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腳步走多遠(yuǎn),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xiāng)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tǒng),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yuǎn)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xiāng)。”《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腳步》中所呈現(xiàn)的泉州蘿卜飯被稱為記憶中的古早味。古早味,在泉州、福建、臺灣以及東南亞的華人中用來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
《舌尖2》在最后呈現(xiàn)了泉州石獅歸僑老人程世坤回鄉(xiāng)定居“擺桌”(宴請鄉(xiāng)鄰)的場景。介紹了泉州蘿卜飯的做法:沙土蘿卜、八分肥兩分瘦帶皮的肥肉,與香菇、海蠣、蝦干同煮,肉的豐腴,蘿卜的清甜,米粒的飽滿,搭配成一種簡樸又豐饒的主食。
看了《舌尖2》有很多的感慨,無論是音樂、攝影技法、美食、文化生活經(jīng)歷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存在于市井中的美食正是中華飲食文化的延伸和傳承,更是濃濃的令人難以割舍的鄉(xiāng)情。
這道蘿卜飯做好與家人共享,從大家的表現(xiàn)可見味道很不錯。沒有海蠣干用干貝代替,味道依然很鮮美。
以下材料的量夠10個人吃的,如果吃的人少可以酌情減量。
主料: 東北大米1000克,帶皮五花肉500克,小香菇25克,干貝15克,海米15克,洋蔥50克,白蘿卜800克
配料:香蔥20克,鹽1湯匙,白糖1湯匙,生抽2茶匙,老抽4茶匙,胡椒粉1/2茶匙,雞粉1茶匙,黃酒3湯匙,植物油2湯匙,蔥油2湯匙,生姜20克,八角2個,桂皮3克,大蒜10克
制作:
1. 帶皮五花肉焯水后放入鍋內(nèi),加老抽2茶匙、八角、桂皮、1茶匙鹽、1湯匙黃酒和10克切片的生姜,再放入適量的水沒過豬肉,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20分鐘。
2. 小香菇、干貝、海米分別泡發(fā)。
3. 煮好的五花肉撈出晾涼。
4. 五花肉、洋蔥切1厘米見方的丁,大蒜和剩余的生姜切片。
5. 白蘿卜去皮后切丁或滾刀塊。
6. 鍋燒熱后放入植物油,再把五花肉粒放入炒至肥肉變得透明。
7. 再放入洋蔥、大蒜、生姜片炒出香味。
8. 然后放入干貝、海米和小香菇,烹入2湯匙黃酒略炒。
9. 再放入白蘿卜。
10.加老抽2茶匙、生抽、鹽2茶匙、白糖、胡椒粉、雞粉炒至白蘿卜上色。
11.東北大米淘洗干凈,浸泡香菇、干貝、海米的水過濾澄清后取850克放入米中。
12. 把炒好的材料放入電飯鍋內(nèi)。
13.電飯鍋選擇精煮煮飯程序后啟動。
14.飯煮好后沿鍋邊淋入蔥油,再撒入切圈的香蔥拌勻即可。
關(guān)鍵:
1. 五花肉先鹵熟再煮飯,味道和口感會更好。
2. 最后淋入蔥油和撒香蔥,起到倒熗鍋增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