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度寺碑》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唐貞觀五年立。歐陽詢書。用筆瘦勁剛猛,結體內斂修長,法度森嚴。
《化度寺碑》的妙處,在于嚴謹縝密,神氣深隱,具有體方筆圓之妙,有超塵絕世之概。同時,此碑模勒之工,非后世所及,故稱楷法極則。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敦煌石室曾發現唐拓本,為法國人伯希和攜往國外,分存于法國巴黎圖書館、英國倫敦博物館。近年敦煌石室,發現一個殘本,存236字,摹拓頗精彩。一般人所稱道的《化度寺碑》,多指遺落在宋時的唐原石,其臨模鐫石的確精絕。可是后人誤把宋人翻刻的當作唐朝原石,仍聲稱唐石宋拓,這主要是翁方綱的錯誤。宋時有人依據宋拓本翻刻,以后陸續翻刻甚多。傳世拓本中,唯吳縣吳氏歐堂藏成親王舊藏本是原拓孤本,今藏上海圖書館。影印本極多,現在一般所見的影印本,為李宗瀚所藏,商務印書館印的。元趙孟頫評論云:“唐貞觀間能書者,歐陽率更為最善。
原文:蓋聞人靈之貴,天象攸憑,稟仁義之和,感山川之秀,窮理盡性,通幽洞微。研其慮者百端,宗其道者三教,殊源異軫,類聚群分。或博而無功,勞而寡要,文勝則史,禮煩斯黷。或控鶴乘鸞,有系風之諭;餐霞御氣,致捕影之譏。至於察報應之方,窮死生之變,大慈(闕)運宏濟群品,極眾妙而為言,冠元宗以立德,其唯真如之設教焉。若夫性與天道,契協神交,貽照靈心,澄神禪觀,則有化度寺僧邕禪師者矣。禪師俗姓郭氏,太原介休人。昔有周氏,積德累功,慶流長世,分星判野,大啟藩維。蔡伯喈云:「虢者郭也。虢叔乃文王所咨,郭泰則人倫攸屬。」圣賢遺烈,奕葉其昌。祖憲,荊州刺史,早擅風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