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氣陽光的形象加上謙遜隨和的性格,吳尊從飛輪海出道時便是人氣滿滿的男神級偶像。
有顏有錢有時間,有情有義有溫度,滿足了一個女人對老公的所有幻想。
明明是顏藝俱佳的當紅偶像,卻在2013年突然宣布自己已經結婚了的消息,而且對象還是交往18年的初戀!
本以為吳尊要面對的是大型“女友粉”脫粉現場,沒想到如今40歲的吳尊越來越有魅力,也越來越受人追捧。
還記得在《爸爸去哪兒》中,他潤物細無聲般的教育方式圈粉無數,令無數迷妹驚呼:
有吳尊這樣的爸爸也太太太太太幸福了吧!
一向以鐵血硬漢形象露面的吳尊,卻在前不久為了一個女孩感性落淚。
而這個女孩,就是他上輩子的小情人——女兒NeiNei。
▼
作為妥妥兒的一枚“女兒奴”,“老父親”吳尊對于NeiNei可是寄予了厚望,在她3歲時就送去學芭蕾。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常常因為看到NeiNei在學習過程中吃苦而感到心疼。
這個曾經迷倒萬千少女的男人,唯有在面對女兒的時候,才甘愿俯首稱臣。
NeiNei想要像阿麗塔一樣保護地球,他立馬要變身“綠巨人”,想要陪著女兒一起完成夢想:
▼
帶NeiNei嘗試滑翔傘,教她勇敢去面對人生:
▼
情人節也不忘跟自己的小情人表白:牽你一輩子。
▼
在這個男人都理所當然的以事業為先時,當年正當紅的吳尊卻選擇暫時退出娛樂圈,留出整整兩年時間給家庭。
被問到“事業”、“家庭”二選一這道選擇題的時候,他更是毫不猶豫地說:
“當然是家庭放在第一呀,這不用說的,我覺得有一個好的家你才可以把其他的事情做好。”
而吳尊也說到做到,女兒出生后,他每天都會親自帶孩子,幫女兒洗好澡哄她睡覺:
▼
對吳尊來說,錢能賺一輩子,未來的5年、10年、20年都能賺,但孩子的童年,需要他的陪伴。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吳尊絕不會讓“父親”這個角色從他們的人生中缺席。
不管是周末,還是大小節日,能陪在孩子身邊就絕不含糊:
▼
而NeiNei人生中的每個重要階段,他都會陪在她身邊,和她一起見證:
▼
作為一名藝人,要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吳尊常常會感到分身乏術,可是在對待孩子上,他從不會有一絲懈怠。
因為他深信:
“只要你對孩子有很厚重的愛,無論多辛苦多累,你還是做得到,什么都做得到!”
父母對于孩子的愛,如果不為人父母就無法深刻感受到。
從《甄嬛傳》到《那年花開月正圓》,拿遍“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大滿貫的孫儷,卻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放棄了各種資源、用低產換取家庭的平衡。
她把這一切歸咎到自己的“懶”上,可是在“懶”過之后換來的,是兒子等等和女兒小花的健康成長。
仔細翻翻孫儷的微博你會發現,這跟那些滿是精修美圖、忙著走紅毯的女明星一點兒都不一樣。
她的生活充滿了煙火氣息,大部分時間不是陪孩子出游,就是曬孩子日常:
▼
別人的微博簡介要么介紹自己歌手、演員的身份,要么給自己冠以曾獲什么獎的頭銜,可她的簡介卻是1+1=4。
兩個“1”代表她和鄧超,“4”則代表了一家四口,一句話便道出了孫儷選擇的人生重心。
孫儷深知,對孩子來說,他們最想要的幸福,就是爸爸媽媽的陪伴。
于是她便與鄧超約定,只要有一方在外工作,另一方就要盡量在家陪伴孩子。
她和鄧超都是很優秀的演員,有時不能保證每天陪在孩子們身邊,但高質量的陪伴,從來與時間無關。
空閑時間,她會帶孩子們去游樂園,放下“母親”的身份,像小朋友一樣陪他們瘋玩一天:
▼
帶等等去看公益圖片展,對孩子的教育也一點一滴落實到了她的日常陪伴中:
▼
對孫儷來說,她除了是演員,更是一名母親,她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過程太多。
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不快樂的。
對于孩子來說,最貴的禮物和最好的起跑線,從來都不是學區房,不是補習班,而是陪伴。
而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的陪伴。
對于現在的很多父母來說,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他們更愿意將時間放在賺錢養家、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上。
于是,陪伴孩子成為了最奢侈的事情。
父母們總是認為,有錢就能讓孩子提高幸福感,殊不知,孩子最想要的幸福,其實是爸爸媽媽的陪伴。
其實,孩子們想要的陪伴,不是要求父母們丟掉工作24小時貼身陪伴,而是希望他們即使再忙,也能抽出一點空閑與孩子相處。
也許是少玩一會兒手機,也許是少一次吃飯應酬,哪怕只是每天一個小時,和他們聊聊天、看看電視,他們就會感到快樂與滿足。
可是,又有多少父母能意識到這一點?
最近刷到一個視頻,為人父母的你,真的應該靜下心來好好聽一下孩子內心的呼喚:
▼
孩子對父母天生忠誠,總有著滿心的喜歡,即使面對那些寧愿玩手機都不愿陪他們玩的父母,孩子們也總是想盡辦法通過各種笨拙的方式去親近他們。
可是很多父母卻總是把孩子們的親近行為,定義為“調皮搗蛋”、“熊孩子”。
還記得《奇葩說》曾有一期節目做過這樣一個調查:
“爸爸陪你們玩一天,和送這個玩具,你會選擇哪一個?”
出乎意料的,所有孩子們都放棄了玩具,而選擇了爸爸。
是啊,孩子想什么,用心陪才懂。
我們錯過了連續劇,還能重頭補,但如果錯過了孩子的童年,就一輩子也補不回了。
不要讓你的愛,在孩子不斷的理解與妥協中消磨殆盡。
對孩子來說,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4月15-20日,天貓母嬰發起了#每天親子陪伴#1小時活動,倡導所有的爸媽,放下手機,用心深度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精彩。
教育作家尹建莉說過,“僅有血緣是不夠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必須要有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次。”
可是對有些人來說,別說是每天陪伴孩子一小時,就連每天能見孩子一面都是奢望。
據2018年大數據調查顯示,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人。
這697萬個孩子,早早地學會了做家務,卻不懂得有爸爸媽媽陪伴的滋味是怎樣的。
天貓母嬰與寶寶樹、優酷、飛豬、支付寶、口碑、UC、阿里魚、微博等平臺共同發起“每日親子陪伴1小時”號召,聚焦社會親子人群的有效陪伴。
最值得關注的是,天貓母嬰聯合阿里公益,攜天貓母嬰全體商家聯動消費者,通過“童伴公益項目”為他們打造全新的童伴之家,培養“童伴媽媽”,幫助并陪伴孩子們健康成長。
4月15-22日,搜索#天貓親子節#,購買童伴計劃專屬公益寶貝,你的每次購買,天貓都將聯合商家為留守兒童捐出0.02元
戳下方視頻,了解更多
▼
現在打開天貓APP,搜索“天貓親子節”,為留守兒童們送去你的「陪伴」。
豐富兒童生活、開拓兒童視野,讓他們的未來獲得發展的更多可能性,離不開每個你我的幫助。
愿天下父母都能與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