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者 當好血壓偵察兵
2010-04-30 10:33:11 來源: 家庭醫生在線 編輯: 劉紅瑋
推薦閱讀:
·
警惕!高血壓也能誘發心絞痛·
老人 別掉入降壓“陷阱”·
教你怎樣讓血壓“穩如泰山”·
這幾種情況,小心血壓升高糖尿病與高血壓存在密切的關聯。有資料表明,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者患高血壓的幾率高54%。罹患高血壓,必須非常重視。測量血壓簡單易行,患者可以自己掌握正確測量方法,并經常監測和做記錄,學會如何判斷血壓的異常,這對疾病控制有極大益處。通過細心觀察、嚴密監護,病友可以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及早發現糖尿病并發癥的出現。
影響血壓的因素很多,監測血壓時要加以充分考慮。
1.年齡隨年齡增長,血壓會有所升高;
2.時間早晨低、傍晚高;
3.睡眠睡眠不好會導致血壓升高;
4.情緒情緒不好會導致血壓升高;
5.溫度氣溫低會使血壓升高;
6.生活方式吸煙、酗酒、吃鹽多等等習慣會使血壓升高。
7.運動測量血壓前,至少要平靜10分鐘,而不要在劇烈運動后立即測量。
運用不同的方法測量血壓,對辨別糖尿病并發癥有一定幫助。
測量臥立位血壓
測量臥立位血壓可以判斷有無自主神經病變。
首先,讓接受測量者以平躺的姿勢測量上臂血壓,然后站立起來再測一次。正常情況應該沒有明顯差異。如果立位血壓比臥位的低,收縮壓降低超過20mmHg,舒張壓降低超過10mmHg,可以判斷有自主神經病變的存在。
自主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神經系統并發癥的一種,可導致直立性低血壓,患者在猛然起身時會出現眩暈或昏厥,發生意外、受傷。
測量上下肢血壓
測量上下肢血壓可以判斷外周血液供應情況。
通常都是測量上臂血壓,在腳踝處測量可以得到下肢的血壓值。正常情況下,下肢血壓比較高,下肢與上肢血壓值的比值,正常應該在1~1.4之間。
如果發現下肢血壓比上肢低,說明下肢動脈缺血已經形成。如果下肢與上肢血壓比值低于0.9,說明存在輕度的供血不足;如果比值低于0.5,則為明顯缺血,可能出現間歇性跛行或靜息痛(患肢不運動時發生疼痛);如果比值低于0.3,則極有可能發生組織壞死,出現糖尿病足潰瘍。
同理,測量兩上肢的血壓;可以辨別有無上肢動脈缺血。正常人左右上肢的血壓相差不超過2~4mmHg,如果兩側相差過大,則表明降低的一側有動脈血管病變的可能。
通常,血壓較平穩的病友可以每周測量1~2次,在血壓波動時,至少要每天測量1~2次。最好在晨起7~8點和晚上7~8點測量血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