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Life
有一種青春叫“打死不穿秋褲”
有一種成熟是“我媽沒張口,我自己套上秋褲”
有一種老去是“媽,我秋褲呢!”
對寒冷最大的尊重是“襪子包住秋褲腿兒”~(~ ̄▽ ̄)~
天兒漸漸涼了,你還在為了美麗而對抗嚴寒穿著短裙、露著大長腿嗎?
每每此時,總能聽到有人說“天冷了,不穿秋褲,以后會得關節炎的!”
但是,果真如此嗎?
不穿秋褲or寒冷會導致關節炎嗎?
秋褲、寒冷、關節炎之間關系有多大?
什么是關節炎?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由炎癥、感染、退化、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可分為數十種。
人體的關節表面都有一層薄薄的軟骨。這層軟骨起到潤滑,吸收沖擊,減緩摩擦的作用。一旦這層軟骨因為過度使用或者外來損傷導致磨損,表面不再光滑,關節活動起來就會導致兩個關節頭之間產生令人不適的摩擦,疼痛和炎癥隨之而來,這就形成了關節炎。
常見于膝蓋,髖關節,腰脊關節,頸關節,手指關節,而其中膝關節最為常見。
我國的關節炎患者有1億人以上,且人數在不斷增加。關節炎的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目前已知的骨關節炎危險因素主要包括高齡、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異常、過度運動、維生素D缺乏,以及創傷、關節形態異常、免疫系統紊亂、微生物感染等。可以看到引起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里面沒有“寒冷”,沒有“不穿秋褲”!
但是,也別高興的太早,雖然寒冷本身不能導致關節炎,但會加重關節炎患者的疼痛。這時候就看到了“秋褲”神器的重要性!作為秋冬季節防寒保暖的衣物,秋褲能維持人體熱量,保證關節暖和,減緩關節疼痛。
//
年輕時受的寒,老了要“還”嗎?
有些年輕女性,天氣轉涼便會出現膝關節痛,往往被家里的長輩說是凍出來的;有些人認為年輕時沒有注意腿部保暖,“隱形”地傷了膝關節,所以,年老時會得到“報復”。這該如何科學的解釋呢?
其實,人到老年,腰腿痛跟年輕時“不穿秋褲的任性”也沒有直接關系。
人只要活動,關節就會產生摩擦。關節也和很多商品一樣有“使用壽命”。長年累月的“摩擦”會縮短骨關節的“壽命”。如果年齡達到了關節的使用壽命,關節處的軟骨會變薄、軟化、失去彈性,甚至碎裂、剝脫,軟骨下的骨質增生并形成骨贅(即所謂“骨刺”),最終導致關節疼痛、關節僵硬和活動受限。從事過度運動職業的人的骨關節會提前“退休”。
/ / /
關節炎如何保養?
那么有關節炎的人,在這個涼颼颼的季節里,要怎么保養呢?
首先,要注意保暖。秋冬季節寒冷潮濕,關節炎進入多發期,中老年人特別是關節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比正常人提早穿上厚衣服,避免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下工作生活,可在患處佩戴護膝護腕等,避免接觸涼風。
其次,活動上也要引起注意,登山、太極拳、爬樓梯等運動均不適合關節疾病患者。應選擇散步、原地水平活動腰髖或四肢,避免關節過分活動或持重物造成關節勞累再損傷,急性發作期劇烈疼痛時應限制活動。
最后,老年人晚上也可以泡泡腳,用熱毛巾敷敷不適的部位。不過要提醒一句,泡腳的水和熱毛巾的溫度不應太低也不宜太高,40-50℃之間比較適合,時間在15至20分鐘即可。
如出現關節疼痛、蹲下難起來、行走無力等早期骨關節炎癥狀,最好盡早就醫,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
- end -
注:文中照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