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座右銘


誡伯禽

周公(周)

 

   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于一人。

 

   今譯: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親戚,不讓大臣抱怨沒被任用。老臣故人沒有發(fā)生嚴重過失,就不要拋棄他。不要對某一人求全責備。

 

 

誡子書

東方朔(漢)

 

   明者處事,莫尚于中。優(yōu)哉游哉,與道相從。首陽為拙,柳惠為工。飽食安步,在仕代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是故才盡者身危,好名者得華;有群者累生,孤貴者失和;遺余者不匱,自盡者無多。圣人之道,一龍一蛇,形見神藏,與物變化,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今譯:明智的人,他的處世態(tài)度,沒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貴的了。看來從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齊這樣的君子雖然清高,卻顯得固執(zhí),拙于處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論治世亂世都不改常態(tài),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飽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隱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謙退,過隱者般悠然的生活,雖不迎合時勢,卻也不會遭到禍害。道理何在呢?鋒芒畢露,會有危險;有好的名聲,便能得到華彩。得到眾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會匱乏;凡事窮盡的,立見衰竭。因此圣人處世的道理,行、藏、動、靜因時制宜,有時華彩四射,神明奧妙;有時緘默蟄伏,莫測高深。他能隨著萬物、時機的變化,用最合宜的處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變,也絕不會拘泥不通。

 


九誡

嚴光(漢)

 

   嗜欲者,潰腹之患也;貨利者,喪身之仇也;嫉妒者,亡軀之害也;讒慝者,斷脛之兵也;謗毀者,雷霆之報也;殘酷者,絕世之殃也;陷害者,滅嗣之場也;博戲者,殫家之漸也,嗜酒者,窮餒之始也。


   今譯:過多貪口福的欲望,是腐壞腸肚的禍患;貪財好利是喪身的仇敵;嫉妒是亡命的大害;惡言惡意是斷頸的兵器;誹謗詆毀他人會遭到雷電擊斃的報應;殘害酷虐是自絕后嗣的禍殃;陷害他人會斷子絕孫;賭博會逐漸使你傾家蕩產;嗜酒無度是窮困凍餒的開端。

 

 

座右銘

崔子玉(漢)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隱心而后動,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今譯:不要津津樂道于人家的短處,不要夸耀自己的長處。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要忘記。世人的贊譽不值得羨慕,只要把仁愛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就行了。審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動,別人的誹謗議論對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聲超過實際,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贊賞的。潔白的品質,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變顏色,才是寶貴的。表面上暗淡無光,而內在的東西蘊含著光芒。老子曾經告誡過: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現(xiàn),而剛強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剛強之志,時間久遠,他的禍更重。君子要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實行它,久而久之,自會芳香四溢。

 

 

誡子

諸葛亮(三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今譯:作為一個君子,應該用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自己,用節(jié)險來涵養(yǎng)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有清明高尚的志向;如果不寧靜謙虛,就不能夠窮極遠大。為學一定要寧靜致志,除了有天生的稟賦之外,還必須努力學習。因此,不努力學習無法增廣才智,不立志無法成就所學。人若是怠惰了,就不能奮勉精進;若是兇險急躁,就不能化惡向善、成就德行。年華隨時光消逝,上進的意志也隨著時光遠去,終至一無所成,很可悲地守著敝陋的屋舍,那時后悔也來不及了。

 

 

誡子

姚信(三國)

 

   古人行善者:非名之務,非人之為;心自甘之,以為己度;阨易不虧,始終如一;進合神契,退同人道。故神明佑之,眾人尊之,而聲名自顯,榮祿自至,其勢然也。


   今譯:古代的人之所以行善,并不是為了謀求好的名聲,也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而是發(fā)自內心的意愿,認為這是自己做人的本分。因此,無論處境困阨或通達,都不會減損自己的德行,自始至終都是一樣。向前合乎神意,退后合乎人道。所以神明保佑他,眾人尊敬他,他的名聲自然顯揚,光榮利祿自然來到,這是情勢必然會如此的啊!

 

 

座右銘

卞蘭(三國)

 

   重階連棟,必濁汝真。金寶滿室,將亂汝神。厚味來殃,艷色危身。求高反墜,務厚更貧。閉情塞欲,老氏所珍。周廟之銘,仲尼是遵。審慎汝口,戒無失人。從容順時,和光同塵。無謂冥漠,人不汝聞。無謂幽窈,處獨若群。不為福先,不與禍鄰。守玄執(zhí)素,無亂大倫。常若臨深,終始為純。


   今譯:房屋高大眾多,必定弄濁了你的純真。金子和寶貝滿堂,將會弄亂你的精神。美味帶來災禍,美女將使你身危。想要高爬反而墜落下來,想要發(fā)財結果卻更貧窮。控制感情,堵塞欲望,是老子所珍重的。周廟里的銘文,為孔子所遵守。你的口一定要謹慎,不違逆當時的社會,把光榮和塵濁同樣看待。不要說人處于靜寂之中,人家就不知道你。不要說你處于暗室,就可胡作非為。應該把獨處與同人群共處一樣看待。見著幸福,不要搶先去取得,這樣就不會與禍患為鄰。保持清虛玄靜和質樸的本色,不要違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根本準則。經常像面臨深淵那樣戒慎恐懼,始終如一地保持自己的純真。

 


官箴

呂本中(宋)

 

   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仁者,臨財當事,不能自克,常自以為不必敗;持不必敗之意,則無所不為矣。然事常至于敗而不能自已。故設心處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權智,百端補治,幸而得免,所損已多,不若初不為之為愈也。司馬子徽《坐忘論》云:“與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此天下之要言。當官處事之大法,用力簡而見功多,無如此言者。人能思之,豈復有悔吝耶?


   今譯:當官的法則不過如下三點:清廉、謹慎、勤勉。知道了這三要素,就知道怎樣持身立世。但世上當官之人,面對錢財,處理事務時,不能自我克制,常常自以為不一定敗露出來。存這種僥幸念頭,就會什么事也敢去做。然而雖常常做事失敗,卻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因此明正心志,處理事務,從一開始就要自勵自警,這是不能不注意的。如不是這樣,而是耍弄權術智謀,千方百計補漏救拙,雖僥幸免于災難,損失卻很大。不如自始即不為之,也就無須補救了。唐人司馬承禎先生在《坐忘論》中說:“與其在最后弄巧補救,不如當初老實守規(guī)。”這是當官者處理事務的基本法則。費力少而見功多,沒有比說這句話更精彩的人了。人能臨事而深思熟慮,就不會事后后悔不迭了。

 

 

敬恕齋銘

朱熹(宋)

 

   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以是存之,敢有失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是行之,與物皆春。胡世之人,恣己窮物。惟我所叟,謂彼奚恤。孰能歹是,斂焉厥躬。于墻于羹,仲尼子弓。內順于家,外同于邦。無小無大,罔時怨恫。為仁之功,曰此其極,敬哉恕哉,永永無斁。


   今譯:出門如恭恭謹謹?shù)馁e客,辦事如認認真真的祭祀。用這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怎么會有什么失誤?自己所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他人。用這樣的準則行為處事,待人及物都溫暖如春。為何世間的人,放縱自己而困于物欲?只有像我這樣的老人,才有這樣一種憂慮。什么是壞事,什么是好事,都要自行收斂,親身實行。或居墻下,或食菜羹,都要像仲尼子弓那樣如祭如賓。對內能使家庭和睦,對外能使邦國太平。無論是小事還是大事,都沒有什么怨恨哀傷。為仁之道的功德,這就達到了它的極至。誠敬啊,忠恕啊,永遠不能厭棄。

 

 

幼儀雜箴◎惡

方孝儒(明)

 

   見人不善,莫不知惡。己有不善,安之不顧。人之惡惡,心與汝同。汝惡不改,人寧汝容?惡己所惡,德乃日新。己無不善,斯能惡人。


   今譯:看到人不好的地方,都知道厭惡,自己有不好的地方,怎能不改正呢?人們討厭不好的東西,心情都是一樣的。你有惡行不改,人怎能容你。厭惡自己身上的不良習慣與品性,德性才能一天比一天完善。自己沒有不好的行為,才可以痛恨別人的壞行為。

 

 

誡子

薛瑄(明)

 

   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倫理而已。何為倫?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五者之倫序是也。何為理?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天理是也。于倫理明而且盡,始得稱為人之名,茍倫理一失,雖具人之形,其實與禽獸何異哉!


   今譯:人和禽獸不同之處,只有人倫道德之理而已。什么是倫?就是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這五種人倫次序啊!什么是理?就是父子之間有親愛的感情,君臣之間有相敬的禮義,夫婦之間有內外的分別,長幼之間有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間有誠信的友誼,這五種是天理啊!能夠明白倫理而且完全做到了,才可稱為人。如果行為喪失倫理,縱然具有人的形體,事實上,和禽獸有什么不同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代名人的經典座右銘
[智慧哲文]中國古代座右銘20篇
中國古代座右銘20篇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匯編家范典 第四十卷
人之倫理為何
史書中的名言警句(第四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阳市| 崇仁县| 年辖:市辖区| 衡阳市| 阿拉善右旗| 榕江县| 武强县| 长岭县| 新泰市| 桐柏县| 柳江县| 赤水市| 马边| 沈阳市| 四平市| 公主岭市| 光泽县| 南丰县| 广东省| 光山县| 双柏县| 昌宁县| 贵阳市| 简阳市| 叙永县| 湘阴县| 庐江县| 根河市| 临夏市| 佛坪县| 石家庄市| 当雄县| 通城县| 汨罗市| 清苑县| 敦煌市| 贞丰县| 孝昌县| 繁昌县| 苗栗县|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