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撰寫論文和案例
教育情報中心 倪曉萍
(內部資料,根據3.25真北講座錄音整理,僅供教師修改撰寫文章參考)
一、 什么是教育案例
1、 教育案例的定義
關于教育案例的含義,許多專家學者有過不同的表述。但如果概括為一個定義,即: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這個故事的同時,作者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
2、教學案例與論文的區別
論文是以議論為主的; 案例則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 也就是說,案例是講一個故事,是通過故事來說明道理。
從寫作的思路和思維方式上來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區別:論文寫作一般是一種演繹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抽象到具體;而案例寫作是一種歸納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具體到抽象。
3 、教學案例與教案、教學設計、教學實錄的區別
教案和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準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過程的反映。 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后;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4、案例與教學實錄的區別:
體例比較相近,同樣是對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是有所選擇的。至于怎樣選擇,就要看案例撰寫的目的來確定了
二、案例的結構要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么背景情況下上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準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
2 、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么問題,動筆前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并確立主題。
3、細節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么從“不會”到“會學”的轉變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了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的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
5、評析
對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的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評析可以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以啟發。
三、如何收集案例素材.
1、典型。
教學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事件發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隱含普遍存在、大家關心、比較重要的問題,能體現問題的深刻性,有實用的價值。
2、生動。
教學案例應該是一個能夠很好地反映某個隱含觀點的教育故事,要具體、生動
3、寓意明確。
教學案例能夠啟發大家思考,能夠讓教師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規律和本質,對教育工作有指導作用。
四、收集素材的途徑.
1、在教學實踐中收集。
比如,可以是自己的課堂教學,可以是從聽課、評課的記錄思考中,從教師、學生交談的某些內容中,從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中收集素材。
2、在教學音像中尋覓。
可以從電視、磁帶、光盤的課堂教學錄像、教學經驗介紹的觀看、收聽中收集素材。
3、在教育書刊中查找。
可以從備課教案、說課講稿、教學實錄、教學經驗等材料的閱讀中收集素材。
五、案例記敘要求
1、目的要明確。
教師撰寫的每一個教學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個問題。不能隨心所欲,與主題無關的刪去。
2、內容要真實.
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學實際。因此,撰寫的教學案例必須是真實情景,不能虛構,不能杜撰。對于事件原貌,不可進行夸張,更不能歪曲。但為了保護隱私權,可以虛構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注明虛構的部分)。
3、情景要完整.
教學案例要寫出事件發生的背景,即寫出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如:教師、學生的基本情況、教學條件、教學環境等。要寫出全過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故事要具體,要真實感人。
4、取舍要恰當。
教學案例通常篇幅較短。要求文字簡練。因此,情景介紹的主次要分明,在寫作時要恰當取舍。要盡量寫好主要事件,盡量精簡那些與主題關系不大的內容。
5、敘述要客觀。
寫作教學案例的教師,對于所寫的教學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在案例寫作中。只能客觀地介紹典型事例。要讓讀者仔細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
六、案例分析的要求
1、理論實際緊密結合.
撰寫案例分析時,要就事論理。對案例中描述的事實,提出的問題,要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進行科學分析,力求提出解決具體問題的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終要緊扣案例,不能脫離案例本身去講教育理論。
2、體現先進教育思想.
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導,要跟得上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步伐。比如在當前,案例分析就要貫穿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及二期課改精神。
3、分析務必實事求是.
案例分析要有求實精神,不夸大,不縮小。分析要實在,要有針對性。 不要熱衷于抄錄教育理論的條條,要將教育理論的觀點自然地融會于分析之中。
4、論述需要突出重點。
對于已寫成的教學案例,要反復閱讀,找出案例的主要問題,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細致地進行分析,論述時要畫龍點睛,把問題點明,把道理說清,把主題揭示出來
5、觀點要有充分依據.
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論據,來支持自己提出的觀點和建議。案例的選擇要能充分體現觀點。而不能案例和觀點不統一。
六、提煉案例主題 的要求
1、主題緊扣案例.
提煉主題必須以案例為基礎,不能脫離案例隨意確定。
2、定題具有新意.
提煉主題要有創新精神,確定主題的角度要新穎。
3、順應時代發展.
要與時俱進,要有利于解決當前課改中急需解決的難點、熱點問題,要適合課程改革的需要。
4、符合教育規律.
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要符合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的基本原則。 (5)具有指導意義.能引起大家對課堂教學中某些帶傾向性的問題的關注,并能促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不能局限于個別情境或特殊問題。選擇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但要能以小見大。
七、教育科學論文的撰寫
1、教學論文的概念
所謂教學論文,指的是教師用來表述研究成果和闡述學術觀點的論說性文章。
2、為什么要撰寫教學論文
(1)留下工作軌跡(2)促進工作提升(3)體現個人價值
八、教學論文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1、否定某一學科領域中的一些陳舊的觀點,提出新見解。2、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統化,用新觀點、新方法加以論證,得出新結論。3、在某一學科領域中,經過自己悉心研究、觀察和實踐,有所發現和創造,陳述新見解。
九、教學論文的選題
1、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2、選擇自己有濃厚興趣的題目;3、選擇能夠發揮自己業務特長的題目;4、選擇自己占有資料較為充分的題目
十、撰寫教學論文的原則
1、創新性;2、理論性;3、規范性;4、針對性
十一、 教學論文的構成
1、題目; 2、緒論(提出問題); 3、本論(分析問題); 4、結論(解決問題)
十二、 教學論文的撰寫
教學論文要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1、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2、如何研究這個問題的?3、研究的結果是什么?4、這些結果有什么意義?
十三、題目要求:簡潔、鮮明,一般不超過12個字。
1、揭示論點: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論點);2、揭示論題:談語文課堂教學(論題)
十四、 論文的摘要,應該怎么寫才好呢?
1、論文的摘要,應該是在論文寫好、寫定之后,才去寫它。
2、摘要應是文章的主要內容、觀點、精華、結論,是精簡提煉的、直接了當的、直接陳述的、不帶自評的。
3、論文的摘要,其主要的成分、句子,應在論文中出現過的,挑選出來整理、連接一下即可。
4、論文的摘要也應講究意思完整、語言流暢,做到有頭有尾、有條有理,讓人看得清楚明白。
十五 關鍵詞應在論文標題、摘要、正文中選取,關鍵詞應是單詞或術語.
1、要帶關鍵性;2、要反映論文的主題;3、要能作為檢索的"入口詞",要從有助于讀者理解論文的主題內容,有利于讀者查閱、檢索文獻出發
十六、怎樣寫論文開頭?簡明扼要 有吸引力
1、開門見山 提出問題; 2、介紹背景; 3、提示要點 概括全文
十七、怎樣進行論證?
1、論點(明確具體);2、論據(豐富充足);3、論證(符合邏輯);4、主題(統帥靈魂);5、材料(血肉豐滿)
十八、論證方法
1、例證法:用典型事例論證論點;2、引證法:用教育科學理論,名人名言論明論點;3、類比論證:通過幾種情況進行比較來證明論點;4,因果論證:由前因推斷出結果,去證明論點
十九、論證部分的序碼
為了使文章條理清楚,需要用序碼。常用的有四種序碼:
第一是:一、二、三、四------
第二是:(一)(二)(三)(四)
第三是 1 、2、3、4------
第四是:(1)(2)(3)(4)
(注意大小標題互相呼應;字數相等、對稱)
二十、論證結構
1、并列式; 2、遞進式; 3、對照式
二十一、本論部分的語言要求
1、要準確。 2、要簡潔。
二十二、結論: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干凈利落 ,不拖泥帶水 結論方法:
1、總結式:總結概括全文
2、探討式:針對問題提出研究 的可能性
3、設想式:提出看法或建議。
4、對策式 :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5、展望式:闡述研究問題的意義和前景。
二十三、 修改論文
1、控制篇幅(3000字以內)
2、修正論點(論點正確、科學)
3、調整結構(條理清晰、邏輯性強)
4、增刪材料(材料是否充足或多余)
5、推敲語言(通順、生動)
二十四、 如何提高寫作技巧?
抓準經驗 篩選材料 提煉主題
深入剖析 探因尋果 揭示規律
選好題目 抓住熱點 總結新意
抓好典型 敘議結合 反映本質
邏輯嚴密 結構嚴謹 形式多樣
提煉語言 講求文采 增強實效
二十五、 教學論文常見問題分析
1、題目與內容不吻合
2、題目空、大
3、緒論空話、廢話太多
4、小標題提煉不準確、與大標題不呼應
5、論文無論點或多論點
6、論文有理論無實踐
7、論文有實踐無理論
8、論據與論點不吻合
9、論文邏輯混亂
10、論文有頭無尾沒結論
二十六 語病幾種類型:
1、語序不當:“我希望自己的教學水平將來能得到不斷提高”
2、搭配不當:“我們在舉行教學活動時”,舉行與活動搭配不當。
3、成份殘缺:“通過教育理論,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4、成份多余:“教學能力的提高要一步一步的、循序漸進。”
5、結構混亂:是在一種句式中套用另一種句式,硬把兩個句子結構揉在一起,造成結構不清。如: “誰也沒想到,她當了三年語文教師出身。”這應是兩個句子:她當了三年語文教師或她是語文教師出身。
6、不合邏輯:即自相矛盾。如: “在作文中我要求學生的字數不得超過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