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中的雕刻工藝主要有線雕、浮雕、透雕、圓雕等。
線 雕
線雕又稱“線刻”“陰刻' ,是指刻痕陷于木材之內的雕刻方法。其雕刻技法是雕刻工藝的基礎技法,任何一種雕刻裝飾技法都要依賴于線雕才能完成。通常用于屏風、箱柜類家具表面的器物、動植物、人物或文字紋的單線條勾畫,線條流暢自如,富有表現力。
浮 雕
浮雕是指在一一個背景平面上,雕刻出適合正面觀賞的圖案。適合表現山水風景、樓臺殿閣、街市等復雜及場面宏大的畫面,通過浮雕底層到浮雕最高面的形象之間的互相重疊、上下穿插,營造出深遠的意境。根據浮雕圖案厚度壓縮的程度,可將浮雕分為深浮雕、中浮雕、淺浮雕及薄肉雕。浮雕還多與圓雕結合使用,用圓雕技法表現主要形象,浮雕、線雕等技法表現次要形象,并作為襯底。
烏木雕螭紋經卷盒.清初
透 雕
透雕又叫“鏤空雕',家具行業中叫“鎪活”或“鎪花”,是鎪空浮雕圖案以外的空白處,凸顯出花紋,使家具顯現出華麗之美、靈秀之美。透雕包括正面透雕、正背兩面透雕和整挖透雕。
貴妃榻
正面透雕是只雕正面,不雕背面,如椅背。
正背兩面透雕指正背兩面均有雕刻,如床圍子、衣架的中牌子、插屏的屏芯等。
整挖透雕是在透雕正背兩面的同時,用刀透空縱深部分。
透雕還常和其他雕刻技法結合,如和浮雕相結合,在浮雕花紋之外或之間加入透雕,就會使花紋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圓 雕
圓雕屬于現代美術術語,古代沒有專門術語。它是指不帶背景、具有真實三維空間關系、適合從多角度觀賞的雕刻。雕刻的圖案大多是動植物、人物等。一般運用在紅木家具的端頭、柱頭、腿足和底座等部位。
紫檀嵌黃楊木花臺
2.攢 斗 工 藝
攢斗是明清家具工藝術語,源于中國古建筑內檐裝修制作門窗格子芯的工藝技術。“攢”指把縱橫的短材用卯榫結構將許多小木料拼成各種幾何形紋樣,可組成大面積的裝飾板;“斗” 指鎪鏤的小料簇合構成花紋。攢與斗這兩種工藝常結合使用,故將這種裝飾加工的手法簡稱為“攢斗”,南方也習慣稱作“兜料”。這種工藝常用在椅子背板、桌子牙角、案的擋板、架格的欄桿、床圍子、衣架的中牌子等部件。此項工藝既可充分利用小木料,又可以做出非常好看、非常結實的幾何花紋。
成對黃花梨博古櫥
從美學上看,“攢斗” 工藝體現了我國“通透為美'的審美觀念,也是中國家具風格的集中體現。
3.漆 飾 工 藝
紅木家具在我國作為高檔、貴重的木質家具,既是人們日常生活用品,又是具有傳統文化特征的工藝品。它比普遍木質家具對漆料的要求更高,漆飾工藝也更為復雜。明清時期,漆飾工藝發展到頂峰,各種漆飾技法豐富多彩,常用的有一色漆、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鈿、犀皮、剔紅、剔犀、款彩、戧金、百寶嵌等。
一色漆:指器物表面上只髹一種顏色的漆器,因其樸實無華,無任何裝飾與花紋,故又稱為“光素漆”。
罩漆:又稱“罩明”,是在一色漆器或有紋飾的漆器上罩一層透明漆。
描漆:是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種漆畫紋的裝飾方法,又稱“彩漆” '描彩漆”。
紅木藤面蘇式春凳.清
描金:又稱泥金畫漆,是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繪花紋的裝飾方法。常以黑漆做地,也有少數以朱漆為地,也有把描金稱作“描金銀漆裝飾法”的。
堆漆:是指用漆或者漆灰在器物上堆出花紋的裝飾技法。
填漆:在漆器表面陰刻出花紋后,用不同顏色的漆填入花紋,干后將表面磨光滑的裝飾技法。
雕填: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繪各種圖案紋樣,以刀代筆在畫面每個部位的外輪廓勾勒出輪廓槽線,戧以金粉,使畫面更加豐滿,具有色彩華美繽紛、圖案線條流暢的藝術特征。
螺鈿:又稱“螺甸' “螺填' “鈿嵌” “陷蚌” '“坎螺” “羅鈿”,是用貝殼薄片制成人物、鳥獸、花草等形象,鑲嵌在髹漆器物上的裝飾技法的總稱。從鑲嵌技法上可以分為鑲嵌硬鈿、鑲嵌軟鈿和鑲嵌鐫鈿等。
犀皮:又稱“虎皮漆”或“波羅漆',做法是先用石黃加入生漆調成黏稠的漆,然后涂抹到器胎上,做成一個高低不平的表面,再用右手拇指輕輕將漆推出一個個凸起的小尖。稠漆在陰涼處干透后,再在上面一層一層地涂上不同顏色的漆,各種顏色相間,并無一定規律, 最后通體磨平。
剔紅:又名“雕紅漆”或“紅雕漆”。在漆胎上涂上近百道朱色大漆,待半干時描上畫稿,然后再雕刻花紋。
剔犀:又稱為“云雕” “屈輪” ,用朱漆和黑漆或朱、黃、黑3色更迭的漆有規律地逐層涂漆,待干后剔刻出圖案。
刀狀黑黃檀羅漢床
款彩:又稱“刻漆” “大雕填' “刻灰”,是指在漆地上刻凹下去的花紋,再在里面填漆色或油色以及金或銀的一種裝飾技法。
戧金:在填漆磨平之后,依紋樣陰刻出花紋,然后在刻畫好的紋線內填入金、銀或彩漆的髹飾技法。
百寶嵌:由嘉靖年間揚州著名漆器匠師周翥所創,所以又稱“周制”。就是在同一件器物上有選擇性地鑲嵌多種經過加工的珍貴材料,從而達到突出構圖主題和強化裝飾效果的目的。
大葉黃花梨太師椅
廣作繡紅木鑲嵌螺鈿銀絲曲屏.清
4.鑲 嵌 工 藝
鑲嵌是先將不同顏色的木塊、木條、獸骨、金屬、象牙、玉石、螺鈿等,組成平滑的花草、山水、樹木、人物及各種自然界題材的圖案花紋,然后再嵌粘到已銑刻好的花紋槽(溝)部件的表面上而形成裝飾圖案。家具鑲嵌可分為雕入嵌木、鋸入嵌木、貼附嵌木和銑入嵌木等4種形式。
黑漆嵌骨山水人物長方盒.明晚期
雕 入 嵌 木
利用雕刻的方法嵌入木片,即把預先畫好的圖案與花紋的薄板,用鋼絲鋸鋸下,把圖案花紋挖掉待用。另外將被挖掉的圖案花紋轉描到被嵌部件上,用平刻法把它雕成與圖案薄板厚度一樣的樣式(略淺此),并涂上膠料,再嵌入已挖好的圖案薄板內。
鋸 入 嵌 木
鋸入嵌木原理類似于雕入嵌木,是利用透雕的方法把嵌材嵌入底板,因此這種嵌木兩面相同。制作方法是先在底板和嵌木上繪好完全相同的圖形,然后把這兩塊對合,將圖案花紋對準,用夾持器夾住,再用鋼絲鋸將底板與嵌木一起鋸下,然后將嵌木圖案嵌入底板的圖案孔內。
烏木嵌影木成對圈椅及方幾套件
貼 附 嵌 木
貼附嵌木實際上是貼而不是嵌,就是將薄木片制成圖案花紋,用膠料貼附在底板上即成。這種工藝已為現代薄木裝飾所沿用。
銑 入 嵌 木
銑入嵌木就是將底板部件用銑床銑板槽(溝),然后把嵌件加膠料嵌入。
中國家具文化與藝術博大精深,尤其是明清時期的家具設計藝術以其簡約的線條、古樸的質感、簡潔而精美的木雕裝飾深深地影響著現代家具的設計。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修養、習慣意識及審美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明清家具內涵的美學價值在現代中式家居設計中的運用,以及對中式裝修的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古典主臥一,整體紅木裝飾將古典木作氣質彰顯出惟妙惟肖之感,房間寬敞又不失溫馨,背景圖中描繪的牡丹圖雍容華美,光彩照人,一裝一飾的風雅之處極賦古典盛名。
古典主臥二,端莊靜雅的中式風格使房間充滿古典氣質,傳統水墨彩描摹出一幅生動靈韻的花鳥圖,陽臺飄窗處的榻榻米設計彰顯出自然溫馨,休閑的時候一邊品茶一邊沐浴陽光,享受美好生活。
古典主臥三,復古潑墨裝飾氣勢宏大,美輪美奐,氣質典雅的房間內景中一飾一物都能彰顯傳統古典藝術。
古典主臥四,整體空間內彌漫著一種獨屬于中式傳統的意蘊,古香古色的木雕裝飾充滿了來自東方儒雅的魅力,淡雅清俊的墻面裝飾極具中式色彩。
現代家庭裝修設計中的臥室更多是以幾何線條來修飾,色彩明快,立面立體層次感較強,多與陽臺相連,讓整個空間明亮,這也是現代家裝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