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老大伊利剛出爐的業績一如既往的穩健,未來伊利能否給投資者帶來驚喜,取決于其奶源投資、多元化發展、產品開發的效果
馬霖 | 文
余樂 | 編輯
伊利股份(600887. SH)8月29日發布的2019半年報顯示,其營收增速保持穩健,凈利增長加速。
伊利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乳品企業,生產和銷售牛奶、酸奶、奶粉、冰淇淋等乳制品。隨著乳制品行業競爭加劇,2019年上半年,伊利營收451億元,凈利潤37.98億元,持續領跑亞洲乳業。
給予投資者穩健的業績回饋的同時,伊利在半年報中再次闡釋了其在外部不確定性環境下,穩定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持續健康增長的潛力。截至2019年8月29日收盤,伊利市值1774.3億,上市23年來市值增長了421倍,累計現金分紅205.43億元,分紅率高達到58.71%,是A股市場公認的白馬股。
未來伊利能否給投資者帶來驚喜,答案藏在其奶源投資、多元化發展和產品開發之中。
中國乳品市場上半年的發展有喜有憂。
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乳品市場各細分領域中,常溫液態奶、奶粉市場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0%、8.8%,有機乳品市場零售額則比上年同期增長13.8%。
從半年報數據可以看出,除了重點產品之外,伊利創新產品、創新渠道的增長也較突出。2019年上半年,“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金領冠”“巧樂茲”“甄稀”“暢意100%”等重點產品系列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0%。同期,新品銷售收入占比17.4%,電商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31.94%。
在乳制品之外,伊利還做出了一些多元化的新嘗試。
今年7月伊利推出了兩款咖啡產品,“試水”中國競爭愈發激烈的咖啡市場。此外,伊利還成立了安圖伊利長白山天然礦泉飲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進入飲用水市場,該項目目前還在凈投入階段。
從業績的長期穩定性來看,伊利的確優于蒙牛。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來,伊利的營收始終保持上升態勢,在2015-2016年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平臺期,隨后繼續上漲;
從營業利潤和營業利潤率來看,伊利的盈利能力也高于蒙牛。
蒙牛目前營收是伊利的87%,但利潤僅為伊利的46%。蒙牛的營業利潤率近5年維持在3-5%的水平,伊利則為8%-10%。
蒙牛曾于7月發布公告表示,近期計劃以41億元的價格出售所持君樂寶51%股權。君樂寶對蒙牛的業績有所貢獻,例如,2018年蒙牛奶粉業務增長49%,君樂寶貢獻了68%。賣掉君樂寶股權,這一情況可能會在短期內持續對其業績表現造成一定影響。
對于伊利等乳品企業,上游原奶供應保障是穩定生產經營的前提條件,未來業績增長的不確定性也部分來自原料成本的增加。
中國近年來嚴格的環保政策,驅使不合格牧場持續關閉退出,但新牧場暫無明顯增加。同時,消費者對奶制品的需求在提升,乳企將持續面對生鮮乳供不應求的現狀。
上半年,中國原料奶收購價格就持續呈上漲趨勢,伊利原奶采購成本上漲6%,目前中國的原奶依然供不應求,這決定了短期內乳企的收購成本不會降低。浙商證券7月末曾預測,今年原奶價格將保持5%以上的增速。
進口乳清粉、脫脂奶粉等原輔料價格也在上漲,這對乳品企業控制成本構成壓力。中美貿易摩擦,進出口貿易政策及匯率的波動,也加大了增長不確定性。
伊利正通過與國內外更多供應商合作,以保障原奶供應。
2019年8月,伊利完成對新西蘭乳業合作社Westland的收購。2013年,伊利曾收購新西蘭乳業公司大洋洲乳業(Oceania Dairy),生產“金典”新西蘭進口牛奶、“柏菲蘭”牛奶等高端產品。
多元化業務方面,2019年4月,伊利完成對泰國冰淇淋公司Chomthana96%股份的收購,這是一家在東南亞國家頗具影響力的冰淇淋公司,市場對伊利拓展新業務,發展國際市場亦有所期待。目前包括冰淇淋在內的冷飲業務占其營收比例為9.5%,還有提高空間。
圖片來自Wind
近年來中國乳品市場還出現了中高端化趨勢,“有機”等高端產品需求旺盛,伊利也在抓住機遇,加大這方面的產品升級。
未來伊利能否給投資者帶來驚喜,不久我們會看到答案。
作者為《財經》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