣高血壓
≥第95百分位
≥130/80
隱匿性高血壓
<第95百分位
<130/80
≥第95百分位或青少年界值
24小時血壓≥125/75
或清醒時血壓≥130/80
或睡眠時血壓≥110/65
動態高血壓
≥第95百分位
≥130/80
近期中國也公布了動態血壓監測指南,沒有兒童青少年部分,認為診斷高血壓的動態血壓標準是24 h平均收縮壓/舒張壓≥130/80 mmHg。
AHA新聲明指出,新的分類系統將患者分為不同的血壓類型,有助于風險分層以及指導治療。
診室血壓和動態血壓均正常時,認為血壓正常;診室血壓和動態血壓均升高時,診斷為動態高血壓;診室血壓升高而動態血壓正常時,為白大衣高血壓;診室血壓正常而動態血壓升高時,為隱匿性高血壓。
聲明指出,2014年AHA發布的動態血壓監測聲明根據平均動態血壓和血壓負荷,將動態血壓分為6類。這種分類方法不全面,會導致部分患者未被分類。重度動態高血壓這一類型也容易導致混淆,因為平均血壓僅輕度升高的患者血壓負荷>50%時,會被認為是重度動態高血壓。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在預測左室肥厚以及使用單一靜態界值來定義動態高血壓時,血壓負荷相對于平均血壓并無額外價值。
另外,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臨床實踐指南對于青少年診室血壓的分類與2017年ACC/AHA成人高血壓指南保持一致。
新的動態血壓監測指南降低了高血壓的診斷閾值,很多患者的血壓數值將低于當前采用的2014年AHA聲明支持的正常動態血壓數值。
新的界值不僅與成人高血壓指南一致,近年來的研究也顯示,新的動態血壓分類在預測血壓相關靶器官損害方面更有優勢。
常規進行動態血壓監測的適應證包括:
(1)對基于診室血壓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進行確診,區分動態高血壓和白大衣高血壓;
(2)對于診室血壓持續升高但尚未達到高血壓范圍的患者,更好地評估血壓;
(3)當臨床懷疑為高血壓但診室血壓讀數正常或處于血壓升高范疇時,評估是否有隱匿性高血壓;
(4)評估高危患者的血壓類型:評估血壓的異常晝夜變化,例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實體器官移植、重度肥胖伴或不伴睡眠呼吸障礙的患者中的異常勺型血壓或單純夜間高血壓;評估高血壓靶器官損害高危患者血壓升高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性;
(5)優化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對于接受治療的患者,確定血壓控制情況;評估假性頑固性高血壓;對于提示低血壓的癥狀,確定是否真的是低血壓。
對于診室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慢性腎臟病、主動脈縮窄、1型和2型糖尿病、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遺傳綜合征(神經纖維瘤1型、Turner 綜合征、Williams綜合征)以及應用降壓藥物等情況,強烈建議考慮進行動態血壓監測。
在對兒童進行動態血壓監測時,要采用經過驗證的示波或聽診動態血壓設備,選擇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臨床實踐指南推薦的適宜的袖帶尺寸。
清醒狀態下,監測設備每隔15~20分記錄一次血壓讀數,睡眠時則每隔20~30分記錄一次。
最佳的動態血壓監測時間跨度為24小時,如果能捕捉到睡眠且符合該科學聲明提及的標準,監測18~20小時也是可以接受的。
監測期間,至少70%的血壓讀數是成功的,通常至少要有40~50個成功的血壓讀數。
聲明指出,盡管兒童動態血壓監測方面還存在很多知識空白,且動態血壓監測可能并不廣泛可及,但毫無疑問,動態血壓監測是更準確地評估和管理青少年高血壓的一種重要技術。
來源:
[1]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2022 Updat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ypertension, 23 May 2022
[2] 中國高血壓聯盟《動態血壓監測指南》委員會. 2020中國動態血壓監測指南. 中國循環雜志, 2021, 36: 31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