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車的老司機
應該對四平路不陌生
一頭接著五角場
一頭可以順到北外灘
不過最近
四平路大連路的路口
卻被不少司機封為“網紅”
原因不是這里有多美多熱鬧
而是因為很多人都在這里
吃!到!了!罰!單!
違法的原因都是同一個
??????
“不按規定使用燈光”
市民李先生6月初也收到了
這樣一張交通違法罰單
罰單顯示
違法地點是“大連路進四平路東約20米”,違法行為則是“不按規定使用燈光”。
李先生一直認為自己是遵紀守法的好駕駛員,收到這樣的罰單讓他感到非常奇怪,按理說自己不會犯“不打燈”這樣的“低級錯誤”。
為了讓鄰居們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李先生將自己“吃罰單”的遭遇
分享到了小區業主群里
誰知道這一分享
居然引發了集體共鳴
原來在這個路口“吃罰單”的
遠不止李先生一個人
有位鄰居也是因為變道不打燈
一年之內在這個路口吃了6次罰單
被罰到懷疑人生
“打轉向燈”這樣一個基礎的交通法規
居然會有這么多人違反?
而且偏偏都是在同一個路口?
這樣的巧合讓李先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小區業主群的鄰居們也給出了
自己的分析猜測
有人認為
“吃罰單”是因為“打燈不滿3秒”造成的
也有人認為
很多人沿著路邊走
進入右轉分流車道時
會忽略實際上是跨過了分流線
應該打燈而沒打燈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
此處違法率高
主要就是因為標識不清晰
究竟這個“網紅罰單”路口
問題出在哪兒呢?
近兩成駕駛員打轉向燈不“標準”
記者6月10日上午實地考察,發現在離大連路路口紅綠燈約20米的位置,原本只有三車道的大連路又擴出了一根右轉分流道,在直行道和右轉道之間有虛線相隔。而除了在靠近道路分流前方約10米的地面上標識出了前方車道分流之外,并沒有其他的交通標識。
經觀察,很多車輛會沿著分流線直接跨越到右轉道上,根本沒有打轉向燈,平均每10輛車就有1輛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而這種現象在信號燈為綠燈的時候尤為嚴重。
還有一類駕駛員進入右轉道時會打轉向燈,但是打得很不“標準”:有的是一邊變道一邊打燈,有的干脆已經完成了變道,才“亮”出轉向燈。
“我都被罰得不會開車了,
對這條路有陰影了。”
究竟怎樣通過這條路
才是標準動作呢?
來聽聽交警怎么說!
Q
電子警察怎么判定“不按規定使用燈光”?使用轉向燈一定要打夠3秒或者5秒嗎?
交警:只要變更車道都要打轉向燈,不打轉向燈或者轉向燈打得太晚了都會被電子警察抓拍記錄。轉向燈的使用并不是在于時間,而是整個轉向的過程中怎么使用的。一旦駕駛員有轉向意圖了,就要打轉向燈,然后再直行一段時間,然后轉向的過程中轉向燈都是不能關閉的,最后完成轉向、變道,車輛也有自動回正的功能,才能關閉轉向燈。所以并不是通過秒數來判定的。大家要記住就是要先打了轉向燈之后,才可轉動方向盤。
更多車輛燈光使用規范
戳開視頻看
??????
你還知道哪些路口容易吃罰單?
留言分享出來,大家一起學習
讓駕車上路更加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