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很多植物園和公園里的魯冰花陸續開放。比如無錫太湖風景區黿頭渚公園,今年就首次引種了5000多株各種花色的魯冰花,現在已經進入花季。
魯冰花的大名叫“羽扇豆”,是豆科羽扇豆屬(學名Lupinus)植物的統稱。就像很多從西方引種到東亞的栽培植物一樣,“羽扇豆”這個中文名究其根源也是來自日語。盡管日本人現在更習慣用屬學名的音譯“ルピナス”(rupinasu)來稱呼羽扇豆,但在最開始,他們是管這類植物叫ハウチワマメ(hauchiwamame,漢字寫為“葉団扇豆”)的。這是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因為很多種羽扇豆的葉子都由掌狀排列的多枚小葉組成,樣子確實有點像團扇。而在日語中,“葉”和“羽”這兩個詞同音,都讀ハ(ha),所以“葉団扇豆”這個名字有時也寫成“羽団扇豆”。去掉其中的“団(團)”字,就成了“羽扇豆”。
羽扇豆屬是個大屬,其種數至今沒有統一意見,一般認為是200多種。這個屬的大部分種都產于美洲,在美國西部山區、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和南美溫帶草原地區種類尤其豐富;只有寥寥十幾種產于舊大陸的地中海地區和非洲。當然,西方人最早熟悉的羽扇豆恰恰是這些地中海地區的一年生種類,特別是黃羽扇豆(Lupinus luteus)、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狹葉羽扇豆(Lupinus angustifolius)這幾種。
和很多豆科植物一樣,羽扇豆生有根瘤,能夠把空氣中的氮固定到土壤中;它的種子又富含養分,特別是蛋白質。因為這些特點,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把羽扇豆當成綠肥植物和食用豆類來栽培。這些一年生的羽扇豆在初夏結實之后就會死去,農民們把它的豆莢摘走后,便任憑枯萎的植株爛在田里,化為其他農作物的肥料。不過,羽扇豆在綠肥和食用兩方面的用途都不算突出,既比不過苜蓿、三葉草這些最著名的綠肥植物,又比不過豌豆、鷹嘴豆這些栽培更廣的豆類,所以在歐洲長期都是一種次要的作物。
羽扇豆西文名字的由來也是一樁疑案。根據后人考證,古希臘語里的θ?ρμο?(thermos)指的就是白羽扇豆,但這個詞又是“熱”的意思(由此派生出英語的“溫度計”thermometer、“等溫線”isotherm等詞)。白羽扇豆和“熱”有什么關系?還是說它們只是兩個詞形恰巧相同的詞?現在不得而知。
在拉丁語中,羽扇豆叫lupinus,和形容詞“狼一般的”同形,這同樣令人費解。18世紀以來,一些歐洲學者認定羽扇豆之所以和狼扯上關系,是因為它們可以耗竭地力,像狼一樣兇惡。這個說法后來便流傳開來,成為目前最流行的詞源解釋。
然而,明明可以改善土壤肥力的植物硬被說成是“耗竭地力”,實在匪夷所思。所以,后來又有人懷疑拉丁語中的羽扇豆和“狼一般的”也只是詞形恰巧相同,本來沒有關系。美國學者理查德·皮爾斯(Richard Pearce)就發現,在中世紀以前的文獻中并沒有人把羽扇豆和狼聯系起來,倒是曾有人認為lupinus“羽扇豆”這個詞來自古希臘語λ?πη(lypē)“痛苦”,因為它們的種子如果不加處理的話是極為苦澀的,吃在嘴里可以讓人愁眉苦臉。19世紀的英國植物學家托馬斯·米漢(Thomas Meehan)也認為拉丁語“羽扇豆”一詞和“痛苦”有關,但不是因為它的種子發苦,而是因為它的小葉在晚上會下垂、合攏,而下垂的葉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悲傷、痛苦之類情緒。看上去,這些詞源解釋似乎要比“惡狼”的說法合理一些。
黃羽扇豆(Lupinus luteus)(來源:http://www.tapiz.co.il/)
巧的是,羽扇豆在中國文化中的意象恰好也和痛苦相關。大眾所熟悉的“魯冰花”一名,本是臺灣人對其英文名lupin(這個詞自然是來自拉丁語)的音譯。把魯冰花引入臺灣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日據時期的日本人,目的是作為綠肥使用。由于日本人在本土栽培黃羽扇豆最多,所以臺灣今天栽培最多的也是黃羽扇豆。這樣看來,魯冰花傳入臺灣這件事本身,首先就是中華民族受到外敵入侵的痛苦歷史的反映。
讓魯冰花暴得大名的,是臺灣小說家鐘肇政在1960年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以及1989年由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小說講述了擁有繪畫天賦的神童古阿明不幸而短暫的一生,讀之令人淚下。古阿明的父親是茶農,魯冰花正是茶園中充作綠肥的植物。小說中幾處有關魯冰花的描寫,如“一行行的茶樹和一行行的魯冰花,形成綠黃相間的整齊圖案”、“魯冰花早已謝了……為了留種而沒拔的,也結著一只只豆莢,整棵整棵都呈著枯萎的灰褐色”、“魯冰花謝了,留下粒粒種籽,明年又會開出一片黃色花朵點綴人間;而在這一開一謝之間,使茶園得到肥份”,無不是對黃羽扇豆的形態和用途的精確描繪。作者由此讓魯冰花成為擁有苦澀人生的臺灣鄉間少年的象征。后來有不諳植物的人,以為“魯冰花”是“路邊花”的諧音,就是望文生義了。
如今,很多人還記得電影《魯冰花》中由甄妮演唱的那首同名插曲,特別是“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這兩句歌詞。魯冰花因此被視為“母親之花”。這是魯冰花在華人世界中的獨有意象——而在西方和日本的花語中,魯冰花卻意味著想象力、永遠幸福和貪欲,與痛苦、母愛全無關系。
“彩虹”系列羽扇豆(來源:http://backyardideas.biz/)
其實,各地公園栽培的那些魯冰花,也并不是原產歐洲、經由日本引入臺灣的一年生的黃羽扇豆,而多半是由一種原產美國西部的多年生羽扇豆——多葉羽扇豆(Lupinuspolyphyllus)經過雜交之后培育出的“彩虹羽扇豆”系列園藝品種。想要看到最純正的那種魯冰花的話,我想還是要在暮春時節拜訪一下臺灣的茶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